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頁
第420章 番外三 乾元帝與阿嫮(上)
廣明殿東偏殿中燃著沉水香內侍們靠在一起昏昏欲睡,床上將將十六七歲的少年一動不動地躺著, 雙眼直直地看著帳頂, 好半日才幽幽地輕嘆了聲。
說來這少年的身份也很是尊貴,當今永興帝唯一的嫡子皇三子劉熙, 其母先敬賢皇后。要說敬賢皇后,敬賢:夙夜恭事曰敬;夙興夜寐曰敬;眾方克就曰敬;齊莊中正曰敬;廣直勤正曰敬;廉直勁正曰敬;難不忘君曰敬;受命不遷曰敬;畏天愛民曰敬;陳善閉邪曰敬;戒懼無違曰敬;小心恭事曰敬;戒慎幾微曰敬。仁義合道曰賢;寵至益戒曰賢;行義合道曰賢;明德有成曰賢;內治隆備曰賢;內德有成曰賢。只看諡號便知永興帝對這原配嫡妻可是敬重得很哩,是以她駕崩這些年也不曾提過立繼後, 這七八年來一直令萬貴妃代掌六宮。
旁的也就罷了,這位萬貴妃也是個賢惠的人,她那兒子劉燾比之劉熙還要大上兩歲,因著永興帝的長子不滿周歲就夭折了, 是以這劉燾倒好算庶長子, 為人也好說個禮賢下士,是以朝野中口碑倒比他這嫡出皇子強上些,且永興帝遲遲不肯立劉熙為太子,是以就有人猜測永興帝心上中意的是次子劉燾哩。
大殷朝有嫡立嫡?這有甚, 將萬貴妃冊做皇后也就是了,左右自敬賢皇后駕崩之後她便是後宮第一人。只消萬貴妃做得太后,那劉燾即嫡且長, 又有賢名,立他為太子豈不是理所當然?是以往劉燾面前奉承的人倒比往劉熙面前奉承的人更多些。
劉熙一翻身從床上坐了起來。他這一動作, 昏昏欲睡的內侍們頓時驚醒, 因知自家這個主子看著秀麗文雅,脾性實在算不得溫和, 看著他自家掀被下穿,只怕他著惱,一起擁了過來請罪。
劉熙將內侍們一個個看過,眼光忽然在跪在最後的那個內侍身上停了停,那個內侍年約二十五六歲,生得一張圓臉兒,垂眉斂目的,瞧著十分恭敬,劉熙心上一嘆,抬手朝了他一指,道是:「你是哪個?」
叫劉熙點名的內侍膝行著越眾而出,在劉熙面前跪了,叩首道:「奴婢陳奉。」劉熙想了想道:「從前未見過你,幾時來的?」陳奉回道:「回殿下,您養病時,貴妃娘娘道您身邊少人服侍,將奴婢撥了來。」劉熙眉頭略動一動,臉上禁不住有些兒驚異之色,轉而又點了頭道:「知道了,即來了,且用心些。」
陳奉本以為三皇子與萬貴妃母子們幾乎連面上的和氣也維持不住了,聽著自家是萬貴妃撥了來的,必不能與他好顏色,不想竟是輕輕帶過,心上十分驚訝,不禁將劉熙又瞧了眼。說來永興帝生得臉龐豐滿,龍睛鳳目,端是個人君模樣,不怒自威;劉熙卻是俊眉秀目,因著年紀且小,威儀就少,也怪不得他許多哩。
劉熙這裡梳洗罷了,就有宮人將早膳呈了上來,劉熙因看得其中有一道胭脂米熬的粥,上頭灑了些梅花冰糖,忽然就道:「糊塗東西!你們不知道」下頭的話到忽然就頓住了,揚起臉來將身周看了看,方嘆出一口氣,「撤了吧。」推開碗盞起身,直叫人取往外頭去的衣裳來。
內侍們瞧著劉熙連著早膳也不用,待要勸幾句,因看劉熙臉上陰晴不定,到底不敢開口。還是劉熙貼身的內侍昌盛取了件藍色青竹紋的袍子來與劉熙看了,待得劉熙首肯,方敢服侍著劉熙穿上,劉熙轉身便往外走,昌盛急急跟上,才到門前,就看著劉熙負手立在殿門前,原是劉燾正與劉熙走了個對臉兒。
