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知州一直看著他,知道他這是想起來了。

  「陸公子對朝廷有什麼不滿,可以上疏……上辭於朝廷。」知州出口就反應過來,陸從雲早已辭官,也還未與長林縣主成婚,算不得儀賓,只是個白身庶民,庶民言朝廷曰「辭」。

  「寫這樣的詩,詆毀朝廷減賦罷捐的德政,陸公子意欲何為?」

  「我……我沒有!」陸從雲無力辯解。

  「你沒有?是你沒有寫,還是你沒有詆毀?」知州皺了皺眉,「陸公子,楊彥年已經招了,這詩是你給他的。」

  「我沒有!」陸從雲那會兒只是喝得半醉,人還是清醒的,還勉強記得當時發生了什麼,「是他自己拿走的,我沒有給他。」

  知州道:「楊彥年借住在你府上,寄人籬下而已,能隨意在你房中拿東西?」

  陸從雲無法辯解,他當時是覺得自己直抒胸臆的大作只能自己看就很遺憾,其實他潛意識裡知道這首絕句里涉及的東西不能拿出去說,可他……想炫才,就默認讓楊彥年拿走了。

  知州也懶得追究前情了,總歸這件事已經不是他能管的,「陸公子,你這詩已經上達天聽,朝廷派下欽差鎖拿你進京問話,明日就到,你……準備準備吧。」

  陸從雲如遭雷擊,差點兒癱軟在地上。

  他曾經拜見過王皇后,印象里那可不是個好相與的婦人,這……她要……她讓人鎖拿自己……

  陸從雲呼吸越來越急促,天氣炎熱,在府衙廂房裡也沒有冰,他急出了一頭的汗,卻覺得涼颼颼的。

  「劉知州,我……救我!」

  知州立刻擺手皺眉,叫他不要再說,鬼知道他這府衙里有沒有察子。

  陸從雲惶惶。

  「你到底是楚王的嬌客,到了京城,皇后問話,你如實回答,皇后看在楚王和楚王妃的面子上應該不會對你太過苛責。」知州寬慰道。

  可是陸從雲並沒有被這些話寬慰,反而更加心慌恐懼。

  楚王的面子有多少他不清楚,楚王妃……他記得這位未來泰水對他有偏見,眉眼間根本不掩飾。

  想到這裡,陸從雲更加悽惶。

  他被逼受著的婚姻,竟然成了他的保命符嗎?

  這是何等的諷刺。

  知州看著頹然的陸從雲,暗暗搖了搖頭,有陽光道,非不走。

  翌日,來押解陸從雲的欽差準時抵達,也不與揚州府衙上下多寒暄,就叫人把陸從雲帶上來。

  「幾位欽差舟車勞頓,不如休整幾日再回京。」長史賠著笑臉說。

  「不必了,我等復命要緊,明日一早就出發。」

  長史諾諾應了幾聲,之後找到知州,陸家人就在一塊兒等著。

  「不行,打點不了。」長史搖頭,「你們去信給陸老和陸農丞吧。」

  陸家人沒法子,他們在府衙來拿人時就給陸道約和陸德鄰去了信,現在就只能盼著京城那邊了。

  陸從雲被鎖著上路,欽差們倒也沒有全不近人情,收了陸家的銀子,允許他們備一輛簡陋的青壁馬車給陸從雲,讓他不用走著去京城。

  另一邊,京城。

  在陸從雲的詩傳唱到京城的時候,陸德鄰就知道要壞了,連夜去耒耜書院找父親商量對策。

  「父親,長龍糊塗啊,這不是自己給妖……皇后遞刀子麼。」陸德鄰已經連續幾日稱病沒去點卯,看他臉色也是真病了的樣子,蠟黃著一張臉,幾日功夫仿佛老了十歲。

  「父親,咱們該怎麼辦?」陸德鄰頭髮都要急白了,「皇后定然不會輕易放過長龍。」

  陸道約的臉色不比陸德鄰要好,先沒有說陸從雲,而是說起了另外的事情:「我前些日子得了消息,皇后要開制科舉人。」

  前朝創科舉制,分貢舉和制舉。

  貢舉是館學生徒與州縣貢舉生員參加禮部考試獲得進士身份,一年一次常開。貢生考上了進士並不能就授官,除非是驚天之才,不然都得再參加吏部的銓選試,考上了入流了才可能被授官,還只是「可能」。

  制舉則由天子下詔選拔非常人才,不僅貢生能應制,已仕者亦可應制。未仕者考中授官,已仕者考中升遷。制科名目繁多,不常開。

  大梁科舉沿襲前朝又有所改變,將前朝貢舉十來項科目簡化成了一科——進士,考試的內容卻比前朝增加了不少。

  前朝進士科重詩賦,大梁的進士要考帖經、雜文、儀禮、時務策,能考中者都是有兩把刷子的。

  而制科,除了太.祖朝開過兩次,之後就再沒有開過制科。

  現在王皇后有意開制科,消息不脛而走,不止是朝臣,天下儒士亦打起了精神。

  「我聽說,皇后過些日子就會下詔開制科,入秋應制。開的科已經確定的有律令俊士科、武足安邊科、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經濟特科、工巧機用科。」陸道約說。

  陸德鄰微微一愕。

  一次性開五科,或許還不止。

  律令、吏治、武備、經濟、將作都有,或許還不止。

  妖后這是野心不小吶。

  可陸德鄰暫時管不了妖后的野心,他只想救自己的兒子,關心則亂,他根本就沒明白陸道約說這件事的由來。

  陸道約嘆了口氣:「為父不是不管長龍,只是擔心,皇后會拿長龍做文章,她抓了那麼多士子,總要給天下一個交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