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要走就要走得乾乾淨淨。

  別試圖留著這些東西,日後好找個理由再來攀附。

  明公公一愣,自然知道那簪子是誰的,上前捧著手接過,腦子裡的念頭一閃,鬼使神差地從袖筒里拿出了那荷包和信箋,呈給了太子,「殿下,適才唐姑娘讓阮嬤嬤送來的。」

  太子極為不耐地抬眼。

  便見到了一隻荷包,荷包上繡著一朵綻放的荷花,底部掛了一排流蘇,能看出花了不好功夫。

  太子倒是想了起來那日在龍鱗寺,她也曾來送過自己一回荷包。

  但他不缺荷包。

  太子沒接。

  明公公遲遲不見他出聲,沒拒絕也沒接,鬥著膽子將掌心裡的信箋給露了出來,冒死道,「唐姑娘許是另有想法,殿下何不瞧瞧?」

  明公公說完,便感覺到了頭頂上的凌厲目光,腰身弓得更低了,背心的冷汗都快冒了出來了,正要跪下請罪,太子卻突地伸了手。

  薄薄的一張信箋「嘩啦」一聲被太子抖開,兩行娟秀又不失氣概的字跡,瞬間落入了眼底。

  ——凌哥哥別生氣,我不能讓凌哥哥因我而陷於不義。

  喜歡你。

  只有兩行字,信箋的底下用筆隱隱地勾出了一個笑臉。

  太子盯著那簡單得沒有半點文采的兩行字,目光又落在彎彎扭扭的幾條線上,黑眸里的深邃一斂,滿是諷刺。

  那十年,她就學了這麼點東西?

  太子突地冷嗤了一聲。

  幼稚。

  這一聲出來,明公公險些就跪上了。

  「下去吧。」

  明公公彎了一半的膝蓋,及時穩了回來,如同撿回來了一條命,轉過身趕緊往外走去。

  「等一下。」

  明公公心頭一跳,又折了回來,小心翼翼地問,「殿下還有何吩咐。」

  「簪子先放這,今兒太晚了,覓樂殿已經下了鑰,明日再說。」

  「是。」明公公心頭一片瞭然,垂目將簪子給他還了回去。

  一隻非常普通的玉簪,沒有半點珠寶裝飾,太子接過瞧了兩眼,極為嫌棄地撂到了枕頭邊上。

  果然窮酸。

  想留東西,也該留個能拿得出手的。

  太子坐上床榻,閉上了眼睛,外間明公公守了一陣,見其沒了動靜,以為是睡著了,輕輕地走了進來,正打算給他放下帷帳,緊閉著眼睛的太子突地出了聲,「退下。」

  上回已經同她說了,不能佩戴香包,她又當成耳邊風了。

  歇了一夜,他這床榻上全是一股子烏煙瘴氣的香味。

  得散散。

  明公公沒再落帳,然而太子鼻尖的那股子香味卻遲遲不散,甚至隨著那股香味,漸漸地演變成了活色生香的畫面。

  仿佛那人就躺在自己的身旁,妙曼的身姿瑩白如玉,豐益而嬌嬈。

  「凌哥哥......」

  太子的喉嚨猛地一滾,翻身坐了起來。

  明公公剛走出去,聽到動靜回過頭,便錯愕地看著太子大半夜地又進了一趟淨室。

  *

  翌日一早,明公公進來伺候,太子沒再提什麼簪子。

  用過早食後,太子照例看起了奏摺。

  辰時一過,陸續有臣子進來,見到太子的神色又恢復了往日的溫和,明公公懸著的心也終於落了下來。

  京兆府高大人,刑部尚書張大人都來了,為了唐家的案子。

  昨日顧景淵便將人給押到了京兆府,親自交給了高大人。

  實則大伙兒心裡都清楚,就唐家世子的德行,不可能通敵,只不過是倒霉了些,上頭的人總得殺雞儆猴,如今被顧景淵一攪合,找回了俘虜,唐家便也不該絕。

  高大人如實稟報導,「殿下,臣已經審問過那俘虜,除了那份通關文書,確實同唐家沒有什麼牽連。」

  太子伸手接過呈書,看了一遍後,便交給了刑部尚書,「既如此,張大人定案吧。」

  「臣這就去辦。」

  午時,唐家的案子便有了結果。

  唐家通敵之罪雖免,但工部尚書唐文軒濫用職權,貪污受賄,故革去尚書一職,剝奪唐家爵位,扁為庶人。

  意料中的事。

  五公主收到消息後,怕唐韻心裡難受,陪著她在屋裡坐了半日,兩人捧著遊記一面看,一面討論遊記上說的是哪處。

  見唐韻臉上並無悲傷之色,五公主便也放心了,「等姐姐傷好了,咱也出去走走,就在這江陵城轉轉也好,本宮都快憋瘋了。」

  唐韻點頭,「好。」

  五公主見她唇角露出了微笑,不由握住了她的手,輕聲道,「姐姐不用怕,往後還有本宮呢。」

  唐韻知道她是因為唐家的事,在安慰自己,感激地笑著道,「多謝殿下,托殿下的福我能有今日,已經很好了。」

  *

  五公主因陪著唐韻看了半宿的遊記,第二日,直接睡到了巳時才起來。

  眼睛還未睜開,東宮的明公公便來了,手裡拿著一摞畫像,笑著交給了五公主,「太子殿下吩咐,殿下儘管挑,這回定要挑個自己滿意的。」

  五公主的瞌睡一瞬醒了,趕緊去了一趟鳳棲殿。

  還未開口,皇后便先同她道,「過了這個年,宮中就得有人去西域和親,你同蔣家的婚事未成,如今幾個宮裡的人,都在打你的主意,你皇兄早上才過來了一趟,已同本宮商議好了,年前儘快許一門親事,爭取明年內完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