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頁
只是近些年,荊楚水寇愈發囂張兇狠,最張狂的時候,曾經截殺過一隊商旅,無一人生還,那時候江面都被染成了血紅色。狄青一路派人打聽過來,臉色就愈發難看。
竟不知,大宋境內,還有這等窮凶極惡之徒。
「將軍,前面便是水寇最常出沒的萍鄉了。」
萍鄉幾十年前,還是個富庶的小漁村,可現在能搬走的百姓,早就逃命去了,留下來的,要不就是早已併入了水寇,要麼就是被強留下來的婦孺老幼,聽聞官府也曾派遣軍隊過來剿匪,可這些水寇雞賊得很,一見軍隊就上船逃跑,若是見逃不過,便一個個挾持婦孺,仗著士兵不敢大開殺戒,堂而皇之地挾人離開。
「暫且按兵不動,找個人去探探有多少人,又有多少船隻,若是可以,一把火燒了,就像咱們燒西夏糧草那樣,聽到沒有?」
狄青一發號施令,底下親兵一個個都來了精神,他娘的,總算是能有點事情搞搞了。
「將軍,我去!」
「我也願往!」
「我也是!」
顯而易見是在京郊大營給憋壞了,要知道他們從前可都是跟著狄青在西夏戰場上出生入死的,練的一身的好本領,對付一群水寇,說是大材小用,那都是輕的。
狄青真是眼不見為淨,乾脆讓屬下自己決定人選,自己則另找了人去探襄陽府的消息。
也不知道五爺他們,進展如何了,若是用不上黎兄這道錦囊,倒還省事了。
狄青一邊思索,一遍研究荊楚一帶的地形圖,他雖然戰功赫赫,倒沒有打過水仗,如今有機會,自然是要好好布置一番的,若是逃了一個水寇,他都覺得沒臉回京。
黎兄可是說了,若他凱旋而歸,就在巽羽樓親自烤一隻秘制烤全羊慶賀他歸來。
唔,倒也不是饞那一口肉,而是這水寇必須拿下。
狄青托著腮想著,便聽親兵在外求見。
「大人,派去探路的人回來了。」
「速速叫他進來。」
去水寇萍鄉那邊探路的人叫李大力,天生力氣大得異於常人,故而有此名。他見到狄青,行禮後便將水寇那邊的情況一一道來。
行軍打仗,知己知彼,別看李大力看著是個粗人,做起斥候來,卻也是有條有理的。
「水寇戰力,約莫三百餘人,但萍鄉內,還有不少老弱婦孺。」
「萍鄉之後的潘水河內,停了十艘小船,並一艘大船,船上有人日夜守衛,屬下並不好接近,以免打草驚蛇。」
「再有,這些人兵器十分統一,方才我仔細觀察過,連鑄造的印記都一樣,應該是出自同一批貨,像是定製的兵刃。」
狄青做過邊關大將軍,哪裡不懂李大力這話的意思:「你當真看清楚了?」
「看得清清楚楚,將軍,這我是絕對不會看錯的。」
兵器形制,他在邊關不知道摸過多少戰斧刀矛,一過手就知道是什麼貨,像是這種自髮結成的水寇,一般來說,手裡能有把刀,已是很不錯了。
李大力從前也跟著將軍剿過匪,那些個山匪用的兵器,多是形制不一,有些都起了豁口還捨不得丟棄,這些水寇倒好,兵器統一,還都是好貨。
這他娘的是劫了哪家的兵器糧草嗎?用具可比他們將士還要來得好。
「那這些人呢,可有行伍的痕跡?」
「這個倒是沒有,這些水寇確實武功複雜,且多是野路子,不像是經過訓練所成。」
一群野路子,卻有著不輸於軍隊的兵刃配備?狄青回京後一直呆在樞密院,朝中軍餉他摸了個清楚,未曾有過被打劫的軍餉。
也就是說,這批兵刃不是出自朝廷,那麼……從何而來?
狄青立刻意識到,這些水寇能變得這麼狂,應該是與這批軍備有關,畢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這麼好的刀,就是個普通人,都能上手殺人了。
更何況,還是一群手上有人命的亡命之徒了。
「再去探,必要時候,擄一個水寇過來,問問他這批兵刃從何而來。」
那感情好啊,李大力哪有不答應的,當即就應下,找了小夥伴摸著黑去萍鄉抓人了。哎嘿,抓哪個好呢?