要說劉熙生得不似永興帝,劉燾卻是與永興帝脫了個影一般,弟兄兩個對面而立,一個笑道:「三弟身子好了?不是做哥哥的說你,便是身子好了也該好生將養才是道理,別仗著年輕就胡作非為,到日後可是悔之不及。」
劉熙將手負在身後握了握拳,轉而放開時臉上也帶了笑容:「哥哥教導做弟弟的記著呢。哥哥來尋我,可是有事?我正要出宮去呢,哥哥可有甚要做弟弟的帶回來的?」
劉燾不意劉熙一反常態,眉頭一揚,又將劉熙從頭到腳掃過眼,看他病得這一場,人瘦得幾乎脫了形,兩腮凹陷,再叫身上藍衫一襯,倒像是才拔節的青竹一般,臉上笑了笑,往一邊退來兩步:「我想來瞧瞧你如何了,你即能起身,想來也無大礙的了。」劉熙也是一笑,與劉燾點了點頭,從他身邊走了過去,直叫劉燾對了他背影看了好一會。
又說劉熙出得宮,卻是在街上漫無目的地轉圈,只看得日頭漸漸地移到了頭頂,劉熙忽然站住腳。昌盛一直跟在劉熙身後,一聲也不敢出,看著他勒住馬也一般停下,忽然就聽劉熙咬牙道了聲:「劉熙,你忒膽怯!」
這話直叫低了頭的昌盛抬起頭來朝這劉熙瞥了眼,卻看劉熙面上似喜似怒,竟是不能分辨,因看劉熙一眼瞧來,忙又將頭低了下去,卻聽著劉熙問:「你知道三四歲的女孩兒喜歡甚嗎?」
昌盛先以為劉熙是要做個好哥哥的模樣來討永興帝喜歡,可轉念一想,宮中哪有三四歲的公主在,還不待他開出口來,就看劉熙已圈轉馬頭,往西南方向去了,只得跟上。
大殷朝的武將們大都聚居在城西的永寧街,懷化將軍沈如蘭的府邸也在那處。劉熙到懷化將軍府時,沈如蘭正陪著女兒做耍。 說來沈如蘭也算大殷朝的一個名將,從六品的振威校尉出身,曾在嚴勖麾下服役,歷經打小戰役也有十一二場,屢立戰功,如今將將三十二歲,已是四品的懷化將軍。
廣明殿東偏殿中燃著沉水香內侍們靠在一起昏昏欲睡,床上將將十六七歲的少年一動不動地躺著, 雙眼直直地看著帳頂, 好半日才幽幽地輕嘆了聲。
說來這少年的身份也很是尊貴,當今永興帝唯一的嫡子皇三子劉熙, 其母先敬賢皇后。要說敬賢皇后,敬賢:夙夜恭事曰敬;夙興夜寐曰敬;眾方克就曰敬;齊莊中正曰敬;廣直勤正曰敬;廉直勁正曰敬;難不忘君曰敬;受命不遷曰敬;畏天愛民曰敬;陳善閉邪曰敬;戒懼無違曰敬;小心恭事曰敬;戒慎幾微曰敬。仁義合道曰賢;寵至益戒曰賢;行義合道曰賢;明德有成曰賢;內治隆備曰賢;內德有成曰賢。只看諡號便知永興帝對這原配嫡妻可是敬重得很哩,是以她駕崩這些年也不曾提過立繼後, 這七八年來一直令萬貴妃代掌六宮。
旁的也就罷了,這位萬貴妃也是個賢惠的人,她那兒子劉燾比之劉熙還要大上兩歲,因著永興帝的長子不滿周歲就夭折了, 是以這劉燾倒好算庶長子, 為人也好說個禮賢下士,是以朝野中口碑倒比他這嫡出皇子強上些,且永興帝遲遲不肯立劉熙為太子,是以就有人猜測永興帝心上中意的是次子劉燾哩。
大殷朝有嫡立嫡?這有甚, 將萬貴妃冊做皇后也就是了,左右自敬賢皇后駕崩之後她便是後宮第一人。只消萬貴妃做得太后,那劉燾即嫡且長, 又有賢名,立他為太子豈不是理所當然?是以往劉燾面前奉承的人倒比往劉熙面前奉承的人更多些。
劉熙一翻身從床上坐了起來。他這一動作, 昏昏欲睡的內侍們頓時驚醒, 因知自家這個主子看著秀麗文雅,脾性實在算不得溫和, 看著他自家掀被下穿,只怕他著惱,一起擁了過來請罪。
