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唐韻知道徐家,徐家長房徐大人在宮任職光祿少卿,掌管祭祀、朝會等酒醴膳宴,也是京兆府高大人的岳丈。

  由徐家出面去尋六年前消失的一間店鋪,並不難。

  事情雖順利,唐韻心頭卻輕鬆不起來。

  當年突然一把火將揚州寧家的幾處店鋪都給燒完了,水路又接連遭劫,寧家仿佛是一夜之間,消失在了人們的眼皮子底下。

  六年了,寧家硬生生地被人趕到了絕路,連自個兒的家國都回不了。

  阮嬤嬤見她眉目間並無半點喜悅,知道她在想什麼,出聲寬慰道,「姑娘放心,寧大公子已經到了揚州,咱往後不愁出頭的日子......」

  阮嬤嬤說完臉上又是一喜,「姑娘不是教了奴婢那果子酒的釀造法子嗎,奴婢做了好幾壇,今日剛開封,便被皇后娘娘拿去招待了陛下和太子,陛下還問過娘娘,這酒是如何釀造的,明兒娘娘必定還會前來問奴婢,屆時奴婢能否說出西戎?」

  先夫人一死,寧家前後遭劫,全家老小都被逼到了西戎。

  這些年唐文軒派人卡著關口,不讓寧家人踏進大周半步,如今工部尚書一職已撤,寧老爺子也該回來了。

  「先別貿然提西戎,若娘娘問起來,就說是從之前鄰里那學來的釀造法子,陛下一生征戰,怎品不出美酒,過不了幾日,自會想起,先前已經有了香包之事,如今又是果子酒,太過於頻繁,可別讓皇后起了疑。」

  且宮裡還有位貴主子盯著。

  唐韻不急,六年都等了,斷也不會急於這一時。

  阮嬤嬤忙地點頭,「還是姑娘想得周全。」

  可眼下阮嬤嬤心頭還擔心一事,「唐家的案子一翻,吳氏也該回來了,過不了幾日,定會想著法子尋到這宮裡來,姑娘可要堤防一些。」

  唐文軒的通敵之罪洗清了,接下來唐家會想各種法子去恢復官職。

  以吳氏的聰明勁兒,斷不會去麻煩西六所的那位貴主子,只會尋上姑娘,用姑娘對五公主的救命之恩,來啃姑娘的骨頭。

  唐韻點頭,「嗯,我知道。」

  阮嬤嬤憋了幾日,終於說出了藏在心裡的話,整個人都舒坦了,這才記起端來的吃食,「娘娘送來的,都是好東西,姑娘趁熱吃。」

  雖說這些口食上的東西,姑娘不該去稀罕。

  可這六年裡,只有她知道,姑娘在唐家過的是什麼日子,何曾又用過一餐好飯。

  「嬤嬤再幫我跑一趟。」唐韻並沒有動筷,而是起身拿起了筆。

  將適才沒有寫完的信箋寫好,又從袖筒里取下了一個荷包,一併交給了阮嬤嬤,「呆會兒你出去,想個法子交給太子。」

  她雖來了公主這兒,但這宮裡誰說話算數,她非常清楚。

  她也從未想過要和太子一到兩斷。

  她知道太子想要封她為良娣,但她並不想要。

  一旦她入了東宮後宮,她在太子面前便絕無翻盤的機會。

  手到擒來的遠沒有得不到的香。

  自上回唐韻被太子帶去了龍鱗寺,阮嬤嬤便有了心理準備。

  阮嬤嬤一句也沒問她同太子之間到底如何了,接過荷包和信箋便放進了袖筒收好,「姑娘放心,奴婢待會兒就送過去。」

  「好。」

  唐韻將她送到門口,輕聲囑咐了一句,「嬤嬤好生照顧自己。」

  阮嬤嬤再也沒忍住,回過頭一把抱住了唐韻,啞著聲音道,「在奴才心裡,姑娘永遠都是高貴的。」

  無論她做了什麼樣的決定,比起那些所謂的紈絝兒郎,都要高貴得多。

  唐韻知道她想說什麼,也知道她在安慰自己,心頭的一股酸澀湧出來,一下堵在了喉嚨口上,唐韻及時地偏過頭,沒再說話。

  *

  阮嬤嬤出去後,背著燈火剛用袖口偷偷抹了一把眼淚,迎面便撞上了小順子。

  「嬤嬤可讓小的好找。」小順子鬆了一口長氣,笑著上前,「阮嬤嬤忙乎完了?可需要小的搭把手?」

  阮嬤嬤也認出了小順子,忙地迎上去,「也就過來替娘娘給五殿下送了些菜,已經忙完了,哪敢勞煩劉公公。」

  平時日被人叫著小順子叫慣了,如今這一聲劉公公,叫得小順子甚是熨帖。

  「那敢情好,阮嬤嬤要是忙完了,便有勞嬤嬤隨小的去一趟東宮。」明面上阮嬤嬤雖是東宮的人,可小順子心頭知道,她是唐姑娘的人,說話自然是客氣。

  「行。」阮嬤嬤笑了一聲,提起手裡的燈籠,往前照了路。

  *

  東宮。

  太子回來後,直接去了淨室沐浴更衣。

  明公公打起精神守在了門外,生怕觸了他的霉頭。

  見小順子進來稟報,說將阮嬤嬤帶回來了,也沒有什麼心情,只吩咐了一聲,「讓她先且候一陣。」

  小順子卻突地遞過來了一個荷包和一張信箋,悄聲同明公公道,「唐姑娘送來的。」

  明公公:......

  明公公正猶豫要不要接,裡屋內突地傳來了太子的聲音,「進來。」

  明公公脊背一寒,趕緊將那荷包和信箋塞進袖筒,走了進去。

  太子已經沐浴完了,坐在了裡間的床榻上。

  明公公掀簾進去,便見太子傾身從床頭上,拾起了一隻玉簪,遞了過來,「給她送過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