要不,就白日裡臉上長個大痦子的那個吧,聽說是什麼寨主夫人的弟弟,一看就是又菜又惜命那種。
夜色深深,李大力帶人摸進了萍鄉,很快就找到了大痦子的屋舍。
很顯然,大痦子在水寇中人緣也不好,他們都沒費多少功夫,就直接把人敲暈帶走,只是還沒搜出去,便聽得隔壁屋檐上,傳來了輕盈的腳步聲。
「噓,有人。」
來人身形飄盈,很快就從屋檐上下來,敲了兩下窗戶後,窗戶就從裡面打開,將人恭敬地迎了進去。
「這人——」看著像是行伍出身啊。
李大力立刻意識到,這或許就是將軍想要的訊息,當即就帶著人過去聽牆角了。而這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啊。
等到天蒙蒙亮,李大力等人帶著大痦子回到營地,那表情叫一個精彩啊。
「將軍,您是不知道啊,這世上竟有這等巧事!」
狄青有些疑惑道:「什麼巧事?」
「這些個荊楚水寇,確實不是行伍出身,但那水寇頭子,卻是襄陽王的人!今日我帶人去再探消息,正巧碰上襄陽王的信使過來送信,我聽得真真的,錯不了!」
竟不知,大宋境內,還有這等窮凶極惡之徒。
「將軍,前面便是水寇最常出沒的萍鄉了。」
萍鄉幾十年前,還是個富庶的小漁村,可現在能搬走的百姓,早就逃命去了,留下來的,要不就是早已併入了水寇,要麼就是被強留下來的婦孺老幼,聽聞官府也曾派遣軍隊過來剿匪,可這些水寇雞賊得很,一見軍隊就上船逃跑,若是見逃不過,便一個個挾持婦孺,仗著士兵不敢大開殺戒,堂而皇之地挾人離開。
「暫且按兵不動,找個人去探探有多少人,又有多少船隻,若是可以,一把火燒了,就像咱們燒西夏糧草那樣,聽到沒有?」
狄青一發號施令,底下親兵一個個都來了精神,他娘的,總算是能有點事情搞搞了。
「將軍,我去!」
「我也願往!」
「我也是!」
顯而易見是在京郊大營給憋壞了,要知道他們從前可都是跟著狄青在西夏戰場上出生入死的,練的一身的好本領,對付一群水寇,說是大材小用,那都是輕的。
狄青真是眼不見為淨,乾脆讓屬下自己決定人選,自己則另找了人去探襄陽府的消息。
也不知道五爺他們,進展如何了,若是用不上黎兄這道錦囊,倒還省事了。
狄青一邊思索,一遍研究荊楚一帶的地形圖,他雖然戰功赫赫,倒沒有打過水仗,如今有機會,自然是要好好布置一番的,若是逃了一個水寇,他都覺得沒臉回京。
黎兄可是說了,若他凱旋而歸,就在巽羽樓親自烤一隻秘制烤全羊慶賀他歸來。
唔,倒也不是饞那一口肉,而是這水寇必須拿下。
狄青托著腮想著,便聽親兵在外求見。
「大人,派去探路的人回來了。」
「速速叫他進來。」
去水寇萍鄉那邊探路的人叫李大力,天生力氣大得異於常人,故而有此名。他見到狄青,行禮後便將水寇那邊的情況一一道來。
行軍打仗,知己知彼,別看李大力看著是個粗人,做起斥候來,卻也是有條有理的。
「水寇戰力,約莫三百餘人,但萍鄉內,還有不少老弱婦孺。」
「萍鄉之後的潘水河內,停了十艘小船,並一艘大船,船上有人日夜守衛,屬下並不好接近,以免打草驚蛇。」
「再有,這些人兵器十分統一,方才我仔細觀察過,連鑄造的印記都一樣,應該是出自同一批貨,像是定製的兵刃。」
狄青做過邊關大將軍,哪裡不懂李大力這話的意思:「你當真看清楚了?」
「看得清清楚楚,將軍,這我是絕對不會看錯的。」
兵器形制,他在邊關不知道摸過多少戰斧刀矛,一過手就知道是什麼貨,像是這種自髮結成的水寇,一般來說,手裡能有把刀,已是很不錯了。
李大力從前也跟著將軍剿過匪,那些個山匪用的兵器,多是形制不一,有些都起了豁口還捨不得丟棄,這些水寇倒好,兵器統一,還都是好貨。
這他娘的是劫了哪家的兵器糧草嗎?用具可比他們將士還要來得好。
「那這些人呢,可有行伍的痕跡?」
「這個倒是沒有,這些水寇確實武功複雜,且多是野路子,不像是經過訓練所成。」
一群野路子,卻有著不輸於軍隊的兵刃配備?狄青回京後一直呆在樞密院,朝中軍餉他摸了個清楚,未曾有過被打劫的軍餉。
也就是說,這批兵刃不是出自朝廷,那麼……從何而來?
狄青立刻意識到,這些水寇能變得這麼狂,應該是與這批軍備有關,畢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這麼好的刀,就是個普通人,都能上手殺人了。
更何況,還是一群手上有人命的亡命之徒了。
「再去探,必要時候,擄一個水寇過來,問問他這批兵刃從何而來。」
那感情好啊,李大力哪有不答應的,當即就應下,找了小夥伴摸著黑去萍鄉抓人了。哎嘿,抓哪個好呢?
要不,就白日裡臉上長個大痦子的那個吧,聽說是什麼寨主夫人的弟弟,一看就是又菜又惜命那種。
夜色深深,李大力帶人摸進了萍鄉,很快就找到了大痦子的屋舍。
很顯然,大痦子在水寇中人緣也不好,他們都沒費多少功夫,就直接把人敲暈帶走,只是還沒搜出去,便聽得隔壁屋檐上,傳來了輕盈的腳步聲。
「噓,有人。」
來人身形飄盈,很快就從屋檐上下來,敲了兩下窗戶後,窗戶就從裡面打開,將人恭敬地迎了進去。
「這人——」看著像是行伍出身啊。
李大力立刻意識到,這或許就是將軍想要的訊息,當即就帶著人過去聽牆角了。而這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啊。
等到天蒙蒙亮,李大力等人帶著大痦子回到營地,那表情叫一個精彩啊。
「將軍,您是不知道啊,這世上竟有這等巧事!」
狄青有些疑惑道:「什麼巧事?」
「這些個荊楚水寇,確實不是行伍出身,但那水寇頭子,卻是襄陽王的人!今日我帶人去再探消息,正巧碰上襄陽王的信使過來送信,我聽得真真的,錯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