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上嘆氣,摸摸孩子的小包包頭,又問:「你那小舅舅說,他到了山西,怎麼做?」

  瀟灑:「小舅舅說,山西商人很好,山西人都很好。山西人坦然從商。做商人就是做商人,沒有什麼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的。目光遠大、講究信義、嚴格管理……他們很勇敢,他們有強健的人格,他們應該受到尊重。小舅舅還說,在皇上要開始實行滿漢蒙友好朝廷、停息邊陲戰火,將山西作為內省後,山西商人反應最早,很快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他們往來全大清做生意,他們的票號,和義大利的銀行類似,他們很聰明。這與投機取巧的小打小鬧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小孩子的模樣變成崇拜,望著陳廷敬的大眼睛裡光彩璀璨,星光閃耀:「小舅舅說,擁有如此的氣概和謀略,大概與三晉文明的深厚蘊藏、表里山河的自然陶冶有關,江南人於這方面,只能抬頭仰望了。」

  皇上:「……」

  陳廷敬不好意思道:「這汪三兒,皇上,臣都不知道山西這樣好。」

  李光地道:「皇上,這汪三兒說的臣都想去山西看看。」

  揆敘微笑道:「汪三兒到了山西,自然替山西謀福利,巴不得人才都多多地去山西,阿哥,我們可不能被騙了,那黃土高坡,哪裡好?」

  其他人笑而不語,瀟灑卻點頭道:「小舅舅說,山西當然也有不好的地方。山西的環境,第一經商,第二務農,第三行伍,第四讀書,他們不像徽商一般喜歡科舉,扮成儒商的模樣,有銀子了也是樸素過日子,這給其他省份的人一個錯覺,覺得他們都是暴發戶。這是形象宣傳不足。第二,」小孩子掰著手指頭,回憶著,搖頭晃腦地念出來:「山西商人的人格結構中有脆弱貧瘠的一面,他們再富裕,在整個大清也是一個稀罕的群落;他們敢作敢為,卻也經常遇到自信的邊界。他們奮鬥了那麼多年,卻從來沒有遇到過一個能代表他們說話的思想家。皇上,他們沒有心靈的家哦,他們是靠著地理位置靠著國家做生意哦。」

  皇上咳嗽一聲。

  在座的大臣們都咳嗽一聲。

  陳廷敬愣了片刻,感嘆道:「阿哥,你小舅舅說的很對。」

  山西是因為其地理位置,歷朝歷代都是關內關外輸送錢糧,本身和歷代朝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對於他們而言,走商,就是江南人的科舉。

  而科舉以來的千年裡,科舉舞弊在各地方層出不窮,只有江南文人敢和官府,和朝廷大鬧,要朝廷也妥協。可以說山西人商業第一,不重視科舉。

  可是,為什麼噶禮在山西敢那麼亂來?敢多徵收老百姓兩成的稅賦?為什麼噶禮到了江南就自動收斂起來?為什麼所有人都認為,在山西做官就要不講道義?

  因為他們沒有自己心靈的家,自己先亂了,卻只能守著那唯一屬於自己的黃土高坡,窮人護食一般地排斥外面人。

  山西只能靠錢財發言,但錢財的發音又是那樣缺少道義力量,究竟能產生多少精神效果呢?而沒有外在的精神效果,他們也就無法建立內在的精神王國,即便再富裕也難於抵達人生的大安祥,無法要世人尊重。

  陳廷敬沉默。

  在座的人都沉默。

  哪個地方的人生活容易?以前人說「寧做江南狗,不做塞外人」,除了山清水秀的江南,山西難,關外不是更難?廣西雲貴那些地方那?

  瀟灑不明白這些人的沉默,看看這個,看看那個。

  皇上嘆氣道:「汪三兒答應去山西,說什麼要有一天,氣度恢宏,能力超群,又有很大的交際魅力,天造地設的商界領袖;才華橫溢、英氣逼人的商家新人,這樣的印象出現在世人眼裡。還要改革山西票號,存款、放款、匯兌……一紙風行到大清各地方,甚至朝鮮、日本、西洋……朕同意了。海貿增加,各國銀子匯兌方面要加強管理,也要方便百姓往來使用。」

  !!!

  在座的人都看向皇上,不敢置信。

  太子沉思一會兒,笑道:「這樣好。西洋銀礦多,天天挖銀子賣來大清,換我們的金子。他們的金銀兌換是八比一,我們是十比一、十一比一。銀子大量流入沿海,造成物價虛浮,沿海至今還有人說,西洋海貿要沿海越來越窮,明朝時期沿海銀子多,物價上漲,就是大問題,現在還是大問題。」

  大郡王一瞪眼:「既然如此,打去西洋,要來他們的銀礦,不就好了。」

  咳咳咳,就連宮人侍衛都看向大郡王:咱能不這樣直白嗎?我們大軍要是出去,那是教化野蠻人,是替天行道啊,怎麼能說自己是強盜啊大郡王?

  大郡王冷哼一聲,臉一揚,看向十九弟。瀟灑迷糊:「路易國王的凡爾賽宮,都是金子做的哦,傳教士們說,他們的金子銀子是從其他地方挖來的哦,不是西洋哦。」

  大郡王:「……」

  阿靈阿有了靈感:「皇上,西洋人到處打仗,現在都打到我們的家門口,聽說印度都被他們占據一半了,這要是他們占據交趾和緬甸,就是我們的大敵。南洋一帶海多島嶼多,交趾和緬甸窮困,但地理位置很是重要。」

  阿靈阿想去打仗,鄂倫岱也想去打仗:「皇上,我們該去警告一番,要那些紅毛子知道厲害。印度是我們的友好國家,這些年年年送來貢品,我們應該去幫助一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