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包拯!這是包拯!

  「下官包拯,參見襄陽王。」

  「你,大膽!本王府邸,也是你們他敢硬闖的!」襄陽王一臉色厲內荏道。

  包公見襄陽王一身酒氣,滿面潮紅,哪裡有半分受傷的模樣,當即道:「四日前,王爺遞摺子入京,官家心憂王爺傷勢,特命下官前來探望,這位是太醫院的李太醫,可如今看來,王爺已然大好,下官斗膽,敢問王爺到底傷在何處?」

  「你——」襄陽王一時沒了主意,當時裝病裝得痛快,卻沒想到這包拯來得這麼快,汴京城那般繁華,又是正月里,吃風趕路來他這邊做什麼?!

  他下意識尋找先生,卻忽然想起先生被他打發去文房整理文書去了。

  「王爺,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嗎?」包公這話,可以稱得上是咄咄逼人,見襄陽王還沒有動靜,便直接道,「既是如此,請王爺讓李太醫一診。」

  「大膽!本王金尊玉貴,受了傷就是受了傷,我難道還會欺瞞陛下不成?」

  五爺站在後面,看著這什麼狗王爺吠吠,好傢夥,這口才基本就告別造反了吧,感覺還沒他嘴皮子利索呢。

  包公便又道:「王爺這是不願配合的意思嗎?」

  「你待如何?」

  包公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禮,然後道:「請王爺恕罪,但下官職責所在,得罪了。」

  竟是要直接動強!

  「你敢!包拯,你就是個官,本王乃是天子親封的王爺,我看你今天是不想活著走出這王府了!」

  襄陽王有些慌了,但……包拯,自然是真敢做的。

  其他的大臣,恐怕會忌憚於襄陽王的身份地位,但包公從來是對事不對人的,換句話說,只要犯了法,天子與庶民同罪。

  既然襄陽王假意稱病、抗旨不尊,便是欺君之罪,這罪名可大可小,他如今手執尚方寶劍,自然是要快刀斬下去。

  若叫這襄陽王反應過來,難免要反殺他一擊,便又是耽誤時機。

  而李太醫呢,不愧是太醫署推選出來的,那叫一個臨危不懼,見襄陽王被控制住後,他拿著脈枕就直接上手把脈了。

  「王爺脈象平和,也無外傷,倒是肝火有些虛旺,若王爺願意配合,老朽可以開一方藥劑,就是得戒色戒酒,調理一番。」

  簡單來說,就是沒病裝病。

  「很好,勞煩李太醫了。」

  「都是替聖上辦事,大人不必客氣。」

  襄陽王:去死!都給本王去死!

  藺先生趕到王府中和殿的時候,已經為時晚矣。誰也沒想到包拯居然會來得這麼快,現在他只能盡力找補了。

  可無奈,包拯真是個軟硬不吃的傢伙,就跟塊茅坑裡的石頭一般,又臭又硬。

  「王爺,您既然沒病,便該接了聖旨,隨下官回京面聖。」包公可不管得不得罪人,見襄陽王一臉不情願,便道,「今日天高氣朗,正是適合出行,這位先生,不妨替王爺準備行囊,聖上已在京中久等王爺許久,相信王爺不會叫下官難做的,對不對?」

  艹啊,這就是浸淫官場許久的能力嗎?

  五爺等人,都是見過包公審案,為民請命的狀態,卻從未見過這般口舌能言的包大人。

  好傢夥,黎知常你沒來,真是太可惜了呢。

  「包拯,你給本王等著!」

  包公只道:「請王爺恕罪,下官只是奉聖上的旨意。」

  襄陽王滿肚子的怒火,可礙於這包拯帶的能人,他只能忍氣吞聲,可那京城,卻是萬萬不能去的。

  「本王病了,這庸醫查不出來,並不代表本王沒病。」

  包公卻道:「京中有葉青士葉老先生坐鎮,他老人家乃是大宋第一國手,王爺既然得了痼疾,尋常太醫都醫治不得,便更改隨下官回京,屆時下官定請葉老先生過府替王爺診脈。」

  襄陽王又欲反駁,包公卻是不聽了,他直接叫人取來尚方寶劍,押著襄陽王上了馬車,等出了襄陽城,便命人快馬加鞭,以最快的速度趕往汴京城。

  襄陽王暗衛首領雷音現身道:「藺先生,現在該怎麼辦?」

  「你帶人去通知陸軍大帥藍驍,叫他扮作荊楚一帶的水寇,截殺包拯一行人,記住,叫他全數滅口,只將王爺救回便可。」藺先生顯然也是無計可施,只能想出這等陰損法子了。

  「此計可行,我去了。」

  雷音是襄陽王救回來的江湖人,很早就替王府訓練暗衛,武藝已達江湖一流水平,方才沒有出來,一則是忌憚於展昭和陷空島的武力,二來也是不想給王爺多添是非。

  他的身份,註定了不能像藍驍那樣,行走在陽光之下。

  雷音很快見到了藍驍,並將藺先生的計劃告知了對方。

  「那包黑子身邊,江湖高手如雲,你須得多帶些人馬,以防萬一。」

  藍驍卻道:「放心,他們一出城,我就接到了消息,只展昭和蔣平留在包拯身邊,另外兩人,應該是回襄陽府再探沖霄樓去了。」

  沖霄樓,乃是雷音負責守備之地,他聞言,自道:「你放心,沖霄樓可比你的大軍,要堅不可摧的多。」

  第320章 真巧

  荊楚一帶,水脈繁多,大江貫穿而下,泄出無數水系。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複雜的水系地形養育了兩岸的漁民文化,但隨之而來的,也催生出了剿滅不盡的流竄水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