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不知是不是這一做法起了作用,總之自此之後,村內的閒話確實少了。
林悠然反倒生出幾分疑心,轉頭就對趙惟謹說了:「我特意打聽了一下,先前村里說閒話時,提到『一罐糖稀五十文』,這不是我給李小娘子的批發價,而是雄州商鋪的零售價。」
趙惟謹眉頭微蹙,道:「你是懷疑是有人在背後搗鬼?」
林悠然點點頭,道:「雄州剛剛開始售賣,定價就傳到了南山村,緊接著流言四起,若說不是有心為之很難說得通。」
趙惟謹當即道:「我讓人去雄州走一遭,到底是誰在背後搞鬼,一查便知。」
「那便勞煩郡公啦!」林悠然笑得眉眼彎彎。
實際上,她特意把這件事拿出來跟趙惟謹說,就是為了讓他幫忙,絲毫沒有避嫌呀,客氣啊,或者故作清高不依靠男人的意思。
這就是對待普通朋友和未來伴侶的區別,林悠然很是拎得清。
這樣的小娘子,讓趙惟謹稀罕到心坎里。
雄州那邊很快傳來消息,有一家打著「姜記」旗號的鋪子和李小娘子的雜貨鋪唱起了對台,同時售賣甜菜糖稀,價錢好巧不巧低了十文。
坊間百姓不明就裡,還以為是李小娘子故意抬價,因此紛紛轉去這家「姜記」拿貨。李小娘子寫了一封長長的親筆信,委婉而又詳細地說起這件事。
信件放到林悠然案頭的時候,她剛剛在趙惟謹的幫助下揪出了內鬼,是許氏選中的製糖女工中的一個。
此人姓姜,娘家在御城莊,表面與許氏交好,實際口蜜腹劍,百般討好許氏就是為了拿到糖稀方子。
姜氏有個叔叔在雄州做官,剛好管理著雄州榷場,對方看中了甜菜糖稀的潛在利潤和前景,這才精心策劃這整場事件。
許氏再好的性子此刻也繃不住了,指著姜氏痛心疾首道:「我那般信任你,卻不知道你是這樣的圖謀,為了區區一樁買賣如此不擇手段,就不怕遭報應嗎?」
姜氏陰陽怪氣道:「許姐姐說這話我就聽不懂了,怎麼,只許你家賣糖稀,換了別人就不成了?說起來,我家侄子的商鋪比河沿兒食肆開得都早,要遭報應可輪不到我。」
許氏氣憤道:「你敢說你熬糖稀的法子不是從我這兒學的嗎?」
姜氏心虛地別開臉,硬著頭皮道:「我原本也會些,只是沒拿出來顯擺罷了……你若非得說這方子是你家獨有的,我也不好跟你爭,不如你說個價,權當我買的。」
「簡直厚顏無恥!」許氏氣得渾身顫抖,一盆泔水把她潑了出去。
既然已經撕破了臉,姜氏再無顧忌,明目張胆地在十里八村收起了甜菜,價錢比林悠然定得更高。
村里人有念著林悠然的好的,照例把甜菜賣給她。然而更多人禁不住銀錢誘惑,偷偷地拉著一車車甜菜送去姜家。
林悠然不想毀了同李小娘子的契約,只能提高甜菜的收購價格,同時降低糖稀的批發價,想著至少把李小娘子的虧空補上。
誰知,她前腳提高了甜菜收購價,姜氏後腳緊跟著往上提。不僅如此,雄州「姜記」的糖稀價格反倒下降了!
依著姜家這麼搞,根本沒有多少利潤。
林悠然很快理清了其中的套路——姜記這是想利用價格戰擠垮豆腐坊和李小娘子,從而壟斷雄州的糖稀生意!
