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
他指著在座的各位,其中確有親眼見證過的。
傅辭這時上前朝孫渺拱了拱手,道:“大人,時隔久遠,既吳誠翻供,為公平起見,不如再次滴血認親。”
敏國公應聲道:“吳少爺與林玉瑾都在,此法可行。”
榮景辰吩咐親隨去取水來。
蔡雍陰鷙的瞪著傅辭,心思百轉千回。既已無靠山,便只能靠自己。無論如何,他都得將此事錘死了不能認,絕不能叫九皇子認祖歸宗。
那碗清水得到一眾官員的驗證,確定是一碗日常飲用的清水,親隨這才將水遞給了傅辭。
衙役呈上匕首,林玉瑾毫不猶豫的劃破手指,將鮮紅的血滴入水中。與此同時,吳墨石也迅速割破手指。兩滴血落入水中,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各自凝成團,等了片刻,仍不見血融的跡象。
蔡雍並不怎麼吃驚,只半垂著頭低低思索著,而後他道:“六年前九皇子便已死在後宮,此時冒出來個林玉瑾冒充九皇子,這血自然不會相融。”
傅辭像是知道他這般說一樣,朝孫渺又拱了拱手道:“大人,此案還牽扯一件盜屍案。盜的是京郊林皇后的屍。”
蔡雍腦袋‘轟’的一下如遭雷擊。圍觀百姓吃驚不已,就連在場不知情的官員亦是驚的不行。
後堂屏風後微微有珠簾的響動。榮景辰稍撇了下眼,面上依舊平靜,縮在袖子裡的手卻早已狠攥起拳頭,青筋暴露。
孫渺忙道:“可有人證?”
“有。”
他看了眼榮景辰,榮景辰朝他微微點頭,孫渺道:“帶證人上堂!”
這人證自然就是那夜盜屍的黑衣人,對盜屍一案也供認不諱。另有皇宮禁衛腰牌為證,證實確係榮太后所派之人。
傅辭道:“既然蔡大人有疑,那好。我們請林皇后屍骨。”
百姓聞言,皆悄聲退開,露出一條過道。宗正海上前迎接,棺木橫陳公堂之上,一眾官員匆忙起身,肅穆而立。
沉默片刻,林玉瑾道:“盜屍時,幸得草民及時趕到,未曾叫母親屍身受辱。這些人亦是當場抓獲,他們可以證明這具屍身確係為林皇后。”
盜屍人點頭承認。
傅辭推開棺木一角,並未叫全部屍身露出,從中取出一塊骸骨,呈與眾人面前。
官員們無不唏噓。堂堂一國皇后,死後不得入皇陵,竟連屍身都難以保存,只剩下這一堆白骨,實在叫人心酸。
孫渺又傳仵作上堂,仵作對眾人解釋道:“令這位少爺就身刺一兩點血,滴於骸骨上,是親生,則血沁入骨內,否則不入。此乃滴骨驗親之法,流傳幾世,足可驗證。”
衙役又將匕首遞上,林玉瑾接過後,沉默著劃破手指,將血滴在骸骨之上。只見血入骨中。
仵作道:“這位少爺和這具骸骨之間乃血親。”
孫渺又傳太醫院太醫上公堂,這位老太醫資歷深厚,醫術超群,當年便是這位替林皇后調養身子,只是年事已高,林皇后生產之後,便辭官歸隱了。
傅辭費了好大力氣才將老太醫找了回來。
老太醫顫顫巍巍的站在公堂上,蒼老的聲音似能將人拉回到那個時候。
他說:“皇后娘娘常憂思過重,身子骨一直不大好,老臣時常勸慰皇后要豁達樂觀些,免叫胎兒受累。可惜皇后娘娘未能聽勸,這胎養的不易,胎兒還未足月,便有生產跡象,當時可謂兇險。”
孫渺問:“按老太醫所言,胎兒早產有多久時間?”
