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頁
一時退朝,景晟回在後殿,自有內侍們奉上茶來,景晟卻是擺手不用,手中將支湘筆轉來轉去,仿佛在等著甚,不過片刻,果然殿外有腳步響,如意躡手躡腳地進來,與景晟道:「聖上,太后娘娘請您立刻過去呢。」
景晟將頭抬了起來,臉上竟是一笑:「知道了。」又向書案左側一點,「帶上。」如意忙上前將厚厚一疊子案卷抱起,跟在景晟身後出了殿門。
皇帝鑾駕在宮中逶迤前行,越近椒房殿景晟心上跳得越是厲害,口中也隱約有些兒苦澀滋味,擱在扶手上的雙手握了一手的汗,臉上卻是一絲顏色不露。
片刻鑾駕來在椒房殿,景晟下輿,抬頭將椒房殿上懸掛的匾額瞧了眼,與如意道:「跟上。」抬腳便往椒房殿走去,一路上內侍們紛紛跪下拜見,景晟抿了唇一聲兒也不出。才進得殿門,就著珊瑚領了宮人們來見,景晟把手向門外一指道是:「出去。」
珊瑚哪裡想得到景晟進殿來不先給太后請安,反將自家這些人都攆出去,也是在乾元帝時就養成的習慣,珊瑚回看了阿嫮一眼,卻聽得景晟勃然大怒道:「與朕滾出去!」
鳳座上的阿嫮聽著景晟這句,不由得將後背挺直了,雙眼在景晟面上轉了圈,對了珊瑚點了點頭,珊瑚這才率人退出。不想景晟又道:「你看著,叫他們離著大殿兩丈遠,若有無旨靠近者,送去宮正司。」這句是與如意說的,如意聽著景晟語帶冰霜,哪裡敢抬頭,更不敢瞧一眼阿嫮,低頭將懷中抱著的卷宗擱在一旁,趨步退了出去,走出門時還順手將殿門帶上。
阿嫮看著人走光了,換了個坐姿,向景晟道:「聖上好大威風。」景晟不答,只走在阿嫮面前,撩袍跪地:「母后,兒臣今日已替嚴勖昭雪了,您可滿意?」阿嫮抬手指了景晟,雪白的指尖微微發抖:「你這也算昭雪?」
景晟聽著阿嫮這句,索性跪坐了,抬頭看著自家母后,眼中也有些亮光閃爍:「母后,您是大殷朝的太后哩,您是兒子的娘哩,您不替兒子想一想麼?您不為大殷朝列祖列祖子孫後代想一想麼?」
阿嫮哼了聲:「梁朝孝武皇帝也曾屈殺潘丞相,臨死知道謬誤,下了罪己詔。便是梁朝覆滅,如今的人提起孝武皇帝來哪個不稱頌他是明君哩!」
景晟嘆氣道:「也是孝武皇帝心太急,才踐祚就要削減叔伯們封地,險些兒逼反了藩王,不得不將奏請削藩的潘相拋出以平眾怒,到孝武皇帝晚年,諸藩都已平定,與潘相昭雪也是應該的。嚴勖不同哩。」
阿嫮指了景晟道:「你念了史,就是為了堵為娘的麼?!你真當我不知軍事嗎?朝廷要賞功罰過,軍中也是一樣。你即道嚴勖統軍殘暴不仁,如何他的部署時隔四十餘年還要替他鳴冤!你與我說來!」
景晟起身將如意擱在一旁的案卷抱了來,放在阿嫮腳前,自家拿了第一本,緩緩念與阿嫮聽,卻是當時的甘肅總督參嚴勖與他平級卻令他跪接。景晟念罷又與阿嫮道:「娘,這是輕慢大臣。」阿嫮冷笑道:「你又來哄我!這是嚴勖當年征西,文皇帝命他總攬一切事務,有現行後奏之權。你也是念過書,受過太師太傅教導的,你來告訴我,何謂總攬一切事務,現行後奏。」
景晟聽說,閉了閉眼,原要取第二本卷宗的手縮了回來,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來,輕聲道:「娘哩,您知道兒子為甚叫人都滾出去,不許靠近麼?這是兒子有話要問您呀。您要兒子替沈如蘭昭雪,兒子以為您心善,便要使父皇英名有玷,兒子也從了您。而後您為著嚴勖,您又與兒子哭,娘,您這都是為了甚?」
