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夜裡,他們抱在一起睡覺。她斷斷續續的做夢,中間醒了好幾次,看到他在,又睡過去。半夢半醒之間,她靜臥在黑暗中回憶過去的一年。在這一年裡,陳效似乎總是在嘗試做一些從未做過的事情,危險的,困難的,有的甚至近乎於瘋狂,現在,他又要她飛去幾千公里之外,常駐在那裡工作。其實,她一直有些莫名奇妙的預感,卻又說不清究竟是什麼,只是不斷地告訴自己,他是一個成功的商人,站在一座山巔,指著下一個高峰,說:我要去那裡,然後他就到了那裡,他幾乎什麼都有了,想追求些別的也不奇怪,像他這樣的人大多都是這樣的。
航班就是第二天晚上起飛,陳效送林薇去機場,從住的地方出來,一直到過安檢,一路都很平常,就跟從前出差一樣。但對林薇來說,那一程多少還是有些不同的,十多個小時,先飛到舊金山,再轉機去巴爾的摩。起飛的時候是個陰沉沉的雨夜,降落時卻是晴空萬里陽光燦爛的了,像是走了一條單行線,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地方,卻是很難再返回去了。
從舊金山再到巴爾的摩,有公司的司機來機場接她。當地已經有華善堂市場部和研發部的辦公室,占了小半層樓,不多的幾個人,沒有多少辦公設備,陳設也很簡單,就跟像拓荒一樣。
最初的兩周,林薇暫住在東港口區的一家酒店裡,後來又在辦公室附近找了間一室一廳的小公寓。公寓是帶家具的,但俗話說,破家值萬貫,她前前後後跑了好幾趟商店,買了不少東西,才算是真正像個家的樣子,可以安頓了下來了。她在電話里跟陳效說起這些點點滴滴的瑣事,一邊說一邊看著眼前這間屋子,試圖想像他來這裡時的情形。
在新地方上班不過幾天,又有人事令發出來,這一次不是人事部,而是由董事會主席直接發出來的,不用看正文就知道是大事情——集團CEO陳效將兼任董事會副主席。收到信的當天,她又與陳效通了電話。她對他說恭喜,他說謝謝,就像是一件最最平常的事情。只是不知道公司里那些好事的人又會怎麼想——這樣的消息,恰好又在這樣的時機放出來。
雖說那些閒話很可能是關於她的,林薇自己卻不大關心,她在美國東海岸,隔著一整片大陸和一個太平洋,管他們怎麼講,都是與她無關的了。換了一個國家,一片大陸,她的生活變得很簡單。住在巴爾的摩,時不時去一趟華盛頓。與香港那邊開會,都是遠程視頻。不見客的時候,穿的也很自由,即使是在工作日,T恤牛仔褲也可以。與同事的關係也更比從前緊密,第一是因為人少,第二則是因為中國人在國外都喜歡抱團,下了班也時常在一起玩。
中秋節聚餐,市場部經理帶了一個人一起過來,那是一個年輕女人,林薇一看竟是熟面孔,不是別人正是宋繽。過去的幾年,她和宋繽聯繫不過就是一年幾個電話幾封郵件而已,說是熟人,又好像很陌生。在她的眼睛裡,宋繽變化不小,剪了齊耳短髮,沒化妝,穿的也很運動,跟曾經那個主持人出身的時髦女記者判若兩人,乍一見倒差一點認不出了。
相比之下,宋繽看到林薇倒是一點都不意外,對她笑了笑,說:「林薇,你好啊。」
林薇也回了一個微笑,讓出身邊的位子請宋繽坐,兩人寒暄起來。
吃過午飯,一班人又說去溜冰。林薇也去了,穿了冰鞋,卻坐在冰場旁邊的長凳上偷懶。她是個表面上挺外向的人,別人也都當她愛玩,其實她是最不喜歡湊熱鬧的,只想快點結束,回到家裡躺在床上,一邊吃糖炒栗子,一邊看電影。
宋繽偏偏滑過來,靠在旁邊的護欄上,對林薇說:「他過幾天又要走了。」
話說的很突然,有點沒頭沒尾的,但林薇不會不知道這個「他」指的是誰,問:「這次是去哪裡?」
「宏都拉斯。」宋繽回答。
那一年,加勒比海地區有颶風登陸,連日暴雨,又發了大水。宏都拉斯還有一個瓜地馬拉難民營,情況似乎很糟。聽到目的地沒有戰亂,總是讓人覺得安慰的。但事情也是很矛盾的,自然災害初聽起來似乎要比戰亂安全一點,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卻又是更加危險的,因為老天爺是沒有眼睛的,不會管你是誰,好人還是壞人,又是為什麼而來,遇上了便是遇上了,死便是死,活便是活。
這是到達美國之後,林薇第一次意識到自己離何齊這樣近。
說那番話的時候,宋繽臉上一直笑著,態度也很自然。但不知道為什麼,林薇卻能察覺到隱約的敵意。自從那次去烏茲別克斯坦採訪之後,許多年過去了,宋繽幾乎一直跟著何齊工作,他們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林薇卻不大清楚。大約是她情商低吧,一直不大相信男女之間有純粹的友誼,但宋繽不提,她也不方便去問。
她匆匆去找同事告辭,裝的大大咧咧的對他們道:「下次能不能約我參加些不健康但快活的活動喲,我得趕緊回床上躺一下,再聯繫啊。」
☆、68.第十四章 (5)
跟上海和香港比起來,巴爾的摩實在是一個小地方,城市面積不大,人也少,只有不多的幾個可以去遊覽的地方,港口,集市,水族館,愛倫坡故居,幾天就可以轉個遍。
