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每回見到這等場面,雲貴妃和四公主的心頭便忍不住地泛酸。

  皇上的妃子雖多,可在他心裡,只有皇后和她生了那兩個孩子,才是真正的家人,他們這些人又算什麼。

  自雲家姑娘惹事之後,雲貴妃消停了許多,此時心頭即便是很不暢快,也不敢吭聲,只偏過頭懶得看。

  原本還為四公主出嫁的日子定在了五公主之後,而耿耿於懷,如今突然覺得挺好。

  早些嫁出去,省得礙眼。

  *

  皇上去了西戎親征,宮內所有的政務,都落在了太子頭上,當日東宮進進出出的臣子眾多,唐韻不好過去。

  第二日黃昏時,唐韻才來。

  進了暖閣後,太子伏案正翻著今年春潤的名冊。

  唐韻上前頓了個禮,「殿下。」

  太子沒抬頭,卻對她伸了手。

  唐韻上前,乖乖地將自己的手放了上去,太子輕捏在掌心,將手裡主考官呈上來的摺子瞧完了後,目光才落了過來。

  柔嫩的指尖,傷口已經完全癒合,瞧不出半點痕跡,粉粉嫩嫩的指甲蓋兒上圖了一團艷紅,襯得指節的膚色愈發白皙。

  太子的指腹,輕輕碰了碰,寵溺地問道,「塗蔻丹了?」

  唐韻嬌羞地點頭,彎下身去,笑著問道,「好看嗎?」

  「嗯。」

  太子看著她臉上久違的笑容,甚是滿足。

  自上回鬧過一段日子過後,兩人的感情比起之前,似乎更為深厚,太子對她也遷就了許多,起碼沒再動不動地同她生氣。

  且唐韻也如她所說的那般,甚聽他的話,並沒有惹他不開心。

  太子伸手握住了她的腰,將其摟在了腿上坐著,突然問她,「同寧家還有通信?」

  唐韻點頭,「嗯,殿下交韻兒寫了那封信後,祖父已經回了兩回。」

  太子見她眉目間一片明朗,定也是知道了寧家立功的事,一時頗為自豪地問,「高興嗎?」

  「高興。」唐韻抱住了他,「多謝殿下。」

  她確實也該謝。

  他為她付出頗多,費了那麼多的心思,甚至將自己最得力的暗衛和謀臣,都派去了給她撐腰。

  寧家倒也爭氣。

  竟然還有能力兵分兩路,奪下兩座城池。

  等到四月回京,寧家論功封賞,最少也是將軍頭銜,從此之後,她不再是小可憐,也不會隨意被人欺負。

  如此便足夠了。

  「寧家大公子,讀過書?」

  禮部呈上來的名冊上,他瞧見了寧家大公子的名字,寧衍。

  太子有些意外,寧家不過是商戶,一直居於揚州,又被前朝餘黨,追趕了六年,名字竟然能出現在了春闈的名冊上。

  且是生徒。

  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才能稱之為生徒,如今寧家大公子的名字掛在了揚州學館的名下。

  一個在外逃命了六年的學子,返回歸來名頭還能掛在學館,要麼憑的是過硬的本事,要麼憑的是銀子。

  太子本想問問禮部,但今日她剛好來了,他先問她。

  唐韻點頭,輕聲道,「外祖父雖是商戶,卻極為注重學識,寧家的幾位表兄,均入過學堂。」

  太子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要當真如此,寧家倒是比他想像的要有本事。

  但該查的他還是得查。

  太子沒再問她,也沒再處理公務,伸手擒住了唐韻的下顎,輕輕地吻住了她嫣紅的唇瓣,唇齒相交,太子適才的疲憊,一掃而光。

  這張嘴兒,似乎怎麼也親不夠。

  且最近唐韻突如其來的主動,回回都能要了他的命。

  書案上又是一片狼藉,情誼正濃之時,太子突地一把拉起了唐韻,從身後捏住了她的臉,問道,「月事是何時?」

  唐韻啞著嗓子說了個日子,太子眸色微微一斂,記在了心頭。

  *

  翌日禮部過來時,太子便直接點名了要查寧家大公子寧衍。

  去年年底,春闈的名冊一到手,禮部尚書便注意到了寧衍的名字,在太子過問之前,早已經查過了,這會子直接稟報導,「確實是揚州學館的生徒,揚州學館的先生親自修書,字裡行間對寧家大公子的誇讚,絲毫沒有避諱,且還派人送來了寧家大公子早年寫過的幾篇文章,微臣還留著。」

  當日禮部尚書便將寧家大公子的文章拿給了太子。

  雖是幾年前寫的,但放在如今,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文章。

  太子瞧完後,眼裡的意外之色更為明顯,寧家一個商戶,竟當真有如此本事。

  若無意外,今年四月,不只是寧家老爺子和三房凱旋迴京論賞,寧家大房的大公子也將會在春闈上,博得一番成就。

  無心插柳柳成蔭......

  忽然之間,這寧家都起來了。

  且將勢不可擋。

  禮部尚書走後,太子接著又看了寧家大公子的其他幾篇文章,明公公過來伺候茶水,便聽他說了一句,「看不出這寧家還有幾分本事。」

  明公公眸子一閃,笑著應道,「可不是,寧家三房出武將,在西戎立了大功,大房也不差,竟出了位才子,且奴才聽說,從年後到至今,寧家大房每日都在搭棚施米,同樣為後起之輩,奴才倒是認為寧家比那蘇家更有本事......」

  這極為有深意的一句話,瞬間讓氣氛安靜了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