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這下,農戶們反倒不急著賣了,都在觀望著林悠然會不會再次提價,妄圖坐收漁利。
不料,林悠然那邊卻沒了動靜。
姜氏慌了,再次寫信送往雄州。這次回信寫得很長,意思也很明白。對方指示,讓姜氏不用在意價格,繼續收甜菜。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為了截斷林悠然手中的糖稀庫存。
林悠然和李小娘子簽了訂單,李小娘子又收了雄州各大食肆的定金,食肆已經把下月的菜單公布出去,噱頭就是這樣稀罕物——甜菜糖稀。一旦到了日期沒有糖稀供應,不僅要按協議賠償,還會信譽大損,想要再謀求合作就難了。
這時候,姜記就可以帶著大量糖稀華麗出場,趁著各個食肆著急要貨同他們簽訂長期契約,從而徹底壟斷雄州市場。
不得不說,算盤打得極精,不幸的是,他們遇上了林悠然。
姜氏把甜菜的收購價提高到三百文之後,林悠然沒有繼續提。當然,她也沒閒著,而是暗地裡請馬老大從東西二京低價收來上千斤甜菜。
然後,她便找了一處遠離人煙的破廟,將一部分甜菜熬成糖稀,繼而請水牛等人秘密送到李小娘子的商鋪。剩下的幾百斤則分發到值得信任的幾家農戶手裡。
這些農戶要麼得過林悠然的幫扶,要麼敬佩她的為人,不僅果斷地以低價把甜菜賣給林悠然,還自發地幫她去其他村子收。林悠然自然不會讓他們吃虧。
布置好這一切,林悠然佯裝落敗,放出話去不再提價。
於是,那些手裡壓著甜菜的人家紛紛行動起來,一車車往姜氏家裡送,其中就包括林悠然安排的那幾家。
有趣的是,林悠然還把自家剩下的幾車甜菜歸攏起來,讓二丫和四郎拉去賣。
彼時,姜氏門前圍了一大群人,瞧見兩個小傢伙,笑著打趣:「你家不是也在製糖麼,怎的還要把甜菜賣到對頭手裡?」
林四郎咧著小嘴,笑嘻嘻道:「阿姐說了,反正糖稀做了也賣不出去,不如趁著價高把積壓的蘿蔔疙瘩賣了……有便宜不占,就是大傻蛋——這句不是我阿姐說的。」
眾人一通鬨笑。
姜氏的臉就像吃了蒼蠅一般。然而,她又不敢不收,生怕林悠然一氣之下反悔了,壞了大事。
就這樣,在林悠然的運作下,姜記以極高的價錢一口氣買了數千斤甜菜疙瘩。
李小娘子那邊也配合演戲,做出一副「林悠然供不上貨,兩個人即將決裂」的模樣。
在雙方天衣無縫的配合下,姜記信以為真,夜以繼日地熬起了糖稀。雄州姜記的掌舵人也開始明目張胆地與各大食肆商鋪接洽。
林悠然趁著姜氏的糖稀熬出來,而雄州那邊尚未簽訂合同,突然放了個大招——
她當眾公布了甜菜製糖的方子!
仿佛一夜之間,保州、雄州和東西二京滿大街都在議論甜菜製糖。農戶、商戶、富貴人家乃至皇親貴戚的廚灶間不約而同地生起灶火,嘗試著熬糖稀。
一時間,甜菜製糖如同點茶焚香一般,成了坊間的新風尚,哪家要是沒有嘗試過就是落伍,就是不風雅!
