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貴妃吊著眼梢,佯裝不知太后的意思,“太后,當初向陛下進言為寧王賜婚,臣妾確實是存了私心,阿瑛年紀也不小了,他皇兄不成婚,他也不能越過他皇兄,臣妾還想早些抱孫子呢,至於英國公府的小姐,臣妾也算是看著她長大的,於心不忍啊。”

  太后抬起手,掀著茶盞的蓋兒,漫聲道:“你們倆也不用到哀家跟前打太極,哀家知道怎樣為幼寧和阿琮好,倒是你們,為了讓阿瑛早日成親,便想將阿琮的婚事隨意敷衍過去,這幾年,阿琮是在外征戰才耽擱了婚事,阿瑛什麼都沒做,等他皇兄晚幾年成親還委屈他了?”

  宣德帝點頭道:“就是因為阿琮這幾年在外面辛苦,兒子才不想委屈他。”

  太后道:“這委屈不委屈的,也要看孩子自己怎麼想,你這個做父皇的不聽他的意思,反倒聽貴妃的,硬是要把他不喜歡的人往他府上塞,這才是委屈他吧。”

  宣德帝手搭在膝蓋上,他想把傅芷硯賜給齊琮,本意確實是為了齊琮好,只是他還沒意識到這是個餿主意,貴妃說的他覺得有理,可太后說的也有理。

  第112章

  貴妃眼見宣德帝動搖,急忙道:“太后身為寧王的祖母,疼愛孫子的心,臣妾明白,只是寧王身為大齊的皇子,子嗣延綿,事關皇室,豈能隨心所欲。”

  “貴妃說的——”

  “咳。”

  宣德帝抬手,正要附和貴妃,太后咳嗽一聲,瞪他一眼,“皇室興衰,取決於國泰民安,皇帝虛心納諫,勤政愛民,重用賢良,少養些仰仗裙帶出入朝堂的庸碌之輩,大齊自是河清海晏,何至於一個皇子的子嗣都事關朝政,寧王的子嗣在皇帝眼裡如此重要,是要封他做太子嗎?”

  貴妃臉色一變,剎時便僵住了,緊張的看向宣德帝。

  宣德帝也被太后問懵了,他的幾個兒子裡,最出色的,是齊琮,他確有意思要齊琮以後繼承自己的皇位,只是他如今身體正是鼎盛之時,不想早立太子,免得齊琮會生出異心,打算自己死的那日再立遺詔。

  “母后,這太子一事,還需從長計議。”

  太后輕笑道:“阿琮身為中宮嫡子,不僅文采出眾,擅騎射,對哀家和你,一片孝心,當年更是主動替你出征,吃了不少苦頭,哀家聽你也說阿琮的子嗣事關皇室延綿,這自古以來,皇室皇子無數,可沒有哪個皇子的子嗣影響朝政的,想來陛下心中早有立阿琮為太子的意思。”

  太后拉住宣德帝的手,在他手腕上輕輕拍了拍,“你是哀家的兒子,你的心思哀家又豈會不懂。”

  “母后,這冊封太子的事,不可倉促,眼下阿琮即將大婚,一切事宜,還是先等他大婚之後,再商議吧。”

  “這麼說陛下已經在準備冊封阿琮為太子的事了,這冊封太子不可草率,太子大婚同樣不可草率,哀家身邊只養了阿寧一個,以寧王妃的身份嫁到寧王府,再逾制,也沒有以太子妃的身份嫁到太子府風光,皇帝剛剛還說,要阿寧風風光光的嫁給阿琮,既如此,那麼婚事暫且向後擱置,等冊封太子大典之後,再娶阿寧做太子妃。”

  “母后,這怕是不妥吧。”

  宣德帝臉色為難,貴妃面上一片青白,扯著嘴角道:“太后好偏心啊,都是太后的孫子,太后怎麼能只顧著寧王一人,阿瑛這個做弟弟的還等著迎娶王妃呢。”

  “是啊母后,阿瑛阿琅也都不小了,阿琮的婚事,不能再耽擱了。”

  太后淡淡的看向貴妃,“貴妃說的對,做祖母的應該要一碗水端平,剛剛貴妃還擔心寧王府只有一個王妃,會遭人非議,阿瑛身邊到現在也只有幾個上不了台面的侍妾,上任蘭州知州之女佟寄雲以前隨她的母親入宮拜見過哀家,那姑娘生的眉清目秀,品貌端莊,哀家便把她賜給阿瑛做側妃,還有你自己訂下的,李家的那個姑娘,下個月初八和十六都是好日子,便讓這二人先後入府吧。”

  貴妃氣的捏緊手帕,“太后這是何意,阿瑛的側妃臣妾早就訂下了。”

  “哀家怎麼不曾聽說阿瑛的兩位側妃都被訂下,你是覺得哀家身為阿瑛的皇祖母,連給他指一位側妃的權利都沒有。”

  “臣妾不敢,只是王府有規制,側妃只有兩位,臣妾已為阿瑛訂下了李家的小姐,和臣妾娘家的侄女。”

  太后端起茶盞抿了一口道:“阿瑛是大齊的皇子,身份尊貴,即便是側妃,不用出身顯赫,也要選書香門第的閨秀,知書達禮,你娘家那個侄女,母親目不識丁、父親延誤軍情被革職,這樣的出身,怎麼能做安王府的側妃。”

  “陛下。”

  貴妃知道太后這是故意針對自己,皇子側妃只有兩位,李家要拉攏,她早就許下了側妃之位,可她的宮裡,亦需要娘家的支持,太后賜下一位側妃,就是想讓她侄女入不了安王府,好讓她娘家兄嫂對她不滿,什麼名門閨秀,她又不是不知道佟家的底細,佟寄雲的父親就是個窮書生,燒了高香才考取功名,拼了一輩子,好容易升到了五品知州的位子,卻死在了上任的途中,佟家本就沒有根基,佟大人死後,家中再無人在朝為官,太后這個老太婆,可真是會選人給她添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