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從陸行的口中得知,這些人生活的還算滋潤,季初就覺得自己沒有理由再見他們了。
沈聽松除了戴紹,立功回歸皇室,老皇帝魏安帝也已經死了,這些人順理成章地留在了新朝,得見了天光沒有丟命,有些才幹超脫的甚至被定北侯授予了一官半職,只有諸如沈家那等野心勃勃的在動亂中丟失了性命,季初也琢磨出了幾分意思。
怕是沈聽松在和聶衡之結盟的時候就已經安排好了,什麼人該殺什麼人該留下,他為所有人鋪好了路,順手還弄死了幾個身懷異心的節度使,恐怕就是打著功成身退之後隱姓埋名的主意。
就和前世一樣,他們會像尋常百姓一樣地活著。
可是天不遂人願,季初悵然地笑了一下,沒想到他沒有安排好自己的命,死在了戰場上,一箭穿心,和自己上輩子死的一模一樣。
過了一會兒,施岐來見她,季初才收起了心中的悵然。
「娘子,我很快就能為父母家人報仇了!」施岐見到她,脫口而出的一句話讓季初有些驚訝。
他顯而易見的態度十分激動,雙目微微發赤,這和他以往沉默寡言的模樣大相逕庭。
季初想了想道,「這和池家的事情有關嗎?」池家大公子他們現在還被關在牢裡面,施岐的仇人就是當今陛下的外家,楊氏。
施岐鄭重地點頭,而後欲言又止,一臉有話要說但是又在關鍵時候繃緊了嘴巴的模樣。
季初下意識覺得他要說的話和自己有關,杏眼黑白分明,無聲地點點頭。
見此,施岐的心中一暖,背負了全族的仇恨,他必須要做一個了斷。他低聲開口,語氣嚴肅,「娘子,我這些時日打聽到了關於楊家的一件事。」
「楊家私下派人秘密地尋找一件東西,就是因為這件東西,宮中的那兩人殺光了先皇所有的子嗣。」
「先皇身邊有一個伺候的小太監在宮變的時候逃出了生天,他聽到病榻前當今陛下連同太后追問象徵著帝位傳承的玉璽。玉璽並沒有被找到,楊家奉命一直在追尋玉璽的下落。」
「也就是說當今的皇位得來的依舊名不正言不順。」
施岐的語氣很輕,聽在季初耳中卻如同一道驚雷。
季初的父親是禮部尚書,耳濡目染她也通曉了許多關於皇室的傳承禮節……玉璽不只是一塊玉石雕刻的印章,它從誕生之初就是帝王的象徵,一代又一代不論朝代姓氏地傳了下來,只有持有玉璽的人才是名正言順的帝王。
「不只是當今,據說先皇手中同樣沒有玉璽,一直用的那塊是偽造的,可再也沒有同一塊水火不侵的玉石。所以,在民間便有一個隱秘的說法,先皇得位不正。」施岐雙目灼灼地看著她,季初猛地睜大了眼睛。
她明白了施岐的用意,他懷疑玉璽在沈聽松的手中,沈聽松死後,玉璽必然會在自己這裡。
一時悚然,季初突然想到了楊太后宣旨讓她回到平京城,是不是也抱有了同樣的懷疑?
「這件事情我並不知道。施岐,你明白我的意思。」季初搖搖頭,她不知道玉璽在哪裡,可即便知道了她也不懂一塊玉璽如何能讓施岐報仇。
說到底,象徵也只是象徵,皇位才是實際的,先帝僅剩下當今一子,就算他拿不出真正的玉璽也是順順噹噹的皇位繼承人,楊家也是無可撼動的皇帝外家。
聞言,施岐沉默了片刻,然後衝著她緩慢地搖了搖頭,「娘子,我們在拼死護住平京城誅殺戴紹的時候,平京城中的皇族世家在顧著爭權奪利。戴紹死後,平京城的危機一解,他們立刻開始爭奪功勞,全然不顧拼殺的將士們死了多少人。新皇登基,南方亦有動亂,可這些人依舊顧著拉幫結派摟銀揮霍,天下不該是他們的。」
「刮骨療傷,不破不立。幾百年了,皇族世家們都該變一變了。楊家人為何敢那麼囂張目無法度,當然是因為他們還有一個身為皇帝的外孫。」施岐深深地看著她,季初驚了。
***
施岐走後,季初呆呆地枯坐了半響,然後在日暮將盡的時候隻身到內室找到了一方匣子。她又不是一個頭腦空空的傻子,如果施岐懷疑玉璽在沈聽松的手中,那玉璽可能在哪裡就顯而易見了。
將青色的玉佩嚴絲合縫地鑲嵌在匣子的上方,輕微地一聲喀嚓響,季初動作緩慢仔細地打開了塵封在地下多年的匣子。
剎那間,一塊通體白色無暇的玉石顯露在她的眼前,昏暗的屋中頓時亮透了幾分。塵埃落定,季初的手小心翼翼地放在雕刻著龍紋的玉石上方,在心中暗道了一句果然。
一時間,她心中五味雜陳,眼眶有些發熱,沈聽松居然將這樣一塊象徵了帝王權力的玉印當做聘禮送給她……
他不曾念過皇位,也從來對她都是好的。
季初紅著眼眶吸了吸鼻子,夜裡是抱著玉璽睡覺的,然後她做了一個夢,一個古怪又無比真實的夢。
夢裡面,潞州城破,她在逃亡中心口中了一箭,沈聽松的背後也被刀劍砍了一下。她死去,沈聽松卻僥倖地活了下來,抱著她的屍體,沈聽松心中燃起了巨大的憤怒。
季初看到他在逃離了潞州後亮明了自己的身份,遊說各地節度使的支持,靠著沈家等部下的支持,沈聽松很快就在南方積聚起一股不小的勢力。
