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子眉目一皺,「為何沒用完?」

  他算好了,一日一粒,今兒剛好用完。

  唐韻神色平靜,「沒喝避子湯,民女的寒症已經好了。」

  太子:......

  太子被她的話哽得心口一悸。

  想起適才皇后訓斥他的話,心頭到底生出了幾分愧疚,伸手將那小瓷瓶輕輕地給她塞進了袖筒,「藥丸為溫補,多吃幾日對身子有好處。」

  唐韻沒再應,轉身進了屋。

  見她進來,皇后娘娘的臉色才緩緩地緩和了下來,也沒去質問她半句,裝作不知,只是看著她的目光,愈發柔和了一些。

  再想起自己那不是東西的兒子,皇后的腦子裡破天荒地想出了一個罵人的詞兒。

  人模狗樣。

  *

  三日後。

  皇上親征凱旋而歸。

  西戎歸周,等於打通了一條通商之路,受惠最大的是大周百姓,金陵城內天還沒亮,百姓便開始鬧騰,鬧到了巳時末,終於見到了歸來的隊伍。

  皇后一早就候在了宮門外,探消息的太監半個時辰稟報一回。

  「已經進城門了。」

  「已過了東街。」

  「娘娘,陛下回來了。」太監跑著趟爬上了宮門的城牆上,剛說完,宮門外便是一陣馬蹄聲,皇后轉過頭,便見到了歸來的隊伍。

  皇后轉身下了城牆,立在宮門內候了一陣,便見到了騎在馬背上的皇上。

  兩月不見,皇上倒是滿臉的意氣風發,笑著夾了一下馬肚,「皇后來了。」

  皇后上前迎去,「陛下......」

  唐韻今兒也去了,跟在皇后的身後,抬頭朝著迎面而來的隊伍望去。

  威嚴英勇的鐵血將士堆里,唐韻一眼就看到了那張熟悉的臉。

  寧玄敬。

  ——她的外祖父。

  唐韻看著那道滿目關切的目光瞧了過來,彎唇沖其一笑,清透的眸子內,猶如萬雪化盡,一瞬之間回了春。

  背負在肩頭的一切擔子,也在這一刻,終於鬆懈了下來,清透的眸子內,除了夙願達成的喜悅之外,更多的是解脫。

  母親說:你雖不是男兒,但在母親心裡,你勝過男兒。

  母親。

  女兒熬出來了。

  快七年了,過程雖然艱辛,手段雖見不得人,但她終究是自由了。

  第54章

  皇上下了馬背,同皇后走在前,其餘人等翻身下馬,齊齊相隨。

  唐韻沒再跟著,腳步立在一旁,等著寧家人。

  寧玄敬先走了過來,立在了唐韻跟前,一身鎧甲,五十多歲的年紀,已經白了半個頭,風霜將一張臉吹得又黑又瘦。

  誰都不易。

  她只是給了寧家機會,真正付出的還是寧家。

  唐韻笑著喚了一聲,「外祖父。」

  寧玄敬最後一次見唐韻,還是七年前自己的女兒死後,他上門去討公道,見其小小的一道身影,孤零零地跪在靈堂前,聽著他們爭論,一句話也不說。

  時光荏苒,如今立在自己面前的,已經是個大姑娘了。

  寧玄敬心頭猛地一酸,胳膊抬起來,想給她一個擁抱。

  奈何身上的鎧甲又笨冷又硬,再瞧著跟前水靈靈的姑娘,寧玄敬伸出的手,最後只落在了她的肩頭,輕輕握了握,滿目慈愛地道,「丫頭,外祖父回來了。」

  以後她就跟著他。

  什麼狗屁唐家,一屋子的爛心肺,他是厭惡透了,恨之入骨。

  「這可是韻姐兒?」寧家三爺寧書輝帶著二表哥寧衛跟了過來,目光落在唐韻身上,既驚又喜,似乎有些不敢認。

  唐韻抬起頭,一一喚道,「三舅舅,二表哥。」

  三爺寧書輝這才笑著說道,「這模樣一瞧,完全就是咱們寧家人,長得多標誌。」

  唐韻臉色一紅,不知該如何答。

  雖說是自己的親舅舅親表哥,到底是六七年未見,甚至更久,三舅舅她怕是十年未見了......

  「表妹別介意,父親嘴笨,不會誇人,表妹這哪是標誌,分明就是沉魚落雁......」

  三爺一個手肘彎兒拐了過去,「就你讀過書?也沒見你成才......」

  三言兩語,一下拉近了距離。

  見唐韻被逗笑,寧衛這才正式地同她打了聲招呼,「表妹。」

  唐韻點頭回禮。

  之前都是書信來往,如今終於團聚上,寧玄敬心頭高興,臉上掛著笑,帶著她往前走,一面走一面問她,「最近可還好。」

  「多謝外祖父惦記,都好。」

  寧玄敬一嘆,「能好到哪兒去,這些年你過的苦日子,外祖父豈能不知.......怪外祖父無用。」

  唐韻側目仰起頭,對他一笑,「外祖父哪裡沒用了,這不回來給我撐腰了嗎。」

  那倒是。

  他回來了,斷也不能讓她再被唐文軒那狗賊欺負。

  今日皇上親征剛回宮,前來接應的嬪妃擠了一大堆,腳步走的異常緩慢。

  寧玄敬看著身旁的小姑娘,心頭又疼又酸,「你給外祖父的那些信,外祖父都瞧了,寧家能逃過這一劫,外祖父心頭都清楚是為何......」

  一個姑娘能給寧家如此翻身的機會,背後也不知道遭了多少罪。

  寧玄敬不忍問,也不敢問她是如何做到的,只道,「丫頭放心,這輩子有寧家在,誰也別想欺負了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