阿嫮聽景晟問得這幾句,口唇微微顫抖,將臉轉了過去:「這兩人是冤枉的哩。」景晟點頭道:「兒子前些日子問您,兒子只能做到這樣,您還記得麼?」阿嫮又將臉轉了回來,看著盤膝坐在面前的景晟,這才驚覺景晟臉上滿是淚水。
到底母子情分在這裡,景晟自幼又是極少哭的,看他這樣,阿嫮哪能一絲不動情,起了身拿了帕子正要給景晟拭淚,卻叫景晟將手握住了:「娘哩,為了不相干的的人,您一回回的逼兒子。從前的事就罷了,如今我才命人下布告,您立時就宣兒子來,您是為了夸兒子做事周到,一面替嚴勖張目,一面又保全了父祖的顏面嗎?」
阿嫮聽在這裡用力將手抽了回去,回到鳳座上坐了,再看向景晟時,臉上再無戚容:「好兒子,你還有甚要問的?」
景晟低頭想了想,臉上露些悲容:「娘,您兒時都在甘露庵寄居,直至十四歲才回了謝家,哪個教導您您史事軍事的?兒子想不起父皇有提過,您的椒房殿中,可是一本這樣的書也無有哩,您是想與兒子說,您這些見識是在甘露庵學的罷。」
阿嫮只冷了臉道:「我與你父皇房中說的話,也要告訴你知道嗎?」
景晟哈地一聲:「娘,兒子不是孩子了。若當真有沈如蘭的冤魂,冤有頭債有主,如何從前李庶人住這椒房殿時他不來尋她,倒要尋娘您呢?若當真是沈如蘭的鬼魂,他即能在高鴻與宋朗面前現身,如何李源下在大牢時,不去尋他報仇,索了他性命,再一塊到閻君面前申冤。娘,您告訴兒子呀。」
阿嫮不想自家兒子聰明至此,竟是看出紕漏來,雙手都在發抖,白了臉道:「人做了鬼,行事糊塗些也是有的,我如何知道?!」景晟又是一笑,眼中撲簌簌落下淚:「娘哩,兒子一直有疑問,兒子本不願想,也不敢想,可是您不疼兒子哩,逼得兒子不得不想。」阿嫮頓時大怒,指了景晟道:「無有我,哪有你!你還與我來說這些!這樣逼問親娘,也是你做兒子的道理嗎?這樣逼問太后,也是你做皇帝的道理嗎?!」
景晟將頭抬了起來,臉上竟是一笑:「知道了。」又向書案左側一點,「帶上。」如意忙上前將厚厚一疊子案卷抱起,跟在景晟身後出了殿門。
皇帝鑾駕在宮中逶迤前行,越近椒房殿景晟心上跳得越是厲害,口中也隱約有些兒苦澀滋味,擱在扶手上的雙手握了一手的汗,臉上卻是一絲顏色不露。
片刻鑾駕來在椒房殿,景晟下輿,抬頭將椒房殿上懸掛的匾額瞧了眼,與如意道:「跟上。」抬腳便往椒房殿走去,一路上內侍們紛紛跪下拜見,景晟抿了唇一聲兒也不出。才進得殿門,就著珊瑚領了宮人們來見,景晟把手向門外一指道是:「出去。」
珊瑚哪裡想得到景晟進殿來不先給太后請安,反將自家這些人都攆出去,也是在乾元帝時就養成的習慣,珊瑚回看了阿嫮一眼,卻聽得景晟勃然大怒道:「與朕滾出去!」
鳳座上的阿嫮聽著景晟這句,不由得將後背挺直了,雙眼在景晟面上轉了圈,對了珊瑚點了點頭,珊瑚這才率人退出。不想景晟又道:「你看著,叫他們離著大殿兩丈遠,若有無旨靠近者,送去宮正司。」這句是與如意說的,如意聽著景晟語帶冰霜,哪裡敢抬頭,更不敢瞧一眼阿嫮,低頭將懷中抱著的卷宗擱在一旁,趨步退了出去,走出門時還順手將殿門帶上。
阿嫮看著人走光了,換了個坐姿,向景晟道:「聖上好大威風。」景晟不答,只走在阿嫮面前,撩袍跪地:「母后,兒臣今日已替嚴勖昭雪了,您可滿意?」阿嫮抬手指了景晟,雪白的指尖微微發抖:「你這也算昭雪?」
景晟聽著阿嫮這句,索性跪坐了,抬頭看著自家母后,眼中也有些亮光閃爍:「母后,您是大殷朝的太后哩,您是兒子的娘哩,您不替兒子想一想麼?您不為大殷朝列祖列祖子孫後代想一想麼?」
