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謝清玄答應得倒是痛快。

  周曜便抬了抬手,命狄慎送他去離映輝樓最近的那座客院住下,派人好生照看。

  沒多久,狄慎回來復命,神情間分明藏有驚詫,「跟著王爺走南闖北這麼多年,屬下還是頭回見到這種人,被軟禁了卻像是閒遊似的,半句抱怨都沒有。更絕的是,他來時拎了個小書箱,屬下還以為裝的是經書,誰知裡面竟是兩套衣裳,外加木杯、櫛巾等物。」

  「所以,他已做好了留在王府的準備?」

  這回就連周曜都有些詫異了。

  狄慎點頭說是,也有些摸不透此人的路數。

  周曜又問:「在哪裡找到他的?」

  「在信國公府外的長巷裡。據他所說,當時他是應公府的長房夫人潘氏之邀,去為她答疑解惑。這種事他沒少做,也不收半點謝禮,到哪兒都是兩袖飄飄,尋常寄住在道觀里,也無甚花費。聽說王爺相邀,他也沒廢話,很痛快地就來了。」

  沽名釣譽,出入高門府邸,圖的卻不是錢財。

  那他為何而來?

  且他還去過信國公府陸家。

  那是個跟喬氏沆瀣一氣的門戶,據狄慎後來所查,當初乾明帝聽了枕邊風賜婚便是那潘氏攛掇的。陸家還有個跟玉嫵青梅竹馬,險些結為夫妻的陸凝。

  謝清玄初次見到玉嫵便說了那等足以震動京城的秘事,今日見著他卻又態度冷淡,就像曾結過梁子似的。

  種種線索匯集,周曜手指微頓。

  「鍾孺人何時回來?」他問。

  第23章 出氣

  玉嫵此刻還在梵音寺里。

  那日周曜答應她去佛寺里進香時, 曾特地叮囑,說府里出入的消息都有狄慎操心,她無需顧慮, 大搖大擺地出門即可。

  玉嫵聽後放心了許多, 遂打消改裝遮掩的心思, 因不願太張揚, 只選了尋常穿的輕羅畫衣,以珠釵花鈿點綴。

  即便如此, 高髻羅裳襯托如畫眉目, 仍覺仙姿萼綠,裊娜綽約。

  去映輝樓辭行時, 還令周曜恍神了一瞬。

  臨行前, 狄慎又派了校尉帶人隨行。

  這些人同屬狄慎統率的帳內府,都是跟著周曜上過戰場的。

  死人堆里爬出來的男兒,俱有錚錚鐵骨,論能耐論忠心,絕非李守素手底下那些酒囊飯袋能比的。周曜病倒後,負責王府守衛的親事府魚龍混雜,映輝樓和後院之所以密不透風, 便是狄慎統率這些人拼死守衛的功勞。

  有他們隨行, 玉嫵萬分放心。

  因許久沒見雙親,她還特地繞道鍾府, 邀母親一道進香。

  誰知到了娘家竟碰到了姐姐鍾玉嬙。

  姐妹相逢, 自是極為歡喜, 遂備馬套車, 母女三人同往梵音寺。

  到得寺里, 慣常接待鍾家人的知事僧親自來迎接, 瞧見嫁入王府的鐘家二姑娘竟也來了,稍覺錯愕。不過他見事機靈,加之出家人性子沉著,掃見玉嫵身後護衛的男子皆著尋常衣裳,並未穿王府護衛的服飾,便只如常合掌為禮。

  「幾位施主先去哪裡?」

  「先到佛前進香,再去住持那兒吧。」

  知事僧聞言,先陪她們去大雄寶殿。

  玉嫵每回到佛寺都格外乖覺,進香叩首一絲不苟,因是還願而來,不免又添了極厚的香火錢。過後繞過廊道側殿,同往住持那裡去。

  誰知還沒走到精舍小院,松柏環繞的廊道上竟有位熟人迎面走來。

  ——信國公府的長房夫人,陸凝的母親。

  自打初春退親之後,玉嫵這還是頭回見到潘氏。

  甫一瞧見那張臉,她的腦海里立時騰起當時細雨如酥,潘氏趾高氣昂來退親的樣子。那會兒鍾固言才被乾明帝貶值斥責,鍾家勢微力弱,沒能耐跟如日中天的公府抗衡,便是明知陸家背信棄義,也無可奈何。

  彼時潘氏仗著公府的勢肆意抹黑玉嫵的名聲,鬧得滿城議論,更是惡行累累。

  玉嫵對她已無半分好感。

  韓氏與鍾玉嬙也都面露不悅,笑意驟然消失。

  *

  風穿過廊道,兩撥人相向而行。

  對面潘氏的腳步明顯放慢了許多。

  她今日來梵音寺,是給陸凝和老公爺進香祈福的。甘州戰事一起,喬皇后便覺良機難得,不止授意喬國舅舉薦武將,試圖取代周曜,就連糧草的事都選了交好的信國公祖孫倆親自督辦。

  潘氏起初沾沾自喜,但近來甘州那邊壞消息不斷傳來,卻讓她越來越擔憂。

  昨日夜裡,她甚至夢見信國公被賊兵所擒。

  雖說督辦糧草不是上戰場,沒機會直攖敵兵鋒芒,潘氏還是不放心,趕緊來求平安。

  誰知竟會碰見玉嫵?

  她看著對面的母女三人,錯愕之餘,心底騰起種極為複雜窩火的情緒。

  半年之前,她絲毫沒將鍾家放在眼裡。

  靠著科舉入仕且毫無根基的御史,又跟商戶結了親,在世代承襲的公府眼裡實在不算什麼。即使在退親之前,潘氏每回見著玉嫵母女,也難免鼻孔朝天、暗自不屑。後來攛掇喬皇后將玉嫵賜給淮陽王,也是為徹底斷了兒子的念頭,好讓他將心思都用在公府前程上。

  而至於玉嫵,按潘氏的籌謀,在淮陽王死後定會遭受喬家報復,不是陪葬就是獲罪。

  陸凝就算還惦記著這姑娘,也沒能耐跟去跟皇家作對,屆時她便再無後顧之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