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這麼貪吃?

  不過這味道聞著確實是香,想必味道也不賴。

  他忍不住嗅了兩下。

  狄慎見狀,忍著笑問道:「王爺還沒用飯,不如屬下讓人去趟清漪院,拿些過來?」

  「這倒不必。」周曜淡聲,讓狄慎快些傳飯。

  誰知這還只是個開頭。

  後面的四五日裡,每到傍晚時分,便斷續有飯菜的味道從清漪院送到外書房裡。旁人倒還罷了,周曜自幼便嗅覺敏銳,哪怕是躺在屋裡,也能聞見那時斷時續隨風入窗的味道。

  他又不是清心寡欲的和尚,聞著香味兒哪能無動於衷?

  只是若命人特地去拿,未免顯得他嘴饞。

  遂竭力忍耐,頗為難熬。

  好在這樣的日子沒熬多久便有了轉機——四月初二那日,廢太子周晏夫婦造訪王府,還帶了年才七歲的孩子周夢澤。周曜先前讓狄慎拒了無數訪客,聽聞兄長和小侄兒要來,立時命人去迎,又讓人去請孺人鍾氏出來陪客。

  玉嫵聞訊,連忙隨孫嬤嬤往外走。

  在她走出清漪院之前,碰巧聽到消息的江月媚卻搶先一步,牽著小柔嘉迎了出去。

  第11章 暗妒

  江月媚近來過得有些煩悶。

  她在王府寄居兩年有餘,因家中男丁皆為國捐軀的緣故,頗得王府眾人禮遇。且她生得柔婉多姿,性格溫柔安靜,先前跟王府眾人處得不錯,消息也還算靈通。那日玉嫵隨孫嬤嬤出垂花門,她後來留意打聽,果真是去了外書房。

  那之後,清漪院還開了小廚房,儼然一副主母的模樣。

  這讓江月媚心裡更添了根刺。

  怎麼想都堵得慌。

  最近天氣暖和,她常在後院散心排遣愁緒。

  今日原本在亭前觀花,瞧見外頭的僕婦匆匆入內通稟,她留心問了句,才知道是周晏夫婦來了,王爺請孺人去外面陪客。

  江月媚心中微沉,旁邊小柔嘉卻興高采烈,因聽說夢澤哥哥來了,急著想去見。

  她稍加思索,當即起身迎出去。

  隨身伺候的丫鬟名叫瓊樓,雖沒能跟著江月媚去清漪院拜見,卻遠遠見過玉嫵。因清漪院那邊還沒動靜,不由遲疑道:「既是王爺請孺人去見客,姑娘不妨等等吧。咱們畢竟是客居,若是搶在前頭讓孫嬤嬤聽見,怕會惹她不高興。」

  見江月媚面露不悅,忙低聲道:「她終歸是名正言順的孺人,姑娘萬不可任性。」

  「孺人?」江月媚哂笑,眼底浮起陰鬱。

  要論出身,鍾家是靠著苦讀科舉入仕為官,祖上並富貴功名,結親的韓家更是商戶,算不得清貴。

  江家卻是北地將門,數代男兒換來累累戰功,不提祖上擔任過的官職,單論她那位名震邊塞的父親,官職功勳便不是鍾固言那御史可比的。當初江月媚姑侄回京時,皇后還曾親自召見,寬慰安撫。

  後來她住在王府時常與東宮往來,與淮陽王相識數年的情分更非鍾家女可比。

  這座王府,江月媚早已視為歸宿。

  即便未必有資格做王府正妃,以她的出身家世,爭個孺人有幾分希望。只要能陪伴淮陽王左右,便是做媵也是很好的。

  誰知這回賜婚時,皇上放著她這般現成的人不用,竟會找上那八竿子打不著的鐘家?

  而那鍾玉嫵竟也當真擺起了孺人的款。

  江月媚但凡想到這些,便覺胸口被人用棉絮堵住了似的,氣兒總是順不過來。

  仗著旁邊沒外人,她低聲冷嗤道:「不過是沖喜來的,被人強塞進王府,算什麼孺人。王爺當真要娶,也是親自挑中意的女子,她算什麼。」

  這般僭越的言語,迥異於往常的知書達理。

  瓊樓知道自家姑娘的心事,也知道她被橫刀奪愛後的不甘,嘆了口氣,終是沒多說。

  *

  出了垂花門,迎面周晏夫婦正緩步醒來,中間牽著周夢澤。

  江月媚瞧見她們,頓時浮起笑意。

  周晏夫婦卻是各自微詫。

  身為元後所出的嫡長子,周晏自幼受名儒重臣教導,性情頗為端方。當初擇太子妃時沒找京城裡的高門顯貴,而是憑心意取了位外放地方的文臣之女蕭令華,後來兩人誕下周夢澤,感情愈發深厚。

  蕭家亦為官勤懇,如今已是地方要員。

  東宮的規矩僅次於皇宮,哪怕被廢為庶人,有些東西也是印在骨子裡的。

  譬如這王侯府邸的尊卑禮數。

  江月媚雖是功臣之女,頗得禮遇,卻只是客居的身份。從前周曜尚未成親,後院無主,因著兩個孩子的關係,蕭令華來訪時,孫嬤嬤和徐司閨常會請江月媚陪同作伴。但如今既有了孺人,主客之間自然有先後之序。

  周晏夫婦原打算徑直去映輝樓,見狀反倒頓住腳步。

  倒是小柔嘉心無雜念,開口便笑,「夢澤哥哥!」

  六歲的小姑娘粉雕玉琢,語聲柔嫩如鶯。

  周夢澤一身尋常錦衣,見她蹦蹦跳跳地過來,眼底不由浮起濃濃的笑,連忙快步迎上去,口中道:「你慢些跑,當心摔著。」說話間目光四顧,瞧見近處有座樹蔭掩住的涼亭,裡面桌椅俱全,便拿手指了指。

  小柔嘉會意,遠遠朝周晏夫婦行了禮,而後極默契地往涼亭跑。

  亭旁幾株海棠未凋,牡丹初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