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汪翰林,在告訴孤,皇上是皇上,孤卻要做一個自己,做一個兒子?」太子聽到自己的聲音,從天邊傳來。

  「……太子殿下,皇上冊封您,是情勢,皇上打壓鰲拜,打壓明珠和索額圖,也是情勢。太子殿下您可能不知道,當時民間人都說,索額圖家裡吃飯,都是用金鍋,富裕的銀子掉地上,僕人都不去彎腰撿起來。」

  皇上和皇后吃飯才有金器,因為金器是黃色的,黃色是皇家專用的。

  太子殿下知道汪翰林的勸解:皇上在明珠勢力大,大肆濫權的時候,藉助郭琇的彈劾罰了明珠,卻是要索額圖一系越發勢力大,大到忘記為臣的本分:太子當皇上是父親,可是若索額圖今天還活著,焉知會不會給太子一個「黃袍加身」?皇上不敢賭。皇上更擔心,將來太子登基,不忍心和唐高宗李治一般處理母家,外戚專權自古就是大忌諱。

  情勢逼人,誰都無法超脫,皇上一直以來,就是皇上。

  皇上疼愛的是太子,赫舍里皇后拼死生下的孩子,有一國儲君之風的孩子,可你要說皇上沒有感情嗎?那怎麼可能?

  可是他們那個時代的人,國家窮自家窮,大多都是沒有自我的人。

  可是太子是太子,生來就是天之驕子,他不光要皇位,他還要清醒的驕傲,他更要父子親情。

  太子仰頭看天,臉上有一抹釋然。

  「汪翰林今天開導孤,有何要求?」

  「這……這……」汪翰林尷尬地搓手,痞氣地笑:「太子殿下,十九阿哥……」

  「只要孤活著一天,一定照顧好十九弟。」只要他能活著,即使他進了大牢,他也有能力去照顧十九弟,這是太子的自信。

  汪翰林卻說:「太子殿下,您為什麼以為,皇上會捨得?皇上親緣淺薄,唯一的牽掛,都落在太子殿下和太子殿下的兄弟們身上。」

  太子輕輕眨眼,咽下眼裡的淚水。

  他不知道皇上當年的生活,戰亂的歲月,國家本來就窮的叮噹響,三藩再拿走國庫二分之一的收入,咄咄逼人,必須削藩。三藩叛亂,在大清剛進關朝野不穩的時候,皇上該是如何的仿徨恐懼。

  太子也不知道,先皇早逝,孝康章皇上也早逝,八歲登基的皇上,在太皇太后的照顧下,在輔助之臣的無視下長大,多麼的孤單。

  皇上也沒有夫妻情緣,三個皇后都先一步走了。

  太子的目光落在汪家人的身上,當年他汗阿瑪明知道汪家人身份敏感,還是要汪貴人進宮。就是,單純的動了心吧。

  可他是皇上,他再喜歡汪貴人,汪貴人再好,他也十多年不給汪貴人一個孩子,位分只是貴人,……皇上能付出的感情太稀薄,最終也沒留住那個驕傲的女子。

  太子轉頭看向大郡王,第一次沒有了憤怒之情。這個大哥,也是情勢中被選中的一個棋子,明珠對大郡王的疼愛,有幾分真心?大郡王一心不服氣他生來就是太子,有幾分是為了爭鬥而爭鬥?

  太子的神情太奇怪,大郡王一個冷哼:「你看什麼?我今天不想和你說話。」

  「哦~」太子不以為怪,問他:「請問大哥,你昨天去找汪翰林,說了什麼?」

  「他說汪家不會是外戚,……我幹嘛要告訴你?」大郡王一瞪眼,自覺汪翰林是他的朋友,和太子無關,「我們之間是純粹的君子之交,就你想的多。哼。」

  大郡王轉身就走。

  太子眉心一皺,「汪家不會是外戚……」就大郡王這豬腦袋,只會看表面意思。太子一時想不通,看看時辰,抬腳走過去,和汪夫人打個招呼,抱著十九弟上來馬車。

  小孩子明顯情緒不高,眼睫毛濕潤,大眼睛裡都是眼淚,卻沒有和送別許夫人的時候那般大哭出來,太子抱著十九弟,摸摸他毛茸茸的小包包頭,默默地給予一份安全。

  回來暢春園,皇上領著人在澹寧居開個小會,太子和大郡王、十九阿哥也參加。眾人圍坐,瀟灑坐在皇上小榻的一邊,好奇地打量每一個人。

  陳廷敬先站出來說明原因:「汪孝祥要在山西實行當年張居正的改革,皇上仁慈,稅賦大致按照地多地少徵收,不再按照人丁徵收,另外,山西修路,開建作坊,在即將因為大機器建造各地方都需要山西煤炭的時候,控制山西的煤炭開採,合理開採,優化開採……」

  太子明白,當即做出大力支持的表情。

  大郡王還沒明白,這和他有什麼關係?揆敘按按眉心,咳嗽一聲。大郡王氣道:「有需要操辦的就說一聲。誰敢不服,只管打。」

  皇上對兩個兒子的態度滿意,看向熊孩子。

  瀟灑還迷糊著:「辦差瀟灑不懂哦。」眉眼間還帶有一絲絲離別的傷心,看得在座的人都心裡一疼。皇上轉頭,溫和地問:「胤禝,將你小舅舅離開的時候,和你說的話,告訴他們?」

  瀟灑想了想,看向其他人:「小舅舅說,人都說當年大明崇禎皇帝為了五十兩銀子軍餉逼反遼東百姓,山西商人卻貢獻出一億兩銀子給後金,是不對的。明朝山西是邊省,宣府大同的軍備位置太過重要,屯著重兵,商人手裡有糧食,卻什麼也不敢的。崇禎五年宣府巡撫沈棨給斷糧的後金提供糧食,太宗皇帝滿血復活擊敗林丹汗,這是明確的。」

  陳廷敬心尖一顫,一低頭,掩飾眼裡的淚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