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哎呦,程先生這是作甚,皇上哪裡不持重了?我一路走來,只見皇上垂手靜聽,可沒見皇上哪裡輕浮。”
清亮的聲音從身後傳來,程鈺當下一慌。倒不是他對林玉嬌還有舊情,只是他在林家多年,早知道嬌兒這人最是護短,又伶牙俐齒。今兒還被她逮個正著,唉!
程鈺心裡苦著臉上卻笑著,朝林玉嬌行禮:“公主萬福。”
蕭元瑾見救星來了,忙鬆了口氣,偷偷朝林玉嬌使眼色。
林玉嬌咳了聲,對程鈺道:“先生乃皇上的老師,教授皇上課業,勸導皇帝舉止是職責所在。本宮一介女流之輩,按理無權干涉。只是,皇上畢竟是一國之君,先生若要規勸,當私下行之,若叫來往宮人瞧見,皇上的顏面往哪兒擱呀。”
她笑笑,道:“本宮出身鄉下,不知大道理,言語粗鄙,還望先生勿怪。”
程鈺苦笑,他哪裡敢怪!他本也是見周圍無人,才說上一句,免叫皇上那副模樣被宮人瞧見,這才是他失職。只今日出門未看黃曆,被這小辣椒抓了包。
“公主說的是,是下官魯莽了。”
林玉嬌手心裡也是捏了把汗的,要不是為了把瑾哥兒撈出來,她可不想跟程鈺爭辯,這人一肚子壞水兒,蔫兒壞著呢。
“皇上,臣此來是想與皇上告假的,不想在路上碰見……”
蕭元瑾忙擺手:“今日朕亦有事,先生不來,朕也正要遣人往國子監告知先生呢,先生有事就請便吧。”
說話間,皇后身邊大宮女惜晴朝這邊來了,見著林玉嬌,忙行了禮,道:“程夫人她們都到了,就等公主了。”
程鈺先是一愣,而後才想起,夫人早上與他提了句今日要進宮。原只當是皇后娘娘召她進宮說話,看如今這情形,當是有大事要說啊。而最近能稱得上大事,又與這些女子有關的,必然是護國公主與忠義侯的婚事了。
他與皇上告假,為的不也是忠義侯的婚事麼。那位將這婚事看的極重,日日都拉著他們這些好友琢磨儀程,連細枝末節都不放過。
他笑笑,與蕭元瑾行禮告退。
程鈺走後,蕭元瑾立馬笑開了:“二姐,你來的可真是時候,要不然定要被程先生按著訓導了。”
林玉嬌戳了戳他的額頭,道:“你啊,你也是皇上了,在自個兒宮裡頭怎麼胡鬧都成。這花園人來人往的,被人瞧見了,仔細笑話你。”
蕭元瑾哼了一聲:“朕乃天子,誰敢笑話朕。好了二姐,咱快去鳳儀宮。”
林老爹他們去歲五月便到了京城,一大家子都住在將軍府,和往常一樣熱鬧。因新帝初登基,有諸多事宜忙碌,就連傅辭和林玉致也忙的焦頭爛額。直到今日,亦有許多政務纏身。但蕭元瑾不願再耽擱下去,無論如何都要在今年將阿姐的婚事辦了。
“今年阿姐成婚,明年就該二姐啦!朕賜李懷騁一座大宅子,保準兒叫二姐住的舒心。”
提起婚事,林玉嬌不免有幾分羞澀,嗔了蕭元瑾一眼。
不多時,鳳儀宮便到了。
烏雲倩隨林老爹他們一道進的京,東夷改為東洲後,烏雲倩便晉封為德貴妃。同年又在一干臣子諫議下,冊封敏國公孫女趙婉兒為皇后。
蕭元瑾尚未成年,宮中只這一後一妃,都是為表彰功臣而冊封。程鈺諫議,待皇帝成年後,再行大選。一眾朝臣也無異議。
烏雲倩和趙婉兒相處融洽,後宮之中竟是前所未有的清靜。那些浸淫在後宮之爭的老嬤嬤們一時閒下來,竟無所適從。
蕭元瑾來時,趙婉兒和烏雲倩幾人正說的熱火朝天。都是十三四歲的姑娘家,雖已成婚,到底稚氣未脫。程夫人在其中算是最年長的一位了。
見皇上來了,一眾女眷紛紛行禮,蕭元瑾大踏步走到皇后身邊的暖榻坐下,身子往引枕上一靠,笑道:“都說什麼呢,笑的這麼開心?”