老太醫略一沉吟,道:“胎兒八月生,早產一月半。”
再用倒推法一算,確實與吳墨石在京的時間相吻合。只不過,老太醫退隱後,無人能替林皇后作證,證明胎兒是早產。那時情況緊急,楚和帝手段雷霆,也根本顧不上去找老太醫。榮太后也早早買通太醫院,將林皇后生產時的卷宗替換,坐實了九皇子乃足月胎兒,污了林皇后清白。
事後,等老太醫聽聞朝堂上的風雨時,已是蕭元珅登基後許久了。老太醫心中懊惱,卻又無可奈何。今有幸替林皇后洗刷冤屈,卻是了了此生夙願。
骸骨證實是林皇后的,林玉瑾驗血與骸骨相融,則林玉瑾為林皇后之子。而林玉瑾之血與吳墨石之血不相融,則此二人之間並無血親關係。再加之老太醫證詞,林皇后私通吳墨石一事,實乃冤枉。
榮景辰盯著蔡雍:“你還有何話要說?錦山皇陵朕已派人去過,楚和帝的棺槨現下已經入京,若你還有異議,大可重開楚和帝棺槨,再行認親。”
蔡雍說不出話了,當年九皇子和吳墨石之所以會血液相融,自然是使了手段的。只是他不知道,今日血液不相融,傅辭亦是使了手段的。他絞盡腦汁,也不知該如何破局。
榮景辰又朝屏風後說道:“太后還有何話辯駁?”
珠簾未動,無人言語。
榮景辰轉回頭,朝孫渺微微點了下頭。
孫渺再將驚堂木一拍,道:“此案林皇后冤枉,林玉瑾乃楚和帝第九子,證據確鑿。”
蕭元理手臂搭在椅子扶手上,手指無意識的敲擊著扶手,見此案落聽,便要起身,卻被蕭元瑛按下。
蕭元理眉頭一皺,不明所以。他抬頭看向傅辭,傅辭朝他微微搖頭。
傅辭這時上前朝孫渺拱了拱手,道:“大人,時隔久遠,既吳誠翻供,為公平起見,不如再次滴血認親。”
敏國公應聲道:“吳少爺與林玉瑾都在,此法可行。”
榮景辰吩咐親隨去取水來。
蔡雍陰鷙的瞪著傅辭,心思百轉千回。既已無靠山,便只能靠自己。無論如何,他都得將此事錘死了不能認,絕不能叫九皇子認祖歸宗。
那碗清水得到一眾官員的驗證,確定是一碗日常飲用的清水,親隨這才將水遞給了傅辭。
衙役呈上匕首,林玉瑾毫不猶豫的劃破手指,將鮮紅的血滴入水中。與此同時,吳墨石也迅速割破手指。兩滴血落入水中,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各自凝成團,等了片刻,仍不見血融的跡象。
蔡雍並不怎麼吃驚,只半垂著頭低低思索著,而後他道:“六年前九皇子便已死在後宮,此時冒出來個林玉瑾冒充九皇子,這血自然不會相融。”
傅辭像是知道他這般說一樣,朝孫渺又拱了拱手道:“大人,此案還牽扯一件盜屍案。盜的是京郊林皇后的屍。”
蔡雍腦袋‘轟’的一下如遭雷擊。圍觀百姓吃驚不已,就連在場不知情的官員亦是驚的不行。
後堂屏風後微微有珠簾的響動。榮景辰稍撇了下眼,面上依舊平靜,縮在袖子裡的手卻早已狠攥起拳頭,青筋暴露。
孫渺忙道:“可有人證?”
“有。”
他看了眼榮景辰,榮景辰朝他微微點頭,孫渺道:“帶證人上堂!”