能達到這樣的效果,自然少不了趙惟謹在背後推波助瀾。雖說只是一時的,但足夠讓姜記跌一個大跟頭。
雄州,李小娘子的訂單如期交付,而姜記的大批存貨悉數砸在了手裡。
姜氏做事不利,導致姜記賠了大筆銀錢,娘家那邊一氣之下跟她斷絕了往來,姜氏披頭散髮滾在地上大哭。這下,她的名聲算是徹底壞了,往後兒子娶媳婦、女兒嫁人都要受連累。
姜記掌舵人使陰招坑害商戶不是一次兩次了,剛好這回讓競爭者揪到小辮子狠狠地參了他一本,恐怕官位不保。
只能說,活該。
但凡姜氏不卑鄙無恥地利用許氏偷師,但凡姜記做事留一線,也不會落到這般田地。
姜家人並沒有就此罷休,仗著族中子弟眾多,一個個扛著鋤頭、提著棍子來到南山村,找林悠然要說法。
「都怪你這個黑心的小妮子,害我們多年積蓄全都打了水漂,今日你要不賠,就砸了你的豆腐坊!」
「不光豆腐坊,你不是還有一家食肆、一處成衣鋪子麼?到時候咱們把那些鴨絨衣分一分,權當抵債了。」
林悠然都給氣笑了,譏諷道:「我竟不知,何時欠了諸位的債?」
「若不是你哄抬蘿蔔疙瘩的價格,又把製糖的方子公布出去,姜記的糖稀能賣不出去?咱們全族人都在這裡面投了錢,不讓你賠讓誰賠?」
這話可以說是相當無賴了,姜家人卻說得理所當然,甚至就連那些跟著一起來鬧事的御城莊人同樣一臉認同的模樣。
林悠然心底一陣悲涼。
她怎麼忘了,即便在現代,村霸鄉紳目無法紀、占人田產、欺凌鄉里的事依舊沒有徹底斷絕,更何況這裡是宗族制度當道、誰家男丁多誰家拳頭硬的封建社會。
而如她們母女這般,分家單過,沒有父兄庇護,沒有男丁立門戶的人家,在姜氏這樣的龐大宗族面前就像是人人都能薅一把毛的小綿羊。
林悠然毫不懷疑,倘若今日她不肯拿錢消災,這些人真的會毫無顧忌地砸爛豆腐坊。
她悄悄地給人群外的顧大郎使了個眼色,叫他去給趙惟謹報信。然後,她便軟下態度,試圖穩住姜家人。
不料,林悠然那邊卻沒了動靜。
姜氏慌了,再次寫信送往雄州。這次回信寫得很長,意思也很明白。對方指示,讓姜氏不用在意價格,繼續收甜菜。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為了截斷林悠然手中的糖稀庫存。
林悠然和李小娘子簽了訂單,李小娘子又收了雄州各大食肆的定金,食肆已經把下月的菜單公布出去,噱頭就是這樣稀罕物——甜菜糖稀。一旦到了日期沒有糖稀供應,不僅要按協議賠償,還會信譽大損,想要再謀求合作就難了。
這時候,姜記就可以帶著大量糖稀華麗出場,趁著各個食肆著急要貨同他們簽訂長期契約,從而徹底壟斷雄州市場。
不得不說,算盤打得極精,不幸的是,他們遇上了林悠然。
姜氏把甜菜的收購價提高到三百文之後,林悠然沒有繼續提。當然,她也沒閒著,而是暗地裡請馬老大從東西二京低價收來上千斤甜菜。
然後,她便找了一處遠離人煙的破廟,將一部分甜菜熬成糖稀,繼而請水牛等人秘密送到李小娘子的商鋪。剩下的幾百斤則分發到值得信任的幾家農戶手裡。
這些農戶要麼得過林悠然的幫扶,要麼敬佩她的為人,不僅果斷地以低價把甜菜賣給林悠然,還自發地幫她去其他村子收。林悠然自然不會讓他們吃虧。
布置好這一切,林悠然佯裝落敗,放出話去不再提價。
於是,那些手裡壓著甜菜的人家紛紛行動起來,一車車往姜氏家裡送,其中就包括林悠然安排的那幾家。
有趣的是,林悠然還把自家剩下的幾車甜菜歸攏起來,讓二丫和四郎拉去賣。
彼時,姜氏門前圍了一大群人,瞧見兩個小傢伙,笑著打趣:「你家不是也在製糖麼,怎的還要把甜菜賣到對頭手裡?」
林四郎咧著小嘴,笑嘻嘻道:「阿姐說了,反正糖稀做了也賣不出去,不如趁著價高把積壓的蘿蔔疙瘩賣了……有便宜不占,就是大傻蛋——這句不是我阿姐說的。」
眾人一通鬨笑。
姜氏的臉就像吃了蒼蠅一般。然而,她又不敢不收,生怕林悠然一氣之下反悔了,壞了大事。
就這樣,在林悠然的運作下,姜記以極高的價錢一口氣買了數千斤甜菜疙瘩。
李小娘子那邊也配合演戲,做出一副「林悠然供不上貨,兩個人即將決裂」的模樣。
在雙方天衣無縫的配合下,姜記信以為真,夜以繼日地熬起了糖稀。雄州姜記的掌舵人也開始明目張胆地與各大食肆商鋪接洽。
林悠然趁著姜氏的糖稀熬出來,而雄州那邊尚未簽訂合同,突然放了個大招——
她當眾公布了甜菜製糖的方子!