要知道,河北路蔗糖價格昂貴,麥芽糖不能大批量生產,甜菜糖稀若能打開銷路,無疑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因此,姜記寧可前期賠錢,也要讓林悠然和李小娘子退出市場。
這一手段雖無恥,卻有用。但凡換個沒有後台、沒有雄厚資產的小商戶,勢必就要吃下這個啞巴虧。
許氏生氣又自責,一時撐不住病倒了。
林悠然坐在床邊,眼底閃過一道暗芒。
糖稀生意她原本沒放在心上,然而,姜記氣病了她的娘親,她就不得不拿出些手段叫他們嘗嘗惡果了。
作者有話說:
二更哦!
第64章 請君入甕
姜記玩的這些手段, 都是林悠然上輩子玩剩下的。要想反擊很容易,只要對方足夠自大。巧了,姜記背後的掌舵人仗著官身在雄州榷場作威作福慣了, 就是這樣一個自大的人。
林悠然查明情況,來了一招「請君入甕」。
她先是和許氏在豆腐坊演了一齣戲。
彼時, 幾名製糖的工人都在場, 許氏憂心忡忡道:「姜氏給的價高,蘿蔔疙瘩都賣到了她家,咱們這邊眼看就用完了, 熬不出糖來, 這作坊便散了吧!」
林悠然表現出一副年少氣盛的模樣,反駁道:「製糖方子本就是姜氏從豆腐坊偷學的, 沒的做賊的還沒退, 咱們倒先退了, 我咽不下這口氣!」
許氏嘆了口氣, 道:「你想怎麼做?」
「不就是提價嗎, 她提, 咱們也提!」
當天下午, 林悠然就提高了甜菜的收購價, 恰好比姜氏高了兩文,農戶們紛紛倒戈, 腆著臉將甜菜送往豆腐坊。
姜氏得知此事,連忙寫信送往雄州, 請她那個做官的叔父定奪。
回信來得很快, 上面只寫著一個字——「收」。
於是, 姜氏咬咬牙在林悠然出價的基礎上提高了一文。
她提, 林悠然也提, 兩個人你一文,我兩文,原本五十文就能買一小車的甜菜,愣是被姜氏提到了三百文!
林悠然反倒生出幾分疑心,轉頭就對趙惟謹說了:「我特意打聽了一下,先前村里說閒話時,提到『一罐糖稀五十文』,這不是我給李小娘子的批發價,而是雄州商鋪的零售價。」
趙惟謹眉頭微蹙,道:「你是懷疑是有人在背後搗鬼?」
林悠然點點頭,道:「雄州剛剛開始售賣,定價就傳到了南山村,緊接著流言四起,若說不是有心為之很難說得通。」
趙惟謹當即道:「我讓人去雄州走一遭,到底是誰在背後搞鬼,一查便知。」
「那便勞煩郡公啦!」林悠然笑得眉眼彎彎。
實際上,她特意把這件事拿出來跟趙惟謹說,就是為了讓他幫忙,絲毫沒有避嫌呀,客氣啊,或者故作清高不依靠男人的意思。
這就是對待普通朋友和未來伴侶的區別,林悠然很是拎得清。
這樣的小娘子,讓趙惟謹稀罕到心坎里。
雄州那邊很快傳來消息,有一家打著「姜記」旗號的鋪子和李小娘子的雜貨鋪唱起了對台,同時售賣甜菜糖稀,價錢好巧不巧低了十文。
坊間百姓不明就裡,還以為是李小娘子故意抬價,因此紛紛轉去這家「姜記」拿貨。李小娘子寫了一封長長的親筆信,委婉而又詳細地說起這件事。
信件放到林悠然案頭的時候,她剛剛在趙惟謹的幫助下揪出了內鬼,是許氏選中的製糖女工中的一個。
此人姓姜,娘家在御城莊,表面與許氏交好,實際口蜜腹劍,百般討好許氏就是為了拿到糖稀方子。
姜氏有個叔叔在雄州做官,剛好管理著雄州榷場,對方看中了甜菜糖稀的潛在利潤和前景,這才精心策劃這整場事件。