這人證自然就是那夜盜屍的黑衣人,對盜屍一案也供認不諱。另有皇宮禁衛腰牌為證,證實確係榮太后所派之人。
傅辭道:“既然蔡大人有疑,那好。我們請林皇后屍骨。”
百姓聞言,皆悄聲退開,露出一條過道。宗正海上前迎接,棺木橫陳公堂之上,一眾官員匆忙起身,肅穆而立。
沉默片刻,林玉瑾道:“盜屍時,幸得草民及時趕到,未曾叫母親屍身受辱。這些人亦是當場抓獲,他們可以證明這具屍身確係為林皇后。”
盜屍人點頭承認。
傅辭推開棺木一角,並未叫全部屍身露出,從中取出一塊骸骨,呈與眾人面前。
官員們無不唏噓。堂堂一國皇后,死後不得入皇陵,竟連屍身都難以保存,只剩下這一堆白骨,實在叫人心酸。
孫渺又傳仵作上堂,仵作對眾人解釋道:“令這位少爺就身刺一兩點血,滴於骸骨上,是親生,則血沁入骨內,否則不入。此乃滴骨驗親之法,流傳幾世,足可驗證。”
衙役又將匕首遞上,林玉瑾接過後,沉默著劃破手指,將血滴在骸骨之上。只見血入骨中。
仵作道:“這位少爺和這具骸骨之間乃血親。”
孫渺又傳太醫院太醫上公堂,這位老太醫資歷深厚,醫術超群,當年便是這位替林皇后調養身子,只是年事已高,林皇后生產之後,便辭官歸隱了。
傅辭費了好大力氣才將老太醫找了回來。
老太醫顫顫巍巍的站在公堂上,蒼老的聲音似能將人拉回到那個時候。
他說:“皇后娘娘常憂思過重,身子骨一直不大好,老臣時常勸慰皇后要豁達樂觀些,免叫胎兒受累。可惜皇后娘娘未能聽勸,這胎養的不易,胎兒還未足月,便有生產跡象,當時可謂兇險。”
孫渺問:“按老太醫所言,胎兒早產有多久時間?”
老太醫略一沉吟,道:“胎兒八月生,早產一月半。”
再用倒推法一算,確實與吳墨石在京的時間相吻合。只不過,老太醫退隱後,無人能替林皇后作證,證明胎兒是早產。那時情況緊急,楚和帝手段雷霆,也根本顧不上去找老太醫。榮太后也早早買通太醫院,將林皇后生產時的卷宗替換,坐實了九皇子乃足月胎兒,污了林皇后清白。
事後,等老太醫聽聞朝堂上的風雨時,已是蕭元珅登基後許久了。老太醫心中懊惱,卻又無可奈何。今有幸替林皇后洗刷冤屈,卻是了了此生夙願。
骸骨證實是林皇后的,林玉瑾驗血與骸骨相融,則林玉瑾為林皇后之子。而林玉瑾之血與吳墨石之血不相融,則此二人之間並無血親關係。再加之老太醫證詞,林皇后私通吳墨石一事,實乃冤枉。
榮景辰盯著蔡雍:“你還有何話要說?錦山皇陵朕已派人去過,楚和帝的棺槨現下已經入京,若你還有異議,大可重開楚和帝棺槨,再行認親。”
蔡雍說不出話了,當年九皇子和吳墨石之所以會血液相融,自然是使了手段的。只是他不知道,今日血液不相融,傅辭亦是使了手段的。他絞盡腦汁,也不知該如何破局。
榮景辰又朝屏風後說道:“太后還有何話辯駁?”
珠簾未動,無人言語。
榮景辰轉回頭,朝孫渺微微點了下頭。
孫渺再將驚堂木一拍,道:“此案林皇后冤枉,林玉瑾乃楚和帝第九子,證據確鑿。”
蕭元理手臂搭在椅子扶手上,手指無意識的敲擊著扶手,見此案落聽,便要起身,卻被蕭元瑛按下。
蕭元理眉頭一皺,不明所以。他抬頭看向傅辭,傅辭朝他微微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