仿佛一夜之間,保州、雄州和東西二京滿大街都在議論甜菜製糖。農戶、商戶、富貴人家乃至皇親貴戚的廚灶間不約而同地生起灶火,嘗試著熬糖稀。
一時間,甜菜製糖如同點茶焚香一般,成了坊間的新風尚,哪家要是沒有嘗試過就是落伍,就是不風雅!
能達到這樣的效果,自然少不了趙惟謹在背後推波助瀾。雖說只是一時的,但足夠讓姜記跌一個大跟頭。
雄州,李小娘子的訂單如期交付,而姜記的大批存貨悉數砸在了手裡。
姜氏做事不利,導致姜記賠了大筆銀錢,娘家那邊一氣之下跟她斷絕了往來,姜氏披頭散髮滾在地上大哭。這下,她的名聲算是徹底壞了,往後兒子娶媳婦、女兒嫁人都要受連累。
姜記掌舵人使陰招坑害商戶不是一次兩次了,剛好這回讓競爭者揪到小辮子狠狠地參了他一本,恐怕官位不保。
只能說,活該。
但凡姜氏不卑鄙無恥地利用許氏偷師,但凡姜記做事留一線,也不會落到這般田地。
姜家人並沒有就此罷休,仗著族中子弟眾多,一個個扛著鋤頭、提著棍子來到南山村,找林悠然要說法。
「都怪你這個黑心的小妮子,害我們多年積蓄全都打了水漂,今日你要不賠,就砸了你的豆腐坊!」
「不光豆腐坊,你不是還有一家食肆、一處成衣鋪子麼?到時候咱們把那些鴨絨衣分一分,權當抵債了。」
林悠然都給氣笑了,譏諷道:「我竟不知,何時欠了諸位的債?」
「若不是你哄抬蘿蔔疙瘩的價格,又把製糖的方子公布出去,姜記的糖稀能賣不出去?咱們全族人都在這裡面投了錢,不讓你賠讓誰賠?」
這話可以說是相當無賴了,姜家人卻說得理所當然,甚至就連那些跟著一起來鬧事的御城莊人同樣一臉認同的模樣。
林悠然心底一陣悲涼。
她怎麼忘了,即便在現代,村霸鄉紳目無法紀、占人田產、欺凌鄉里的事依舊沒有徹底斷絕,更何況這裡是宗族制度當道、誰家男丁多誰家拳頭硬的封建社會。
而如她們母女這般,分家單過,沒有父兄庇護,沒有男丁立門戶的人家,在姜氏這樣的龐大宗族面前就像是人人都能薅一把毛的小綿羊。
林悠然毫不懷疑,倘若今日她不肯拿錢消災,這些人真的會毫無顧忌地砸爛豆腐坊。
她悄悄地給人群外的顧大郎使了個眼色,叫他去給趙惟謹報信。然後,她便軟下態度,試圖穩住姜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