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邢寶山猶豫了一下,還是說了:「我們原來的技術參考了日本的電腦縫紉機技術,當時我們沒有意識到,沒在國內申請專利。今年那家日本公司在中國遞交了專利申請並獲得了授權。現在在跟我們打官司,要求我們巨額賠償,而且還提出了巨額的專利費,每賣一台機器,就要給他們一筆費用。」

  遠夏明白過來,這個專利技術,是受專利申請國的法律保護的,比如美國的某項技術在日本沒有申請專利,而被日本人搶先申請了,那麼這項專利在日本使用,美國公司就無權索要專利費。

  所以國際上通用的做法是,一旦發明新技術,除了在本國申請專利,還要向其他國家遞交申請,如果獲得授權,他國的人便不能侵犯專利,使用專利必須要獲得專利擁有者的同意,並且繳納一定的專利費。

  這就是先發國家的技術優勢,提前將技術申請了專利,後來者如果沒法繞開這個專利技術,就只能乖乖交專利費。

  遠夏一直很注意這點,在94年我國加入《專利合作條約》之後就更為注重了,一旦研發部門有新的技術突破,他都會趕緊安排專利申請,他可不想在專利上跟人打官司。

  遠夏說:「這就是你們自己疏忽的地方了。不過你們為什麼不乾脆跟他們合作?反正罰款也交了,以後就繼續交專利費吧。你要是用我們的技術,依然要一大筆技術轉讓費,我們也是要收專利費的。」

  邢寶山嘆了口氣:「我們也不是沒考慮過,但是太被動了,他們說是什麼就是什麼。我們想乾脆不再用對方的技術,罰款是不可能交的,官司我們會跟他們一直打下去,反正今年五月之前生產的產品他們也無權向我們索取專利費。我們老總的意思是,如果非要出這筆錢,我寧願讓中國人賺,也不給日本人賺,所以才想來跟你們買技術。」

  遠夏皺起眉頭,這就不僅僅屬於技術之爭了,他說:「這件事我現在沒法給你答覆,我們公司還需要開會研討一下。」

  邢寶山說:「這是應該的,我們就在越城等你們的答覆。這是我的名片,請遠總一有結果,便給我打電話。」

  遠夏略有些吃驚,這麼著急嗎?他點頭:「好,最遲兩天給您答覆。」

  送走客人,遠夏給屈文淵打了個電話,問他什麼時間有空,有事需要他來一趟廠里,屈文淵說下午就有空。

  掛斷電話,遠夏叫來秘書:「通知梁總和各部門主管,下午兩點在會議室開會。對了,讓財務部的陶陽跟你一起來做會議記錄。」

  「好。」秘書滿口答應。

  遠夏又給郁行一發了個簡訊息,跟他說起了標準買技術的事,如果下午有空,也過來公司一起開個會,郁行一回信息:「我中午就過來,等我一起吃午飯。」

  郁行一的機械製圖課是專業課,課程通常都排在上午,下午時間都是他自己安排,只要學校沒安排,他時間都比較自由。

  郁行一和屈文淵都是下了課就過來了,三人一起吃午飯,順便討論了一下賣技術的事。

  遠夏說:「文淵,技術是你研發的,現在要轉讓技術,你的意見是什麼?」

  屈文淵愣了一下:「我不清楚啊,我就是研發技術的。轉不轉在你,哥,你說能轉咱們就轉讓。」

  遠夏點頭:「好,那我認為可以轉讓,正好可以換一筆錢來修廠房和職工公寓樓。你們覺得呢?」

  郁行一聞言笑了起來,點頭說:「我認為可以。」

  新廠區和公寓樓本來早就準備要修了,只是因為長臂挖掘機出故障退貨,不得不改變原計劃。加上前兩年合資品牌搶占市場,機械銷量一直不太好,缺錢,就沒弄。

  下午開會的時候,先總結匯報最近的工作情況,包括跟五局簽合同、廣交會的情況、銀行向工程機械車發放貸款的消息、公司打算在各省設立特約經銷點的計劃,聽起來都是一切向好的消息,大家都很輕鬆。

  最後遠夏才談到電腦縫紉機技術轉讓問題,遠夏介紹完情況,說:「事情大致就是這樣,大家說說自己的看法。」

  秦林問:「遠工,我們自己的縫紉機還做嗎?」

  遠夏說:「當然還是要繼續做的,只是轉讓技術給他們而已。」

  秦林點頭:「哦,就跟以前和立人、飛蝶合作一樣吧。」

  「對。」

  高琴說:「那不就等同於給我們自己樹立了一個競爭對手了?兩家的技術完全一樣,那就只能進價格競爭了。」

  郁行一說:「也並非完全一樣,我們只是轉讓一種技術,我們還是可以繼續進行技術更新的。並不會把後續研發的技術也轉讓出去。」

  屈文淵點頭:「對,至於他們以後怎麼發展,就看他們的造化了。也許比我們更好,也許趕不上我們。」

  鄭工說:「我認為可以,因為標準如果不用我們的技術,還是會用日本的技術,專利費讓日本人賺了而已。」

  ……

  大家暢所欲言,持支持和反對意見的都有。

  最後遠夏說:「我傾向於轉讓技術。就像鄭工說的那樣,我們如果不轉讓技術給標準,他們還會繼續用日本的技術。咱們不如自己賺了這個錢,不叫日本人賺。將來如果標準比我們發展得更好,那也說明把咱們國產的技術發揚光大了,總比他們將日本的技術發揚光大好。從大方面來說,我們不吃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