那個秋天,天氣總是很好。工作日的中午,林薇總是走到碼頭,在那裡找個有露天位子的餐廳吃飯,下了班又去內港閒逛,看夕陽變成濃郁的粉色,再漸漸暗下去,這才提著一大堆東西回去,早早的上床睡覺。
航班就是第二天晚上起飛,陳效送林薇去機場,從住的地方出來,一直到過安檢,一路都很平常,就跟從前出差一樣。但對林薇來說,那一程多少還是有些不同的,十多個小時,先飛到舊金山,再轉機去巴爾的摩。起飛的時候是個陰沉沉的雨夜,降落時卻是晴空萬里陽光燦爛的了,像是走了一條單行線,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地方,卻是很難再返回去了。
從舊金山再到巴爾的摩,有公司的司機來機場接她。當地已經有華善堂市場部和研發部的辦公室,占了小半層樓,不多的幾個人,沒有多少辦公設備,陳設也很簡單,就跟像拓荒一樣。
最初的兩周,林薇暫住在東港口區的一家酒店裡,後來又在辦公室附近找了間一室一廳的小公寓。公寓是帶家具的,但俗話說,破家值萬貫,她前前後後跑了好幾趟商店,買了不少東西,才算是真正像個家的樣子,可以安頓了下來了。她在電話里跟陳效說起這些點點滴滴的瑣事,一邊說一邊看著眼前這間屋子,試圖想像他來這裡時的情形。
在新地方上班不過幾天,又有人事令發出來,這一次不是人事部,而是由董事會主席直接發出來的,不用看正文就知道是大事情——集團CEO陳效將兼任董事會副主席。收到信的當天,她又與陳效通了電話。她對他說恭喜,他說謝謝,就像是一件最最平常的事情。只是不知道公司里那些好事的人又會怎麼想——這樣的消息,恰好又在這樣的時機放出來。
雖說那些閒話很可能是關於她的,林薇自己卻不大關心,她在美國東海岸,隔著一整片大陸和一個太平洋,管他們怎麼講,都是與她無關的了。換了一個國家,一片大陸,她的生活變得很簡單。住在巴爾的摩,時不時去一趟華盛頓。與香港那邊開會,都是遠程視頻。不見客的時候,穿的也很自由,即使是在工作日,T恤牛仔褲也可以。與同事的關係也更比從前緊密,第一是因為人少,第二則是因為中國人在國外都喜歡抱團,下了班也時常在一起玩。
中秋節聚餐,市場部經理帶了一個人一起過來,那是一個年輕女人,林薇一看竟是熟面孔,不是別人正是宋繽。過去的幾年,她和宋繽聯繫不過就是一年幾個電話幾封郵件而已,說是熟人,又好像很陌生。在她的眼睛裡,宋繽變化不小,剪了齊耳短髮,沒化妝,穿的也很運動,跟曾經那個主持人出身的時髦女記者判若兩人,乍一見倒差一點認不出了。
相比之下,宋繽看到林薇倒是一點都不意外,對她笑了笑,說:「林薇,你好啊。」
林薇也回了一個微笑,讓出身邊的位子請宋繽坐,兩人寒暄起來。
吃過午飯,一班人又說去溜冰。林薇也去了,穿了冰鞋,卻坐在冰場旁邊的長凳上偷懶。她是個表面上挺外向的人,別人也都當她愛玩,其實她是最不喜歡湊熱鬧的,只想快點結束,回到家裡躺在床上,一邊吃糖炒栗子,一邊看電影。
宋繽偏偏滑過來,靠在旁邊的護欄上,對林薇說:「他過幾天又要走了。」
話說的很突然,有點沒頭沒尾的,但林薇不會不知道這個「他」指的是誰,問:「這次是去哪裡?」
「宏都拉斯。」宋繽回答。
那一年,加勒比海地區有颶風登陸,連日暴雨,又發了大水。宏都拉斯還有一個瓜地馬拉難民營,情況似乎很糟。聽到目的地沒有戰亂,總是讓人覺得安慰的。但事情也是很矛盾的,自然災害初聽起來似乎要比戰亂安全一點,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卻又是更加危險的,因為老天爺是沒有眼睛的,不會管你是誰,好人還是壞人,又是為什麼而來,遇上了便是遇上了,死便是死,活便是活。
這是到達美國之後,林薇第一次意識到自己離何齊這樣近。
說那番話的時候,宋繽臉上一直笑著,態度也很自然。但不知道為什麼,林薇卻能察覺到隱約的敵意。自從那次去烏茲別克斯坦採訪之後,許多年過去了,宋繽幾乎一直跟著何齊工作,他們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林薇卻不大清楚。大約是她情商低吧,一直不大相信男女之間有純粹的友誼,但宋繽不提,她也不方便去問。
她匆匆去找同事告辭,裝的大大咧咧的對他們道:「下次能不能約我參加些不健康但快活的活動喲,我得趕緊回床上躺一下,再聯繫啊。」
☆、68.第十四章 (5)
跟上海和香港比起來,巴爾的摩實在是一個小地方,城市面積不大,人也少,只有不多的幾個可以去遊覽的地方,港口,集市,水族館,愛倫坡故居,幾天就可以轉個遍。
那個秋天,天氣總是很好。工作日的中午,林薇總是走到碼頭,在那裡找個有露天位子的餐廳吃飯,下了班又去內港閒逛,看夕陽變成濃郁的粉色,再漸漸暗下去,這才提著一大堆東西回去,早早的上床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