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關津:「你就是這個意思。」

  將裴熠送至宮門口,裴熠忽然回過頭問道:「皇家圍獵往年是何時開始的?」

  皇家圍獵的目的是彰顯皇家勇武和提升士氣,自聖祖皇帝建國以來就有,但先帝晚年宿疾纏身,便有幾年取消了皇家圍獵,直到天熙帝登基之後才又恢復。

  而天熙帝一登基,裴熠便去了禹州,是以,關於皇家圍獵,他並沒有太多印象只記得約莫是秋獵。

  關津對裴熠忽然關心起皇家圍獵一事感到莫名其妙,他想了想,說:「去年因為秦皇后薨逝,宮中法師說不宜殺生,陛下一早便下旨取消一年皇家狩獵。若再往前推算,約摸還有三四個月。」

  三四個月,裴熠心想,那便是秋收的時候。

  皇帝建造皇家園林是想通皇族和武將們在偌大的園林與野獸廝殺搏鬥時,培養他們遇到危難時,能提刀上馬保護家國,這種皇家圍獵,一般是士兵圍住一片區域,皇族和武將們在裡面狩獵。

  聖祖皇帝是從馬背上打出來的天下,對皇家圍獵尤其重視,特意建了一座皇家園林,就在距離謁都八百里的楓行山,楓行山有專人打理,不僅有圍獵場,還有一座供皇族貴戚歇息的行宮。

  作者有話說:

  感謝陪伴,不出意外,月底前就完結啦!

  第118章 周柏

  八月,遠在謁都的定安侯府收到一封來自禹州的急報。

  彼時,紀禮正與裴熠說起皇家圍獵的事宜,去年裴熠送了他一把靈寶弓,他正愁這把寶弓無用武之地。往年裴崇元不在京城,他覺得皇家圍獵沒什麼意思,就算獵物獵的最多也不過是得到一些天熙帝賞賜的珠寶玉器,這些東西對於錦衣玉食的紀禮實在勾不起他的興致。況且裴崇元一心避世,他心裡清楚。

  而今年不同,裴崇元不僅人在謁都,而且對這次圍獵似乎也頗為上心,在加上裴熠,他竟然有了些許當初參加武魁遴選時候的緊張與喜悅。

  紀禮翻身下馬就往定安侯府里跑,才剛一進門就與家僕撞了個滿懷,那家僕已經年過花甲,早年跟在高叔稚手下上過戰場,後來飛虎軍兵敗,他僥倖死裡逃生,卻因為被箭射瞎了一隻眼,加上耳朵也因為受傷而聾了導致再也沒法參軍,偶然流落到禹州遇上裴熠,起初硬要加入禹州軍,但在軍中常常拖年輕人的後腿,自己離開了,裴熠再次找到他的時候他住在荒郊的一座破廟裡,他不肯再仗著從前是飛虎軍的身份要求什麼,還是裴熠藉故說府里下人不夠使喚才將他帶了回去。

  他脾氣好,從不仗著裴熠擺架子,在府里勤勤懇懇的待了十多年,無妻無子,偏信奉神佛,到哪裡都帶著一尊祭拜的佛像。

  紀禮這一幢,將他懷裡的佛像撞到了地上,石雕小佛像當即碎成幾塊。

  紀禮知道這人來歷,他家有個喜歡開壇論道求神拜佛的爹,儘管不信,但也隱隱覺得佛像碎了是不祥的預兆。

  上了年紀的家僕嚇了一跳,趕緊彎下腰去撿碎成幾塊的佛像。

  紀禮急忙也彎下腰,說:「這......老伯,我來我來。」

  說著就要幫忙,家僕大抵心中有怨氣,礙於身份不好發作,只是收回碎成快的石像,長嘆了一口氣,喃喃低語道:「但願碎碎平安,是神佛替侯爺當掉了災難。」

  正在此時,侯府門口又來了一個人,這人比紀禮還要莽撞,匆匆忙忙的,將家僕懷裡抱著的碎片再次撞掉在地上。

  紀禮一臉驚詫,誰知那莽撞的男人不僅沒有道歉,還十分不客氣的問道:「定安侯可在?」

  家僕滿臉怒氣,只見那人嘴在動卻聽不見他說的話,那人他不認識,但他穿的輕甲紀禮卻認得,司漠曾在紙上畫給他看過禹州軍的輕甲模樣。

  紀禮茫然的看著他說:「在,在呢。」

  和家書不同,軍務信函一般使用的都是特製的信筒,而在這些信筒的下方以不同記號標註分為普通軍務和緊急軍務,捲雲紋的是普通軍務,火焰紋的是加急軍務。

  軍中信使沿途跑死了三匹良駒,一刻也不敢耽誤才將印有火焰紋的信筒帶到謁都,信使蓬頭垢面,滿身的汗臭,原本就疲倦的面龐因為沒有來得及整理,顯得異常滄桑。

  這般景象,即便不看信,也知道是有十萬火急的情況,裴熠讓人給信使到了一杯茶,那封信只有短短几行字,裴熠卻反覆確認了許久。

  紀禮耐不住好奇,走到裴熠身邊,問他:「那人是禹州來的吧?有什麼事嗎?」

  *

  天熙十六年盛夏,禹州城裡爆發了一場瘟疫,起先的症狀是發熱,大夫當做普通的傷寒開了方子,用了八九日的藥後症狀反而越來越嚴重,由發熱轉為胸悶氣短嚴重的甚至咯血,這才引起官府重視,等到他們派人核實已經有十多人染上了這病。

  軍隊駐地離禹州城較遠,所以還沒有人染上,知道消息後立刻就加急件送到謁都。

  一般疫病都在戰後,戰爭帶來的死亡,若遇上暑夏,沒有及時埋屍,異變的屍首讓山裡的走獸當成食物吃了下去,這些走獸再被獵戶賣給城中的屠戶,疫病就會散播,但禹州已經多年未有戰事,不存在這種情況。當然,他遠在謁都,對禹州的情況並不了解,也無法直接斷定。

  短暫的停滯並沒有讓他紊亂的心臟得到舒緩,信箋被紀禮從手裡抽走的瞬間他才回過神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