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於剛才那個怒氣沖沖摔門而出的人,她是篤定他不會將她丟下馬車,才會那麼說的,原本其實還有更好的辦法,所以她心裡是感激的,設身處地,若讓她給仇人解圍,也需要一份不小的心胸才行。

  當得是百姓口中那句守備大人。

  一行人冒著寒風,早早出發,除去歇息啃乾糧外,其餘的時間都在趕路。

  豐犁至衛安足有百餘里,其中大部分區域荒蕪人煙,連只鳥都不停留。若能遇著一個半個有人的莊子,也算運氣好。

  顯然,他們的運氣並不好,但也不算太差。

  趁著西沉卻還未落山的夕陽,謝承祖自一山坡向下眺望,竟發現一條乾涸的河流,河流旁是些殘屋斷牆,幾棵枯死的老樹。

  在正值隆冬苦寒,冰寒裂膚時,在這樣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能有堵牆避寒都極不錯,何況還有現在木材,取暖問題也解決了。

  一行車馬早就走的疲憊又困頓,日落前見到一處能夠休息之地,都打起了精神,紛紛策馬前行,身後很快捲起了一大片黃色的塵土。

  離的近了,看到眼前的小村落,眾人紛紛下馬。

  這地方這麼荒涼,實在不適合居住,要麼遷徙到別處,要麼就被遇見的土匪屠了村,在亂世,這樣的單獨的小村落是無法生存的。

  謝承祖挑出來的精兵,皆不是普通的兵,那是上過戰場,死人堆里活著爬出來的,行軍夜宿這等事經驗豐富的很,不用謝大人開口,一干人等,到幾乎乾涸的河旁,尋著碎冰,敲冰的敲冰,劈木的劈木,還在房子後面尋著好幾戶土屋。

  像這樣離近荒漠,黃沙較多的地帶,冬天的時候,挖坑建土屋不僅省力省時,也比漏風的茅草屋舒服多了。

  幾個兵士有些興奮,有這個,晚上能好好睡上一覺,這東西可比在四面露風斷牆,圍著火堆干靠著強多了。

  得了大人的命,幾人將損壞輕的屋頂簡單休整了下,裡面也收拾了下。

  拾些荒草野草,將地面簡單給鋪了。

  收拾完,天色已完全黑了起來,一處斷牆根下,升起了火堆,河裡尋的些冰塊燒溫了餵馬,車內已備好飲用的水,不過路途還遠些,能省則省,有了火,這硬綁綁的乾糧也不是那麼難吃。

  大人也與一行人圍在火堆旁,臉色跟早上一樣臭,一眼也未掃馬車,手裡卻還在煮著粥,往裡撒著干肉。

  杜和這邊眼瞅著,心知肚明的,他是過來人了,哪能看不明白,雖然不知道是為了什麼事,可大人一邊冷著馬車裡的那位,一邊心裡記掛著呢,這粥一煮好,他不自己去送,巴巴把他叫過來。

  杜和只得領命跑這趟腿了。

  他可不能跟大人一樣,掀帘子就進,而是站在車邊詢問道:「檀姑娘,出來喝點粥暖暖胃吧。」

  馬車裡應了一聲,不一會兒傳來一陣「悉悉索索」並夾雜著兩聲咳嗽的聲音。

  黑暗的車廂本就黑暗靜寂,一掀開厚簾,發現荒野黑暗裡更可怖,寒風肆虐影影綽綽,唯一溫暖的光線就是不遠的火堆,兩處火堆,火光籠照著十幾人,她一眼就看到了那個正冷著臉,以手中柴木撥弄火舌的人,從始自終都未看向她。

  檀婉清下了馬車,被瑟瑟寒風吹的嗆咳了下,她抬頭看了看杜和,腳步這才朝著火堆方向走了兩步,杜和在旁邊見著,急忙攔了下來,引了另一個方向道:「檀姑娘,歇著的地方在後邊,往這邊走……」

  檀婉清不是第一次見這種土屋,邊境之地條件困苦,天寒時凍屍遍地,這種能臨時躲風避寒,簡單易行的坑屋,到處都有,原就是從蠻子那邊傳來,倒是救了許多人命。

  土坑裡設有火槽,火已經燒了一會兒,燃火的木料不知是從哪拆下來的椽木,又粗又沉,填置幾塊可著上一夜,對寒夜趕路的人來說,是不錯的休息之地。

  可對於檀婉清,無論外面還是裡面,都是一片黑洞洞的一片,陰森森的靜,猶如墳冢。杜和去取粥,只余了檀婉清一個人,借著火槽的光亮,她壯著膽子看向四周。

  牆面黑乎乎不知是煙燻還是火燎了多少年,地面上臨時鋪的一屋枯草,火槽附近牆角,還能看到幾隻未清理乾淨的僵蟲,她艱難的移了下腳,然後抬頭,上面的梁子不高,能清楚的看到離的最近的那一根,上面厚厚的灰塵,及一抹暗紅色不知是漆還是血的痕跡。

  饒是她壯著膽子,也不禁驚的後退了一步,腳一下子踩到了幾根劈好的圓木上,實實的跌了一跤,腰窩嗑在了槽角,疼的當場就迸出了淚。

  等到端著熱粥的杜和過來時,檀婉清從地上爬起來面上有幾絲狼狽,杜和沒有下來,人又隱在黑影里自然沒有看到,只見到接碗的手背有些紅痕,倒是問了一句,檀婉清哪裡肯跟不熟悉的人說自己剛才嚇的狠了,摔了一跤的事兒,只含糊道了句無事,將粥碗接了。

  檀婉清疼了好一會兒才緩過來,還好沒有撞到骨頭上,不敢再往黑影里走,只能縮在火槽邊有亮光的地方,然後看著手裡的肉粥,筷子上還橫著兩塊熱氣熏軟了的蜜糕。

  檀婉清擦了擦眼角,她慣不會委屈了自己,本來就難尋熱食,怎麼樣也要先填了肚子再說。

  蜜糕很甜,粥很香,可在這樣眼前火星迸濺,四處影影綽綽的「地下室」,再好吃的東西,也沒了心情,如嚼蠟般咽了下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