烏雲倩笑道:“能有什麼,還不是商量著如何為難忠義侯爺,莫叫他輕易將護國公主娶回去。”
蕭元瑾忙點頭:“就該如此。”轉而又有些發愁:“你們不知,我這傅先生聰慧無比,詩詞書畫琴棋你們是不用想了,斷不是他對手。”
“不過是玩兒個花樣,真要是將人難住了,阿姐還嫁不嫁了。”林玉嬌嗔笑道。
“倩兒適才還說了些東洲婚俗,臣妾想著,不如在這婚禮上加上些不一樣的風俗,豈不有趣兒些。”趙婉兒說道。
蕭元瑾一拍手,道:“東洲西洲的風俗朕倒也聽說過一些,既如此,這婚禮儀程還需諸位集思廣益,莫要吝惜錢財,朕到時從私庫撥些銀子過來。不論如何,朕都要將這天底下最好的東西,都給阿姐。”
“程夫人端莊沉穩,你們幾個要多聽聽她的意見,可莫仗著有趣就瞎胡鬧,惹人笑話。”
“皇上放心,臣妾一定警醒著。”
————
六月初八,宜嫁娶。
盛夏時節,綠樹成蔭,陽光透過交錯的枝蔓在地上灑下一片斑駁的金黃。紅色紗幔系在枝椏間,隨夏日清風飄飛著,似一團團紅色飛霞。
傅府一大早便聚了許多人,傅辭一身朱紅喜服,玄紋雲袖,腰系金色祥雲紋腰帶,墜著一隻上品墨玉。金冠束髮,襯得人潔淨而明朗。
清亮的聲音從身後傳來,程鈺當下一慌。倒不是他對林玉嬌還有舊情,只是他在林家多年,早知道嬌兒這人最是護短,又伶牙俐齒。今兒還被她逮個正著,唉!
程鈺心裡苦著臉上卻笑著,朝林玉嬌行禮:“公主萬福。”
蕭元瑾見救星來了,忙鬆了口氣,偷偷朝林玉嬌使眼色。
林玉嬌咳了聲,對程鈺道:“先生乃皇上的老師,教授皇上課業,勸導皇帝舉止是職責所在。本宮一介女流之輩,按理無權干涉。只是,皇上畢竟是一國之君,先生若要規勸,當私下行之,若叫來往宮人瞧見,皇上的顏面往哪兒擱呀。”
她笑笑,道:“本宮出身鄉下,不知大道理,言語粗鄙,還望先生勿怪。”
程鈺苦笑,他哪裡敢怪!他本也是見周圍無人,才說上一句,免叫皇上那副模樣被宮人瞧見,這才是他失職。只今日出門未看黃曆,被這小辣椒抓了包。
“公主說的是,是下官魯莽了。”
林玉嬌手心裡也是捏了把汗的,要不是為了把瑾哥兒撈出來,她可不想跟程鈺爭辯,這人一肚子壞水兒,蔫兒壞著呢。
“皇上,臣此來是想與皇上告假的,不想在路上碰見……”
蕭元瑾忙擺手:“今日朕亦有事,先生不來,朕也正要遣人往國子監告知先生呢,先生有事就請便吧。”
說話間,皇后身邊大宮女惜晴朝這邊來了,見著林玉嬌,忙行了禮,道:“程夫人她們都到了,就等公主了。”
程鈺先是一愣,而後才想起,夫人早上與他提了句今日要進宮。原只當是皇后娘娘召她進宮說話,看如今這情形,當是有大事要說啊。而最近能稱得上大事,又與這些女子有關的,必然是護國公主與忠義侯的婚事了。
他與皇上告假,為的不也是忠義侯的婚事麼。那位將這婚事看的極重,日日都拉著他們這些好友琢磨儀程,連細枝末節都不放過。
