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頁
不想兩家將將議定,正預備著換庚帖,宮中就傳出為越國長公主擇駙馬的消息,蔣廣祿就將蔣岱的名頭報了上去,只道未曾議親,這頭就放下了與劉家議婚的事。而景晟召見當日,蔣岱也格外裝束得出色,言談也灑落大方,是以叫景琰挑中。景晟雖覺蔣岱言談誇誇,不是個有實才的人,可又覺駙馬又無需才幹,只消懂事兒,能叫公主稱心如意也就罷了,也就點頭答應。
如今尚主旨意下了,蔣岱一面兒覺著娶了越國長公主,至少保得父子們三代平級襲爵,也算對得住祖先了,一面捨不得丹姐兒美貌溫柔,十分遺憾。轉念又道是:「便是公主,到底也是個女兒家,總是靦腆溫柔些。待得成了婚,再把苦衷告之,丹姐兒又不與公主爭搶嫡室名分,想來公主也不能容不下她。」
蔣岱自以為得計,背著父親依舊與丹姐兒書信來往,郭氏知而不禁不說,還幫著兒子一塊兒瞞著蔣廣祿。而穆氏那頭,劉太守一心要謀起復,當時肯把丹姐兒許與蔣岱也是為著蔣廣祿能為親家奔走一二,如今聽說蔣岱尚主,倒是更得了主意,以為只消丹姐兒籠絡住了蔣岱,再把公主奉承好了,還怕劉太守不能出頭們,是以不獨不攔著丹姐兒與蔣岱書信往來,更還暗中推波助瀾。
也是合該蔣家倒霉,那蔣岱本就是個喜好魏晉風度,目下無塵的,自得了尚主的旨意後更以駙馬自居,接人待物頗為矜傲。懂事些兒的,知道蔣岱不是個懂事人,也不與他計較,可這世上即有蔣岱,就有與蔣岱一樣的人,看著他這樣,怎麼能服氣,不免要挑蔣岱的錯處。
蔣岱與丹姐兒書信來往雖算不上頻密,可一兩個月總也有那麼封,且走的又是官道驛站,竟就招了人的眼,略一留意就查出與蔣岱書信來往的劉府,雖也算平涼伯府親眷,可前任劉太守的年紀都好做蔣岱的祖父,而劉太守雖也有一雙孿生子,可年紀且小,還不足十歲,也不是能與蔣岱交流的人,不免起疑。
也是蔣岱得罪人太深,即抓著紕漏用心一查,竟就查出了實情。不獨查出實情,連著書信也截留了一來一往兩封下來,送在了景晟面前。
景晟看著蔣岱如此膽大,自是沖沖大怒,他連著「外祖父」也能下手處置,何況個蔣岱。莫說如今不過是下了尚主的旨意,便是景琰已下降,景晟也能下手處置了蔣岱,總歸大殷朝的公主再嫁的也多了。
還是景寧勸道:「不若問問妹妹是個什麼章程。若是她當真喜歡那蔣岱,聖上一聲不啃地處置了,豈不是叫妹妹傷心?」景晟聽說,忍氣吞聲地將景琰叫來,把事與景琰說了,又將蔣岱與丹姐兒的來往書信與景琰看過。
景琰雖還未出嫁就有了公主的食邑封號,那時景淳景寧兩個哥哥不過是個光頭皇子。景琰看著十分受帝後嬌寵,可母后冷著她,景琰也是個聰明孩子,多有察覺,是以外頭看著赫赫揚揚長公主氣派,心中多少有些灰心,是以擇駙馬時,自覺著依著自家身份無需丈夫添彩,選個知情識趣,肯全心順從她的也就是了。不想這蔣岱大膽愚蠢若此,景琰即氣且恨,更增羞惱,連著從前叫阿嫮冷淡的怨氣一併勾了起來,都出在了蔣岱身上。
景晟見自家姐姐即無情了,也就放出手段來,先將宗正召來,把書信先與宗正看了,使宗先往蔣岱書房搜檢了回。也是蔣岱自以為情深,將與丹姐兒來往的書信都留著,連丹姐兒與他做的帕子、扇套,打的絡子都搜檢了出來,連著蔣岱書童的口供一併呈在御前。