沈聽松除了戴紹,立功回歸皇室,老皇帝魏安帝也已經死了,這些人順理成章地留在了新朝,得見了天光沒有丟命,有些才幹超脫的甚至被定北侯授予了一官半職,只有諸如沈家那等野心勃勃的在動亂中丟失了性命,季初也琢磨出了幾分意思。
怕是沈聽松在和聶衡之結盟的時候就已經安排好了,什麼人該殺什麼人該留下,他為所有人鋪好了路,順手還弄死了幾個身懷異心的節度使,恐怕就是打著功成身退之後隱姓埋名的主意。
就和前世一樣,他們會像尋常百姓一樣地活著。
可是天不遂人願,季初悵然地笑了一下,沒想到他沒有安排好自己的命,死在了戰場上,一箭穿心,和自己上輩子死的一模一樣。
過了一會兒,施岐來見她,季初才收起了心中的悵然。
「娘子,我很快就能為父母家人報仇了!」施岐見到她,脫口而出的一句話讓季初有些驚訝。
他顯而易見的態度十分激動,雙目微微發赤,這和他以往沉默寡言的模樣大相逕庭。
季初想了想道,「這和池家的事情有關嗎?」池家大公子他們現在還被關在牢裡面,施岐的仇人就是當今陛下的外家,楊氏。
施岐鄭重地點頭,而後欲言又止,一臉有話要說但是又在關鍵時候繃緊了嘴巴的模樣。
季初下意識覺得他要說的話和自己有關,杏眼黑白分明,無聲地點點頭。
見此,施岐的心中一暖,背負了全族的仇恨,他必須要做一個了斷。他低聲開口,語氣嚴肅,「娘子,我這些時日打聽到了關於楊家的一件事。」
「楊家私下派人秘密地尋找一件東西,就是因為這件東西,宮中的那兩人殺光了先皇所有的子嗣。」
「先皇身邊有一個伺候的小太監在宮變的時候逃出了生天,他聽到病榻前當今陛下連同太后追問象徵著帝位傳承的玉璽。玉璽並沒有被找到,楊家奉命一直在追尋玉璽的下落。」
「也就是說當今的皇位得來的依舊名不正言不順。」
施岐的語氣很輕,聽在季初耳中卻如同一道驚雷。
季初的父親是禮部尚書,耳濡目染她也通曉了許多關於皇室的傳承禮節……玉璽不只是一塊玉石雕刻的印章,它從誕生之初就是帝王的象徵,一代又一代不論朝代姓氏地傳了下來,只有持有玉璽的人才是名正言順的帝王。
「不只是當今,據說先皇手中同樣沒有玉璽,一直用的那塊是偽造的,可再也沒有同一塊水火不侵的玉石。所以,在民間便有一個隱秘的說法,先皇得位不正。」施岐雙目灼灼地看著她,季初猛地睜大了眼睛。
她明白了施岐的用意,他懷疑玉璽在沈聽松的手中,沈聽松死後,玉璽必然會在自己這裡。
一時悚然,季初突然想到了楊太后宣旨讓她回到平京城,是不是也抱有了同樣的懷疑?
「這件事情我並不知道。施岐,你明白我的意思。」季初搖搖頭,她不知道玉璽在哪裡,可即便知道了她也不懂一塊玉璽如何能讓施岐報仇。
說到底,象徵也只是象徵,皇位才是實際的,先帝僅剩下當今一子,就算他拿不出真正的玉璽也是順順噹噹的皇位繼承人,楊家也是無可撼動的皇帝外家。
聞言,施岐沉默了片刻,然後衝著她緩慢地搖了搖頭,「娘子,我們在拼死護住平京城誅殺戴紹的時候,平京城中的皇族世家在顧著爭權奪利。戴紹死後,平京城的危機一解,他們立刻開始爭奪功勞,全然不顧拼殺的將士們死了多少人。新皇登基,南方亦有動亂,可這些人依舊顧著拉幫結派摟銀揮霍,天下不該是他們的。」
「刮骨療傷,不破不立。幾百年了,皇族世家們都該變一變了。楊家人為何敢那麼囂張目無法度,當然是因為他們還有一個身為皇帝的外孫。」施岐深深地看著她,季初驚了。
***
施岐走後,季初呆呆地枯坐了半響,然後在日暮將盡的時候隻身到內室找到了一方匣子。她又不是一個頭腦空空的傻子,如果施岐懷疑玉璽在沈聽松的手中,那玉璽可能在哪裡就顯而易見了。
將青色的玉佩嚴絲合縫地鑲嵌在匣子的上方,輕微地一聲喀嚓響,季初動作緩慢仔細地打開了塵封在地下多年的匣子。
剎那間,一塊通體白色無暇的玉石顯露在她的眼前,昏暗的屋中頓時亮透了幾分。塵埃落定,季初的手小心翼翼地放在雕刻著龍紋的玉石上方,在心中暗道了一句果然。
一時間,她心中五味雜陳,眼眶有些發熱,沈聽松居然將這樣一塊象徵了帝王權力的玉印當做聘禮送給她……
他不曾念過皇位,也從來對她都是好的。
季初紅著眼眶吸了吸鼻子,夜裡是抱著玉璽睡覺的,然後她做了一個夢,一個古怪又無比真實的夢。
夢裡面,潞州城破,她在逃亡中心口中了一箭,沈聽松的背後也被刀劍砍了一下。她死去,沈聽松卻僥倖地活了下來,抱著她的屍體,沈聽松心中燃起了巨大的憤怒。
季初看到他在逃離了潞州後亮明了自己的身份,遊說各地節度使的支持,靠著沈家等部下的支持,沈聽松很快就在南方積聚起一股不小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