阿嫮哼了聲:「梁朝孝武皇帝也曾屈殺潘丞相,臨死知道謬誤,下了罪己詔。便是梁朝覆滅,如今的人提起孝武皇帝來哪個不稱頌他是明君哩!」
景晟嘆氣道:「也是孝武皇帝心太急,才踐祚就要削減叔伯們封地,險些兒逼反了藩王,不得不將奏請削藩的潘相拋出以平眾怒,到孝武皇帝晚年,諸藩都已平定,與潘相昭雪也是應該的。嚴勖不同哩。」
阿嫮指了景晟道:「你念了史,就是為了堵為娘的麼?!你真當我不知軍事嗎?朝廷要賞功罰過,軍中也是一樣。你即道嚴勖統軍殘暴不仁,如何他的部署時隔四十餘年還要替他鳴冤!你與我說來!」
景晟起身將如意擱在一旁的案卷抱了來,放在阿嫮腳前,自家拿了第一本,緩緩念與阿嫮聽,卻是當時的甘肅總督參嚴勖與他平級卻令他跪接。景晟念罷又與阿嫮道:「娘,這是輕慢大臣。」阿嫮冷笑道:「你又來哄我!這是嚴勖當年征西,文皇帝命他總攬一切事務,有現行後奏之權。你也是念過書,受過太師太傅教導的,你來告訴我,何謂總攬一切事務,現行後奏。」
景晟聽說,閉了閉眼,原要取第二本卷宗的手縮了回來,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來,輕聲道:「娘哩,您知道兒子為甚叫人都滾出去,不許靠近麼?這是兒子有話要問您呀。您要兒子替沈如蘭昭雪,兒子以為您心善,便要使父皇英名有玷,兒子也從了您。而後您為著嚴勖,您又與兒子哭,娘,您這都是為了甚?」
阿嫮聽景晟問得這幾句,口唇微微顫抖,將臉轉了過去:「這兩人是冤枉的哩。」景晟點頭道:「兒子前些日子問您,兒子只能做到這樣,您還記得麼?」阿嫮又將臉轉了回來,看著盤膝坐在面前的景晟,這才驚覺景晟臉上滿是淚水。
到底母子情分在這裡,景晟自幼又是極少哭的,看他這樣,阿嫮哪能一絲不動情,起了身拿了帕子正要給景晟拭淚,卻叫景晟將手握住了:「娘哩,為了不相干的的人,您一回回的逼兒子。從前的事就罷了,如今我才命人下布告,您立時就宣兒子來,您是為了夸兒子做事周到,一面替嚴勖張目,一面又保全了父祖的顏面嗎?」
阿嫮聽在這裡用力將手抽了回去,回到鳳座上坐了,再看向景晟時,臉上再無戚容:「好兒子,你還有甚要問的?」
景晟低頭想了想,臉上露些悲容:「娘,您兒時都在甘露庵寄居,直至十四歲才回了謝家,哪個教導您您史事軍事的?兒子想不起父皇有提過,您的椒房殿中,可是一本這樣的書也無有哩,您是想與兒子說,您這些見識是在甘露庵學的罷。」
阿嫮只冷了臉道:「我與你父皇房中說的話,也要告訴你知道嗎?」
景晟哈地一聲:「娘,兒子不是孩子了。若當真有沈如蘭的冤魂,冤有頭債有主,如何從前李庶人住這椒房殿時他不來尋她,倒要尋娘您呢?若當真是沈如蘭的鬼魂,他即能在高鴻與宋朗面前現身,如何李源下在大牢時,不去尋他報仇,索了他性命,再一塊到閻君面前申冤。娘,您告訴兒子呀。」
阿嫮不想自家兒子聰明至此,竟是看出紕漏來,雙手都在發抖,白了臉道:「人做了鬼,行事糊塗些也是有的,我如何知道?!」景晟又是一笑,眼中撲簌簌落下淚:「娘哩,兒子一直有疑問,兒子本不願想,也不敢想,可是您不疼兒子哩,逼得兒子不得不想。」阿嫮頓時大怒,指了景晟道:「無有我,哪有你!你還與我來說這些!這樣逼問親娘,也是你做兒子的道理嗎?這樣逼問太后,也是你做皇帝的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