至此,蔣家雖不好說欺瞞君父,可蔣岱言行不謹,欺辱公主是一定的,景晟便以蔣岱失德為由奪了他身上平涼伯世子的爵位又收回了前道賜婚的旨意。蔣廣祿接著旨意就知道,平涼伯這爵位傳到他這輩算是到頭了,氣得將蔣岱拉倒在地,親自拿板子打了一頓,郭氏要來回護,又叫蔣廣祿關在了自家房中。
景晟也是個促狹的,一頭收回了招蔣岱尚主的旨意,一頭使景淳往平涼伯府走了回,直道蔣岱即與丹姐兒如此情深,為人父母的怎好分拆鴛鴦,情願為蔣岱與丹姐兒做媒。到了這時,蔣廣祿哪裡敢說個不字,而劉太守方知自家妻子做了這等蠢事,自家再無起復之日,氣得無話可說,聽聞晉王做媒,雖知蔣岱不是良配,心灰之下也是一口答應了。
蔣岱與丹姐兒雖成了眷屬,可蔣岱因著丹姐兒丟了駙馬身份不說,連著世子位也飛了,再看丹姐兒哪裡是什麼解語花,分明是紅顏禍水;而丹姐兒再看失了世子身份的蔣岱也不過是個繡花枕頭,竟就成了一對怨偶,這是旁話,表過不提。
又說景琰險些上了蔣岱這個當,後頭再選駙馬時,先使人考教人品,後頭選中的駙馬是國子監的嫡次孫,年紀比景琰還小上三歲,雖說面貌算不得俊秀,可舉止斯文穩重,人品端方,待得婚後,與景琰算不得十分恩愛,卻也是彼此敬重,便是景琰婚後始終不曾有孕,駙馬也不著急反把溫言軟語來勸慰。
直到景琰三十歲上,終於得著一女,夫婦倆愛得什麼似的,是以乳名就喚做寶珠。景晟與景琰姐弟情分素來深厚,且寶珠生得外祖母阿嫮有五六分相像,是以格外得景晟青眼,在寶珠五歲時就封做了郡主,先賜號華清,十五歲上改封為永慶郡主,賜婚趙王,卻是景寧當年嘔血之後不曾好生調理,已然病故,由獨子劉勃平級襲了爵。這對兒夫婦,因是打小認識的表兄妹,也算得青梅竹馬,倒也你敬我愛,也好算一對兒神仙眷屬。
如今尚主旨意下了,蔣岱一面兒覺著娶了越國長公主,至少保得父子們三代平級襲爵,也算對得住祖先了,一面捨不得丹姐兒美貌溫柔,十分遺憾。轉念又道是:「便是公主,到底也是個女兒家,總是靦腆溫柔些。待得成了婚,再把苦衷告之,丹姐兒又不與公主爭搶嫡室名分,想來公主也不能容不下她。」
蔣岱自以為得計,背著父親依舊與丹姐兒書信來往,郭氏知而不禁不說,還幫著兒子一塊兒瞞著蔣廣祿。而穆氏那頭,劉太守一心要謀起復,當時肯把丹姐兒許與蔣岱也是為著蔣廣祿能為親家奔走一二,如今聽說蔣岱尚主,倒是更得了主意,以為只消丹姐兒籠絡住了蔣岱,再把公主奉承好了,還怕劉太守不能出頭們,是以不獨不攔著丹姐兒與蔣岱書信往來,更還暗中推波助瀾。
也是合該蔣家倒霉,那蔣岱本就是個喜好魏晉風度,目下無塵的,自得了尚主的旨意後更以駙馬自居,接人待物頗為矜傲。懂事些兒的,知道蔣岱不是個懂事人,也不與他計較,可這世上即有蔣岱,就有與蔣岱一樣的人,看著他這樣,怎麼能服氣,不免要挑蔣岱的錯處。
蔣岱與丹姐兒書信來往雖算不上頻密,可一兩個月總也有那麼封,且走的又是官道驛站,竟就招了人的眼,略一留意就查出與蔣岱書信來往的劉府,雖也算平涼伯府親眷,可前任劉太守的年紀都好做蔣岱的祖父,而劉太守雖也有一雙孿生子,可年紀且小,還不足十歲,也不是能與蔣岱交流的人,不免起疑。