劉熙將內侍們一個個看過,眼光忽然在跪在最後的那個內侍身上停了停,那個內侍年約二十五六歲,生得一張圓臉兒,垂眉斂目的,瞧著十分恭敬,劉熙心上一嘆,抬手朝了他一指,道是:「你是哪個?」
叫劉熙點名的內侍膝行著越眾而出,在劉熙面前跪了,叩首道:「奴婢陳奉。」劉熙想了想道:「從前未見過你,幾時來的?」陳奉回道:「回殿下,您養病時,貴妃娘娘道您身邊少人服侍,將奴婢撥了來。」劉熙眉頭略動一動,臉上禁不住有些兒驚異之色,轉而又點了頭道:「知道了,即來了,且用心些。」
陳奉本以為三皇子與萬貴妃母子們幾乎連面上的和氣也維持不住了,聽著自家是萬貴妃撥了來的,必不能與他好顏色,不想竟是輕輕帶過,心上十分驚訝,不禁將劉熙又瞧了眼。說來永興帝生得臉龐豐滿,龍睛鳳目,端是個人君模樣,不怒自威;劉熙卻是俊眉秀目,因著年紀且小,威儀就少,也怪不得他許多哩。
劉熙這裡梳洗罷了,就有宮人將早膳呈了上來,劉熙因看得其中有一道胭脂米熬的粥,上頭灑了些梅花冰糖,忽然就道:「糊塗東西!你們不知道」下頭的話到忽然就頓住了,揚起臉來將身周看了看,方嘆出一口氣,「撤了吧。」推開碗盞起身,直叫人取往外頭去的衣裳來。
內侍們瞧著劉熙連著早膳也不用,待要勸幾句,因看劉熙臉上陰晴不定,到底不敢開口。還是劉熙貼身的內侍昌盛取了件藍色青竹紋的袍子來與劉熙看了,待得劉熙首肯,方敢服侍著劉熙穿上,劉熙轉身便往外走,昌盛急急跟上,才到門前,就看著劉熙負手立在殿門前,原是劉燾正與劉熙走了個對臉兒。
要說劉熙生得不似永興帝,劉燾卻是與永興帝脫了個影一般,弟兄兩個對面而立,一個笑道:「三弟身子好了?不是做哥哥的說你,便是身子好了也該好生將養才是道理,別仗著年輕就胡作非為,到日後可是悔之不及。」
劉熙將手負在身後握了握拳,轉而放開時臉上也帶了笑容:「哥哥教導做弟弟的記著呢。哥哥來尋我,可是有事?我正要出宮去呢,哥哥可有甚要做弟弟的帶回來的?」
劉燾不意劉熙一反常態,眉頭一揚,又將劉熙從頭到腳掃過眼,看他病得這一場,人瘦得幾乎脫了形,兩腮凹陷,再叫身上藍衫一襯,倒像是才拔節的青竹一般,臉上笑了笑,往一邊退來兩步:「我想來瞧瞧你如何了,你即能起身,想來也無大礙的了。」劉熙也是一笑,與劉燾點了點頭,從他身邊走了過去,直叫劉燾對了他背影看了好一會。
又說劉熙出得宮,卻是在街上漫無目的地轉圈,只看得日頭漸漸地移到了頭頂,劉熙忽然站住腳。昌盛一直跟在劉熙身後,一聲也不敢出,看著他勒住馬也一般停下,忽然就聽劉熙咬牙道了聲:「劉熙,你忒膽怯!」
這話直叫低了頭的昌盛抬起頭來朝這劉熙瞥了眼,卻看劉熙面上似喜似怒,竟是不能分辨,因看劉熙一眼瞧來,忙又將頭低了下去,卻聽著劉熙問:「你知道三四歲的女孩兒喜歡甚嗎?」
昌盛先以為劉熙是要做個好哥哥的模樣來討永興帝喜歡,可轉念一想,宮中哪有三四歲的公主在,還不待他開出口來,就看劉熙已圈轉馬頭,往西南方向去了,只得跟上。
大殷朝的武將們大都聚居在城西的永寧街,懷化將軍沈如蘭的府邸也在那處。劉熙到懷化將軍府時,沈如蘭正陪著女兒做耍。 說來沈如蘭也算大殷朝的一個名將,從六品的振威校尉出身,曾在嚴勖麾下服役,歷經打小戰役也有十一二場,屢立戰功,如今將將三十二歲,已是四品的懷化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