他笑笑,與蕭元瑾行禮告退。
程鈺走後,蕭元瑾立馬笑開了:“二姐,你來的可真是時候,要不然定要被程先生按著訓導了。”
林玉嬌戳了戳他的額頭,道:“你啊,你也是皇上了,在自個兒宮裡頭怎麼胡鬧都成。這花園人來人往的,被人瞧見了,仔細笑話你。”
蕭元瑾哼了一聲:“朕乃天子,誰敢笑話朕。好了二姐,咱快去鳳儀宮。”
林老爹他們去歲五月便到了京城,一大家子都住在將軍府,和往常一樣熱鬧。因新帝初登基,有諸多事宜忙碌,就連傅辭和林玉致也忙的焦頭爛額。直到今日,亦有許多政務纏身。但蕭元瑾不願再耽擱下去,無論如何都要在今年將阿姐的婚事辦了。
“今年阿姐成婚,明年就該二姐啦!朕賜李懷騁一座大宅子,保準兒叫二姐住的舒心。”
提起婚事,林玉嬌不免有幾分羞澀,嗔了蕭元瑾一眼。
不多時,鳳儀宮便到了。
烏雲倩隨林老爹他們一道進的京,東夷改為東洲後,烏雲倩便晉封為德貴妃。同年又在一干臣子諫議下,冊封敏國公孫女趙婉兒為皇后。
蕭元瑾尚未成年,宮中只這一後一妃,都是為表彰功臣而冊封。程鈺諫議,待皇帝成年後,再行大選。一眾朝臣也無異議。
烏雲倩和趙婉兒相處融洽,後宮之中竟是前所未有的清靜。那些浸淫在後宮之爭的老嬤嬤們一時閒下來,竟無所適從。
蕭元瑾來時,趙婉兒和烏雲倩幾人正說的熱火朝天。都是十三四歲的姑娘家,雖已成婚,到底稚氣未脫。程夫人在其中算是最年長的一位了。
見皇上來了,一眾女眷紛紛行禮,蕭元瑾大踏步走到皇后身邊的暖榻坐下,身子往引枕上一靠,笑道:“都說什麼呢,笑的這麼開心?”
烏雲倩笑道:“能有什麼,還不是商量著如何為難忠義侯爺,莫叫他輕易將護國公主娶回去。”
蕭元瑾忙點頭:“就該如此。”轉而又有些發愁:“你們不知,我這傅先生聰慧無比,詩詞書畫琴棋你們是不用想了,斷不是他對手。”
“不過是玩兒個花樣,真要是將人難住了,阿姐還嫁不嫁了。”林玉嬌嗔笑道。
“倩兒適才還說了些東洲婚俗,臣妾想著,不如在這婚禮上加上些不一樣的風俗,豈不有趣兒些。”趙婉兒說道。
蕭元瑾一拍手,道:“東洲西洲的風俗朕倒也聽說過一些,既如此,這婚禮儀程還需諸位集思廣益,莫要吝惜錢財,朕到時從私庫撥些銀子過來。不論如何,朕都要將這天底下最好的東西,都給阿姐。”
“程夫人端莊沉穩,你們幾個要多聽聽她的意見,可莫仗著有趣就瞎胡鬧,惹人笑話。”
“皇上放心,臣妾一定警醒著。”
————
六月初八,宜嫁娶。
盛夏時節,綠樹成蔭,陽光透過交錯的枝蔓在地上灑下一片斑駁的金黃。紅色紗幔系在枝椏間,隨夏日清風飄飛著,似一團團紅色飛霞。
傅府一大早便聚了許多人,傅辭一身朱紅喜服,玄紋雲袖,腰系金色祥雲紋腰帶,墜著一隻上品墨玉。金冠束髮,襯得人潔淨而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