也是蔣岱得罪人太深,即抓著紕漏用心一查,竟就查出了實情。不獨查出實情,連著書信也截留了一來一往兩封下來,送在了景晟面前。
景晟看著蔣岱如此膽大,自是沖沖大怒,他連著「外祖父」也能下手處置,何況個蔣岱。莫說如今不過是下了尚主的旨意,便是景琰已下降,景晟也能下手處置了蔣岱,總歸大殷朝的公主再嫁的也多了。
還是景寧勸道:「不若問問妹妹是個什麼章程。若是她當真喜歡那蔣岱,聖上一聲不啃地處置了,豈不是叫妹妹傷心?」景晟聽說,忍氣吞聲地將景琰叫來,把事與景琰說了,又將蔣岱與丹姐兒的來往書信與景琰看過。
景琰雖還未出嫁就有了公主的食邑封號,那時景淳景寧兩個哥哥不過是個光頭皇子。景琰看著十分受帝後嬌寵,可母后冷著她,景琰也是個聰明孩子,多有察覺,是以外頭看著赫赫揚揚長公主氣派,心中多少有些灰心,是以擇駙馬時,自覺著依著自家身份無需丈夫添彩,選個知情識趣,肯全心順從她的也就是了。不想這蔣岱大膽愚蠢若此,景琰即氣且恨,更增羞惱,連著從前叫阿嫮冷淡的怨氣一併勾了起來,都出在了蔣岱身上。
景晟見自家姐姐即無情了,也就放出手段來,先將宗正召來,把書信先與宗正看了,使宗先往蔣岱書房搜檢了回。也是蔣岱自以為情深,將與丹姐兒來往的書信都留著,連丹姐兒與他做的帕子、扇套,打的絡子都搜檢了出來,連著蔣岱書童的口供一併呈在御前。
至此,蔣家雖不好說欺瞞君父,可蔣岱言行不謹,欺辱公主是一定的,景晟便以蔣岱失德為由奪了他身上平涼伯世子的爵位又收回了前道賜婚的旨意。蔣廣祿接著旨意就知道,平涼伯這爵位傳到他這輩算是到頭了,氣得將蔣岱拉倒在地,親自拿板子打了一頓,郭氏要來回護,又叫蔣廣祿關在了自家房中。
景晟也是個促狹的,一頭收回了招蔣岱尚主的旨意,一頭使景淳往平涼伯府走了回,直道蔣岱即與丹姐兒如此情深,為人父母的怎好分拆鴛鴦,情願為蔣岱與丹姐兒做媒。到了這時,蔣廣祿哪裡敢說個不字,而劉太守方知自家妻子做了這等蠢事,自家再無起復之日,氣得無話可說,聽聞晉王做媒,雖知蔣岱不是良配,心灰之下也是一口答應了。
蔣岱與丹姐兒雖成了眷屬,可蔣岱因著丹姐兒丟了駙馬身份不說,連著世子位也飛了,再看丹姐兒哪裡是什麼解語花,分明是紅顏禍水;而丹姐兒再看失了世子身份的蔣岱也不過是個繡花枕頭,竟就成了一對怨偶,這是旁話,表過不提。
又說景琰險些上了蔣岱這個當,後頭再選駙馬時,先使人考教人品,後頭選中的駙馬是國子監的嫡次孫,年紀比景琰還小上三歲,雖說面貌算不得俊秀,可舉止斯文穩重,人品端方,待得婚後,與景琰算不得十分恩愛,卻也是彼此敬重,便是景琰婚後始終不曾有孕,駙馬也不著急反把溫言軟語來勸慰。
直到景琰三十歲上,終於得著一女,夫婦倆愛得什麼似的,是以乳名就喚做寶珠。景晟與景琰姐弟情分素來深厚,且寶珠生得外祖母阿嫮有五六分相像,是以格外得景晟青眼,在寶珠五歲時就封做了郡主,先賜號華清,十五歲上改封為永慶郡主,賜婚趙王,卻是景寧當年嘔血之後不曾好生調理,已然病故,由獨子劉勃平級襲了爵。這對兒夫婦,因是打小認識的表兄妹,也算得青梅竹馬,倒也你敬我愛,也好算一對兒神仙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