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吳氏的話還沒說完,唐文軒硬生生地被氣吐了血。

  吳氏被嚇到了,失聲喚了一聲,「老爺......」

  「你給我滾,滾出去......」

  若非她,若非她那父親,還有她養出來的那孽畜兒子,他何至於走到今日這步。

  她倒還怪起他來了。

  唐文軒的眼前黑了好一陣,才勉強能看清東西。

  被吳氏那麼一提,倒是想起吳老爺子曾也同他說過,「唐大人,將來我吳家唯你是命,只要唐大人一句話,我吳某在所不辭。」

  那時新帝已上位五年,朝中勢力逐漸穩固,開始重新篩選自己人,在朝各個臣子都削尖了腦袋,想要保住自己頭頂上的烏沙。

  他的工部尚書一職,岌岌可危。

  他拿著寧氏給他的銀子,四處打點,卻沒尋出半點眉目,就是在他心煩意亂之時,遇到了吳氏。

  兩人在街頭撞了個滿懷,那張臉抬起來,花容月貌,本也只是心存好感,並無旁的心思,沒料到後來又在酒館碰上了面。

  吳氏被人刁難,他上前解圍。

  一來二往,他便也要了她。

  加上那時寧氏懷胎,整日愁眉苦臉,他心頭的煩悶只能在吳氏身上得到緩解。

  吳氏善解人意,溫柔體貼。

  因礙著對寧氏發過誓,不納妾,他只能暫時先委屈吳氏,為了彌補她,他見了她的家人。

  吳氏的父親和妹妹,也就是吳老爺子和當今的吳貴嬪。

  他在駕司部給吳老爺子尋個跑路的差事,本以為是自己幫襯了吳家一把,卻沒成想,反而讓自己受了利。

  那日,吳老爺子找上們來,神秘地說他無意之中救下了一位宮中之人,那人問他想要什麼時,吳老爺子報了他的名字。

  唐文軒。

  唐文軒起初並沒有當一回事,直到朝中一批官員被清理,並沒有殃及到他時,這才想到了吳老爺子的話。

  可任憑他如何問,吳老爺子也沒告訴他是何人,「刺客來襲,在下當時只顧著救人,也沒瞧清,等回過神,那人已經上了馬車。」

  唐文軒也去打聽過,那幾日,確實有過刺客行刺的事跡發生。

  這些年無論他如何查,都沒能找到此人。

  但有了吳老爺子的這層關係在,他同吳氏和吳家越走越近,甚至同吳老爺子共同謀劃,將吳貴嬪送到了皇上的身邊。

  吳家的小姨子成功被封了美人。

  寧氏也已順利地生下了唐韻,他在她面前提了一嘴唐家男丁稀薄,本意是想將吳氏過到明面上,但寧氏似乎會錯了意,以為他想要的是個男孩。

  一時竟想出了那樣的笨法子。

  當年唐家確實離不得寧家的財力,他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作不知。

  直到十年後,吳氏不幹了,逼得他選,要麼接她和幾個孩子進唐家,要麼她帶著三個孩子走。

  事情到了這個份上,他只能去同寧氏攤牌。

  寧氏卻如同瘋了一般,扯著他又哭又鬧,罵他沒有良心,威脅他,妾室要進門,寧家便不會再接濟唐家。

  他不得已,只能去抓她的把柄。

  唐韻的身份。

  且那時唐韻也已經大了,侯爺就她這麼個孩子,個個都在背後喚她為侯府世子,再如此下去,就該犯了欺君大罪。

  是以,他派了個嬤嬤,去了唐韻的屋裡,借她沐浴之際,識破了其身份。

  接著讓吳氏登門自己去找寧氏相談。

  兩人沒談攏,吳氏不罷休,寧氏不讓步,兩人的矛盾越來越深。

  他只能保一個。

  一個是金錢,一個是官途,他為了保住唐家的基業,毋庸置疑地選了吳氏。

  後來為了平復寧家,他確確實實利用了手中的權勢,讓寧家人不得靠近江陵半步,但寧家鋪子遭劫,並非他所為。

  且在得知是吳老爺子燒毀了寧家的鋪子時,他還曾斥責過他,「適可而止。」

  寧家消聲滅跡之後,吳老爺子也死了,他便再也沒問過。

  唐家那幾年倒是過得風生水起。

  直到唐耀那個不爭氣的,竟然敢偷拿他的私印,牽扯了一樁通敵之案。

  唐家再次遭劫,便是滅頂之災,事發後,他也曾想過吳老爺子當初的那個人脈,奈何吳老爺子已經去世,他壓根兒就不知道去尋誰。

  宮中的吳貴嬪,明哲保身,不願搭手,生怕惹上一身騷。

  且在那節骨眼上,她還派人來信,說吳老爺子當初滅寧家時,人手沒有處理乾淨,讓他去善後。

  雪上加霜,他哪裡還有精力。

  沒待他反應過來,唐家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災難接踵而至,唐家終究走到了萬劫不復的這一步。

  再回想起來,唐文軒也不知道自己是哪一步走錯了。

  這會子再見吳氏如此,腦子裡便也生出了些許悔意,若當初沒有吳氏,沒有那幾個私生子,就算他保不住烏紗帽,至少也能保住侯府的爵位。

  可這世上,哪有什麼回頭路。

  如今他唯一盼著的,便是能清清靜靜地閉上眼睛,到了陰曹地府,他再去給唐家的列祖列宗磕頭賠罪。

  *

  寧玄敬上門罵完唐文軒回來,寧家正熱鬧。

  前院一堆子人,都圍在了一盤棋前。

  下棋的雖只是寧家三公子寧衍和唐韻,身後倒是站了一幫拉幫結派的,勢力一邊倒,都倒向了唐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