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潘氏覺得,淮陽王八成是有了轉機。

  若果真如此,那可大事不妙!

  畢竟信國公府早就跟喬氏上了同一條船,淮陽王病癒對陸家而言,有百害而無一利。

  因信國公和陸凝都不在,潘氏跟前沒個能商量的人,思來想去,還是借著請安的名義進了鳳陽宮,將此事說給喬皇后聽。

  喬皇后聽了,將信將疑。

  她只見過玉嫵一面,不好輕易下論斷。

  但倘若淮陽王當真有了好轉的跡象,這般戰事吃緊的節骨眼上,可不是什麼好事!

  先前她借著乾明帝父子心生罅隙,在淮陽王親事府安插了許多眼線。據他們所言,王府這陣子跟從前沒半點不同,淮陽王更是毫無起色。

  只因狄慎守得緊,裡頭仍密不透風。

  喬皇后不放心,又召來給淮陽王照料身體的太醫,連同藥案都命人取來。

  藥案上寫得分明,自正月至今,淮陽王的脈象雖時好時壞,總的來說還是漸漸好轉的,按四五月份時用的藥推斷,淮陽王都快能下地走動了。據太醫趙炳所言,淮陽王確實也在好轉,雖還無力進宮問安,卻也差不多了。

  喬皇后聽著,只覺頭昏腦漲。

  這藥案她其實早就看過,入夏前也曾數次召見趙炳,詢問淮陽王的病情。

  趙炳一副極有把握的樣子,說定會無礙。

  那會兒喬皇后半個字都沒信他的。

  她跟周曜雖非親生母子,卻是看著他長大的,深知他性情頑劣桀驁,學了點兵法之後,總愛玩些真假虛實的把戲,難纏得很。

  趙炳是戚皇后留下的人,因跟周曜兄弟交情極深,以前沒少因各種稀奇古怪的緣由幫周曜做假的藥案,被乾明帝逮住的就有好幾回。

  按理說,太醫在藥案作假是要獲罪的。

  不過趙炳是戚後曾器重的人,醫術十分高超,對周曜兄弟極為盡心。

  乾明帝再怎麼絕情,終究還念幾許父子情分,在戚氏頹敗凋落後,留了趙炳照料周曜兄弟的身體。且每回趙炳受責,周曜總會親自到御前求情,將篡改藥案的罪責盡數攬在身上,無法無天。

  因那些藥案於大事並無妨礙,乾明帝氣了幾回,索性撒手不管。

  喬皇后對此亦習以為常。

  是以先前見到那些藥案時,她便認定是趙炳狗膽包天,幫著周曜虛張聲勢。

  如今藥案堆疊,趙炳跪在跟前,喬皇后頭疼地揉著眉心。

  這回到底是真是假?

  還沒琢磨清楚,就聽外頭宮人通傳說皇上來了,已到鳳陽宮前。

  喬皇后來不及琢磨周曜的事,稍理妝容後忙起身接駕。

  須臾,臉色冷沉的乾明帝便已到了殿門。

  喬皇后端然行禮,抬眉見他神情不善,不由道:「皇上這是怎麼了?」

  「早朝時送來的急報,甘州又敗了,你兄長舉薦的那人,就是個紙上談兵的草包!」乾明帝強壓怒氣,才剛開口,見門口還跪著個太醫,認得那是照料周曜兄弟的趙炳,不由駐足,「你怎麼來了?」

  「是臣妾召他來的。」

  喬皇后聽聞兵敗,心裡已是咯噔一聲,卻還是強按心緒,道:「邊關的戰事實在讓人揪心,臣妾想起淮陽王的病還沒好,就叫來問問。趙太醫說淮陽王有所好轉……」

  她覷著乾明帝的臉,想從他那裡探點兒什麼。

  便見乾明帝頷首道:「確實好轉了。」

  喬皇后神色微變,「當真嗎?那可真是……好事。」

  乾明帝敷衍著頷首。

  周曜那混小子桀驁不馴,明明為人臣子,卻始終偏幫著東宮太子,不把他這父皇放在眼裡。這些年立了些戰功,更是囂張跋扈,令乾明帝隱隱不安,鐵了心要收回軍權。這次的戰事,除非萬不得已,乾明帝絕不想再動用那刺頭,免得養虎為患。

  不過,若真讓周曜病死,乾明帝又不忍心。

  所以這消息勉強算是好事。

  乾明帝懶得再理會,疲憊地往裡走,琢磨著該選誰北上抗敵。

  喬皇后卻惦記著心裡的事,等趙炳離開後,親自伸手幫乾明帝按揉雙鬢,溫聲道:「戰場上的事,臣妾實在沒能耐給皇上分憂,只能多照看後宮和這些孩子們。淮陽王病了半年,既有了起色,是來給皇上問安了嗎?」

  「是上了問安的奏摺,曹英說他已能下地走動。」

  疲憊中如同囈語的回答,卻令喬皇后眉心猛跳。

  曹英是淮陽王府的記室參軍,周曜的心腹之人,最清楚王府內圍的動靜。淮陽王自病倒後便從沒往永穆帝跟前遞過奏摺,半是因重病不起,半是因父子齟齬。如今忽然上奏摺請安,還說身體漸愈……

  奏摺里謊報病情無異於欺君之罪,絕非篡改藥案能比的。

  曹英有膽子上奏摺,必是十拿九穩。

  那麼淮陽王是真的好轉了!

  先前周曜故意擺出的種種跡象並非虛張聲勢,而是真的!

  兵者詭道,她徹底被周曜給騙了!

  怎麼可能呢?

  周曜身傷的可是神仙難救的劇毒啊!

  萬千念頭在那瞬間湧起,喬皇后腦海里一陣暈眩,眼前昏黑,險些栽倒在地。情緒劇烈起伏之下,雙手下意識縮緊,指甲幾乎在皇帝鬢間刮出印記。

  快要睡過去的乾明帝被她劃醒,皺了皺眉,回頭就見皇后滿臉蒼白,就連唇上都似乎失了血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