許氏再好的性子此刻也繃不住了,指著姜氏痛心疾首道:「我那般信任你,卻不知道你是這樣的圖謀,為了區區一樁買賣如此不擇手段,就不怕遭報應嗎?」
姜氏陰陽怪氣道:「許姐姐說這話我就聽不懂了,怎麼,只許你家賣糖稀,換了別人就不成了?說起來,我家侄子的商鋪比河沿兒食肆開得都早,要遭報應可輪不到我。」
許氏氣憤道:「你敢說你熬糖稀的法子不是從我這兒學的嗎?」
姜氏心虛地別開臉,硬著頭皮道:「我原本也會些,只是沒拿出來顯擺罷了……你若非得說這方子是你家獨有的,我也不好跟你爭,不如你說個價,權當我買的。」
「簡直厚顏無恥!」許氏氣得渾身顫抖,一盆泔水把她潑了出去。
既然已經撕破了臉,姜氏再無顧忌,明目張胆地在十里八村收起了甜菜,價錢比林悠然定得更高。
村里人有念著林悠然的好的,照例把甜菜賣給她。然而更多人禁不住銀錢誘惑,偷偷地拉著一車車甜菜送去姜家。
林悠然不想毀了同李小娘子的契約,只能提高甜菜的收購價格,同時降低糖稀的批發價,想著至少把李小娘子的虧空補上。
誰知,她前腳提高了甜菜收購價,姜氏後腳緊跟著往上提。不僅如此,雄州「姜記」的糖稀價格反倒下降了!
依著姜家這麼搞,根本沒有多少利潤。
林悠然很快理清了其中的套路——姜記這是想利用價格戰擠垮豆腐坊和李小娘子,從而壟斷雄州的糖稀生意!
要知道,河北路蔗糖價格昂貴,麥芽糖不能大批量生產,甜菜糖稀若能打開銷路,無疑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因此,姜記寧可前期賠錢,也要讓林悠然和李小娘子退出市場。
這一手段雖無恥,卻有用。但凡換個沒有後台、沒有雄厚資產的小商戶,勢必就要吃下這個啞巴虧。
許氏生氣又自責,一時撐不住病倒了。
林悠然坐在床邊,眼底閃過一道暗芒。
糖稀生意她原本沒放在心上,然而,姜記氣病了她的娘親,她就不得不拿出些手段叫他們嘗嘗惡果了。
作者有話說:
二更哦!
第64章 請君入甕
姜記玩的這些手段, 都是林悠然上輩子玩剩下的。要想反擊很容易,只要對方足夠自大。巧了,姜記背後的掌舵人仗著官身在雄州榷場作威作福慣了, 就是這樣一個自大的人。
林悠然查明情況,來了一招「請君入甕」。
她先是和許氏在豆腐坊演了一齣戲。
彼時, 幾名製糖的工人都在場, 許氏憂心忡忡道:「姜氏給的價高,蘿蔔疙瘩都賣到了她家,咱們這邊眼看就用完了, 熬不出糖來, 這作坊便散了吧!」
林悠然表現出一副年少氣盛的模樣,反駁道:「製糖方子本就是姜氏從豆腐坊偷學的, 沒的做賊的還沒退, 咱們倒先退了, 我咽不下這口氣!」
許氏嘆了口氣, 道:「你想怎麼做?」
「不就是提價嗎, 她提, 咱們也提!」
當天下午, 林悠然就提高了甜菜的收購價, 恰好比姜氏高了兩文,農戶們紛紛倒戈, 腆著臉將甜菜送往豆腐坊。
姜氏得知此事,連忙寫信送往雄州, 請她那個做官的叔父定奪。
回信來得很快, 上面只寫著一個字——「收」。
於是, 姜氏咬咬牙在林悠然出價的基礎上提高了一文。
她提, 林悠然也提, 兩個人你一文,我兩文,原本五十文就能買一小車的甜菜,愣是被姜氏提到了三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