第3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寧侯府想著遲早就得進宮,太子怎麼著也不該急於這幾月才對。

  第103章

  寧侯爺今日進宮來,本想尋太子好好談談,瞧瞧能不能將人討回來。

  聖旨下來後,今日早朝,滿朝的臣子個個都在同他賀喜,禮部尚書也在其中,瞧他那話里的意思,今年年底,怕就得完婚。

  眼下六月底,還有半年。

  置辦嫁妝,準備衣裳,日子看著充裕,實則緊湊得很。

  寧侯爺得先見到人,問其喜好才能入手準備。

  且寧侯爺還藏了私心,一旦韻姐兒嫁進東宮,紅牆一圈,這輩子要再見上一面,都困難,更別說回他的寧侯府。

  寧侯爺想將人先接回去,多在寧侯府住段日子。

  可太子今日卻沒上朝。

  昨日寧毅已經去了東宮要人未果,寧侯爺不想就這般算了,他今日要是再不去過問,往後再要人,只會更難。

  太子不在,寧侯爺壯著膽子,去見了皇上。

  賜婚的聖旨一落,今日也算是東宮和寧侯府的大喜日子,聽說寧侯爺來了,皇上也挺高興,趕緊讓人將其請進了御書房。

  「微臣參加陛下。」寧侯爺進屋,行了跪禮。

  「愛卿,趕緊起來。」皇上讓魏公公給他備了個座,「今兒這麼大一件喜事,咱們坐下慢慢聊。」

  上回皇上有意要同他聯姻,最後卻沒談成。

  寧侯爺怕皇上心裡存有芥蒂,今日便又尋了個台階,圓了回去,「那丫頭性子雖野了些,但勝在機靈,禮數一點就通,能進東宮,得了太子殿下的青眼,是她的福分。」

  皇上倒也沒有去同他計較這些,笑著道,「朕見過那孩子幾回,倒也不像你說的性子野,模樣周正,大方文靜,又知書達理,說起話來,比你還得體呢。」

  寧侯爺忙地點頭,「陛下教訓得是,微臣一輩子沒怎麼讀過書,這一張嘴,自是粗慣了。」

  皇上也沒讀過書,同是泥腿子打拼出來的,也有了那麼幾分惺惺相惜。

  皇上想起之前皇后說的話,難得同人扯起了家常,「你這個當外祖父的,幾年才見她一回,怕也不了解她,唐家的唐文軒,自是教不出來這樣的姑娘,都是她母親在世時,教導得好。」

  這話說到了寧侯爺的心坎上,寧侯爺對那唐文軒,自來不恥,恨到了骨髓里。

  兩人話一投機,便聊了好一陣。

  小半個時辰過去,寧侯爺才猛然想起了正事,趕緊起身,同皇上求人,「那孩子自小沒了母親,日子清苦,熬到了今日,能得陛下、娘娘、和太子殿下的賞識,她母親在天之靈,必定會替她高興,臣今兒進宮,便是想著將其一併先接回寧府,給她母親上柱香。」

  皇上一愣,一時沒明白他是何意。

  今日賜婚的聖旨剛頒發下去,唐家姑娘這會子還是寧侯府的人,他怎還來同自己要人......

  可轉念一想,便也明白了,唐姑娘如今正在宮裡陪安陽,寧侯爺既然能找到他這裡來,必定是已去要過人了。

  但沒要到。

  安陽不可能扣著人不放,太子就不一定了,昨日他能突然拿著求婚書過來,想必早就將人接去了他東宮。

  昨夜太子暈厥之後,半夜才醒,皇上心頭本就後悔不已,生了愧疚,如今斷然不會再去讓他難受。

  皇上適才同寧侯府還一副交心的模樣,神色突然就露出了為難,道,「愛卿不知,皇后對唐姑娘甚是喜歡,今兒晚上還特意備了宴席,怕是有許多體己話要說。」

  見寧侯爺的神色僵住,皇上又道,「今日賜婚的聖旨才剛下來,一番籌備,怎麼也得半年才會進宮,愛卿不用著急見不到人,唐姑娘既然已經進宮,就陪皇后娘娘住段日子也無妨。」

  寧侯爺:......

  寧侯爺這回可算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不僅沒要到人,還讓皇上尋著機會,徹底地將人留在了宮裡。

  「行了,朕就不留愛卿了,婚期緊張,貴府上怕是也得忙乎起來,趕緊回去盯著吧。」皇上趁著他還未反應過來,率先下了逐客令。

  寧侯爺回到了寧侯府,人還是渾渾噩噩的,倒也沒再去責備寧大公子了,這回他親自出馬,都沒能將人要回來,更別說寧大公子。

  寧侯爺沒去找寧大公子,寧大公子倒是主動來了。

  今日因太子賜婚,皇上暫且沒有尋到他頭上,今日一過,最遲兩日內,皇上必然會給他送來征戰的文書。

  「昨日孫兒已經答應了陛下,同意替朝廷征戰匈奴。」大公子也沒再瞞著寧侯爺,「最多兩日,戰書就應該會下來。」

  寧侯爺一震,滿臉疑惑,「你不是說,沒那麼快......」

  「遲早都得打,拖下去,也不見得就是好事,如今我寧家已經在天子腳下,封官加爵,且家裡還出了一個太子妃,往後同皇家的關係,必然割不斷。」

  這話倒是不假。

  雖說之前寧家對朝廷,也是絕對的忠心,但韻姐兒這麼一嫁,就算是徹底地將寧家綁在了太子的身後。

  但西域一旦攻下來,以寧毅對西域的情懷,多半也不會捨棄,寧侯爺便問他,「往後你是如何打算的?」

  「留在西域,封侯。」

  寧侯爺對他這番口出狂言,先是一震,見其臉色平靜,目光沉穩,便也慢慢地平靜了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