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很快,慘叫聲從樹林裡傳來。

  其他的工頭嘻嘻哈哈地聽著,猜測林一南最後會被打成什麼樣——

  但很快,一場地震突如其來。

  磨盤那麼大的巨石被震落了下來,砸斷了修築不久的鐵路,所有人都驚慌失措地躲避起來。

  樹林裡,工頭尖叫著滑到在了地上,腳踝卻被一雙手死死抓住了。

  「讓你們的上帝拯救你吧,」林一南笑得慘烈:「我這就送你去見他。」

  ……

  鐵路修在了地質災害頻發的地段,這場災難一共造成18人死亡,包括6個白人工頭,鐵路公司立刻派人去追查,由此發現了工頭的隱瞞。

  華工發現了問題,但工頭不肯改向,甚至謊報路況。

  如果鐵路就這麼修建下去,將來通車,不僅有可能隨時面臨地質災害的發生,甚至鐵路公司永遠都要面臨賠付。

  ……

  林一南用生命證明了自己說的是對的,並且因為這個原因,新來的鐵路負責人和工頭對這一批華工的態度明顯改善了許多。

  甚至,在完成了加州鐵路之後,華工還被允許,回到祖國。

  一千三百人,只有七十四人,回到了家鄉。

  ……

  千辛萬苦,阿什將林一南的骨灰帶回了家鄉,荒涼的祖墳旁,多出了三個孤零零的土包。

  「一宵兒奔走荒郊,窮性命掙得一條,到梁山請得兵來,」就聽阿什放聲唱道:「……呀,前面已是梁山,甩開大步走也!」

  「走也!」

  ……

  陳卓不會唱戲,雖然羅布里教過他,但他唱得很滑稽。

  拍的時候也唱得很滑稽。

  但所有人的眼淚,都落了下來。

  ……

  和美國所立的大理石紀念碑不同,劇組和中國駐美大使館所立的紀念碑是一艘船的形象。

  上面刻著:中國已強大,同胞宜歸矣。

  第136章 先來一個小目標

  春節。

  羅布里過了一個異國他鄉的春節。

  在華人街里, 和一堆異國他鄉的親人朋友們一起過的。

  有一家加州的旅館,是個華人老闆娘,叫蔡姐, 最是爽朗大方, 還辦了一個中美結合的party, 慶祝的氣氛有點像老美,端上來全是地地道道的中國菜。

  一道黃豆燜豬腳湯, 喝得羅布里快活似神仙。

  沒錯, 現在他終於拍完了自己的戲份,只剩一點補拍鏡頭了,現在——他終於可以放心大膽地吃吃喝喝,將之前減下去的肉明目張胆地補回來了。

  羅布里知道,其實蔡姐是顧總請來的,就是為了讓自己在水土不服的美國吃上一口家鄉菜。

  然後羅布里就用自己的口水印,糊滿了顧總英俊的臉。

  ……

  17日,顧總帶著羅布里去了一個地方。

  「這是什麼地方?」

  兩人在洛杉磯的街頭走了一會兒, 不知道走到了哪兒,但眼前出現了一座有些老舊的電影院。

  裡面的設施也比較老舊,跟國內的影廳都差一大截。

  但有意思的是,售票的居然是個華人。

  「兩張電影票。」

  顧總拿了票,帶著羅布里走了進去。

  他們隨便挑了場電影看,好萊塢電影都是一如既往的以動作冒險為主,羅布里翹著jiojio, 捧著大袋爆米花,和顧總一人一口分完了。

  「電影怎麼樣?」

  「好萊塢一貫的尿性, 不用腦子思考的電影, 只需要愉悅眼睛就行了。」羅布里評價道:「好萊塢是一艘巨艦, 它已經形成了完善的制度,從籌拍、挑選演員到製片,再到院線上映,每一步都無可挑剔,就像一個工藝品,不可否認中國電影雖然現在百花齊放,也有自己的風格,但要追趕的地方還是太多。」

  好萊塢最不缺的就是匠人導演,好萊塢的劇本最著名的就是分段理論,什麼地方必須有高、潮,都是很清楚的,而這套理論就是好萊塢多年市場檢驗出來的結果,按照這套理論拍出來的電影,情節緊湊,質量工整,都可以撓到觀眾的癢處。

  而中國最缺的就是匠人導演,因為中國電影在八十年代的時候受到歐洲藝術電影的影響,追求創作中的藝術,反對商業化,導致導演都不喜歡商業片,就喜歡藝術片,認為商業片沒藝術,而他們自己拍出來的東西大部分都是自娛自樂,根本無法引起觀眾的共鳴。

  這就是王茵夢在《演員》綜藝中提到的,她是個導演,她要傾聽群眾的聲音的原因。

  中國的導演,太喜歡自娛自樂了。

  根本不考慮觀眾,不考慮市場。

  所以中國電影走了很長時間的彎路,在灣灣電影和法國電影的相繼倒閉之後——這兩個地方的電影就是純粹的追求藝術,排斥商業,中國電影才在顧總這樣一批真正本土所培養的電影人的帶領下,努力學習和追趕西方。

  顧總所倡導的東西就這麼簡單,但卻用了很多年去實現。

  糾正一代人兩代人的觀念,讓他們意識到電影是藝術,也是商品。

  光追求藝術,電影市場無法繁榮,最後一定會被好萊塢的巨艦一頭撞死。

  光追求商業也不行,創作者不思考,就跟爆米花一樣,沒有深度,食之無味。

  當一部電影同時具備兩種屬性的時候,這部電影,才是真正的好電影,才是中國電影需要推廣的電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