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後來,她總是覺得自己那段日子大概是過的太平靜了,而後又被許多紛雜的事情擾亂了視線,以至於那場媒體大戰究竟是什麼打起來的,她都後知後覺。

  事情先是從香港一家報社的報導開始的,那間報社號稱抽檢了幾種在售的粗加工中藥材,得出的結果是硫磺嚴重超標,長期服食會導致肝腎損傷,甚至致死。這篇報導幾乎涉及所有中藥品牌,既有香港本地的老字號,也有大陸和東南亞的牌子。雖然華善堂從很早之前開始已經不再售賣粗加工的中藥原料,只經營附加值更高的西藥和中成藥,但其門店和招牌卻也被作為報導配圖,頻頻出現在報紙雜誌上。

  公關部致電聯繫報社,編輯給出的理由有些牽強,卻又很難反駁——既然硫磺在中藥原料加工中被普遍的濫用,那麼中成藥也不可能獨善其身,因其成分在生產過程中被數次提純濃縮,如果原料有毒,那麼中成藥可能更毒。

  華善堂只能對此作出反應,在幾家大報上登了律師信,聲明旗下並沒有粗加工藥材出售,全部中成藥符合《中華藥典》的規定。

  但一般情況下,這種聲明總是相對勢弱的,更何況很快又被人捉到了把柄,香港藥品檢驗規範中並沒關於硫磺上限規定,但汞卻是有的,而且還比大陸《中華藥典》的規定更加嚴格。如果華善堂的藥物真的都按照《中華藥典》的規範執行,汞含量很可能真的是超標的。

  於是,爭議又轉到汞含量上。汞與硫磺不同,不少中藥配方都含有硃砂,或多或少而以,而硃砂的主要成分就是硫化汞,其中還有少量砷和鉛之類的物質。從中醫的角度說,硃砂有鎮靜催眠的作用,但從西醫角度講,這些功效都是未經論證的,其成分卻都是毫無疑問對人體有害的,即使只是微量,經年累月服用也會導致慢性中毒。

  就是這樣,又一輪關於中藥質量、安全、療效,甚至於中醫存廢的爭論開始了。從香港到內地,基本上所有經營中藥的企業都受到了影響,華善堂也不例外,當年的半年報出來,顯示主營業務收入下降,而FDA認證計劃又正好處在最燒錢的臨床試驗階段,錢掙得少的、難了,花出去卻十分容易,兩項加總,數字自然是十分難看。

  這本來只是一段時間內的非正常狀態,卻有幾個不大不小的股東跳出來,要求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理由是集團業績下滑,又遭遇公關危機,是現任管理層工作不力造成的,建議重組董事局,撤換高管隊伍。

  這一炮一炮的攻擊看似目標廣泛,但具體到每一條罪狀卻都是針對陳效去的。弄到後來,甚至連陳康峪當年的舊帳也被翻出來——參與走私,不事主營業務,沉湎於高風險的資金運作——撇開經營上的策略不提,陳效在為人處事方面與陳康峪多少有些相似的地方,他們都是決絕而孤勇的人,好的時候一群人如眾星拱月般簇擁在身後,壞起來卻也是最容易遭人冷箭的。而陳效大約更招人恨一點,因為他爬的更高,而且又有一個FDA認證計劃吊在那裡,巨額的投入,漫長的時間線,看不到預期希望的結果,最終的成敗又是未知的。

  現如今,大股東中除去幾個態度特別激進的,其餘大多保持中庸,看似和事佬,其實就是牆頭草一根,更有些不想招惹麻煩的乾脆就避出去休假了,賴至成就是其中之一。在這種情況下,正反兩方面似乎都沒有絕對贏面,關鍵是看哪方能爭取到更多股東的支持,

  林薇看清楚那幫人孩兒般的面孔,她打電話給陳效,對他說:「要不我暫時回香港一段時間吧?」

  「不用。」他回答,沒有解釋。

  她並不意外他會這麼說,反倒有點明白他為什麼要她走。就像多年前的上海一樣,這一次輪到香港變成戰場,而在這場紛爭中,被推到台前的還會是那個人——何齊。

  她並不相信何齊自己有想法插手進來,他有他自己的事業,慈善基金,無國界醫生,他一向是安靜而出世的人。但他確實是許多人眼裡正統的何氏傳人,在誰都不買誰帳的情況下,他勢必是兩方面都要爭取的關鍵。他會如何選擇?實在是一個問題。現任的董事長是他母親的堂兄,他大約還會顧及幾分,但鑑於陳效和他之間由來已久的矛盾,他很有可能會為了把陳效弄下去,而選擇站在發動政變的那群人一邊。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情況進一步惡化。美國這邊也有媒體跟進,做了一檔談話節目,討論一些非主流的醫藥手段,節目中翻出一樁案子,加州一名亞裔女子服食中藥保健品身亡,節目還請了一位有名的醫學專家出來講話,說是疑似汞中毒。

  那樁案子其實說舊不舊,說新也不太新了,偏在這個時候翻出來,不能不讓人覺得有些別有用心的味道。而且,跟香港那邊的情形也十分相似——華善堂有中藥保健品在幾個州售賣,正試圖打開市場,銷售勢必受到影響,但矛頭卻又不是直接指向華善堂的,似乎只是想拖著FDA認證計劃的進展,並不想動其根本。

  難道是華善堂內部的人,為了將陳效一軍,才自導自演出這一幕又一幕?

  林薇不禁這樣猜想,她到美國不過半年,經常走動的還是FDA和華府當地的一些媒體,其他地方人頭也不熟,只能自己動手搜索了事發前後的資料來看。剛開始,她並沒有想到結果竟會這樣明白的擺在她面前——那檔談話節目請來的專家是巴爾的摩一間醫學院的教授亞瑟.貝林,何齊曾在那間學校學醫,而且就在一年多前,兩個人還因為一篇論文合作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