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告示牆前的百姓說起減賦、自家收成等等來,越說越起勁兒,都不急著進城或趕路了。

  然而喜氣洋洋的氛圍里,總有不和諧的聲音出來:「不過是妖后收買人心的手段罷了。」

  人群倏然一靜,然後陸陸續續散開,把那個不和諧的人露了出來。

  是一個中年文士。

  「這不是前裕巷陳家私塾的陳夫子麼。」有人認出這中年文士來。

  旋即就有不少人竊竊私語。

  前頭才因讀書人信邪.教妖言惑眾抓了不少,這陳夫子可真是不怕死。

  「什麼收不收買人心的,我們這些飯都吃不飽還要服重勞役的平頭百姓不知道。」先前那個打抱不平的皂衣男子朗聲說道:「我們只看誰能讓我們吃飽飯。去年糧價降了,今年賦稅降了,我們這些平頭百姓能吃飽穿暖,我們就感激皇后娘娘。」

  「就是。陳夫子你有功名不用繳稅不用勞役,你站著說話不腰疼。」

  「前些年十稅四,多少人餓著肚子沒熬過去,怎麼不見你陳夫子出來喊上一聲。」

  「皇后娘娘給減賦,陳夫子你罵皇后娘娘,是不是就想看我們餓死?!」

  「太惡毒了,想我們都餓死,他怎麼不自己先死一死!」

  「呸!假惺惺的讀書人,書都讀到狗肚子去了。」

  百姓們說著說著,激動了,話也越說越歪,那陳夫子被說得簡直就是要餓死全天下百姓的惡鬼。

  有人一激動,撿起地上的石塊就砸陳夫子。有一個人動手了,立刻就有第二個、第三個……第許多個跟上。

  陳夫子被砸得抱頭鼠竄,到後面變成了只要是穿長衫的都遭了殃。

  「公子,咱們上馬車裡去。」長衫書生的小廝護著他往自家馬車那裡躲。

  好在城門卒和武候很快過來,驅散了亂成一團的百姓。

  看著武候拿棍子驅散了百姓,小廝低聲咒罵了一句:「真是刁民。」

  「書墨。」長衫書生警告地喚了聲,沒有過多苛責。

  小廝書墨不敢再多言,伺候著書生上了馬車。

  「回府吧。」書生道。

  隨後馬車進城,一路駛去城北陸府。

  那書生正是揚州陸氏的陸從雲,聞名士林的江南才子,前右補闕、差遣同修起居注,長林縣主的未婚夫。

  修起居注,就是記錄皇帝的一言一行,按理說陸從雲現在應該在皇帝身邊當差,人怎麼就到揚州呢。

  實在是皇帝被皇后軟禁後,他這修起居注就無事可做了,後來皇帝要移居北宮,他激烈反對過,後憤而辭官。

  祖父勸過他,可他不行,他不能為顛倒乾坤的妖后做事,否則他這麼多年的聖賢書豈不白讀了。

  他甚至想抗旨,悔了與長林縣主的婚約,他根本就不想娶那個縣主,她有那樣一個不守婦道的母親,誰知道長林縣主是個什麼樣的。

  可是他不敢,他抗旨的話就是把整個陸氏拖進泥淖里,恐怕逃不了滅頂之災。

  陸從雲不想娶,別無他法,只能先想辦法拖著,走一步算一步。

  今兒個府衙貼告示減賦,陸從雲與那陳夫子的看法一樣——妖后收買人心的手段。

  這朝廷腐朽到何種程度,陸從雲當差了幾年,自認看得一清二楚,陽奉陰違、欺上瞞下的多了去了,他不屑與之為伍。

  看著吧,明著是減賦,裁撤雜捐,實際上只是做給人看的,百姓真能鬆快了?

  他不信。

  陸從雲心中苦悶得很,叫人送來一壇酒,把自己灌了個半醉,揮筆寫下絕句一首,控訴黑暗的朝政。

  借住在他家的友人楊彥年來找他,看到這首絕句,驚為神作,連贊數聲好。

  在幾日後的一個文人聚會上,楊彥年將陸從雲的這首絕句給眾人傳閱,擅音律者當場譜曲,交由侍宴的名妓娘子唱。

  慷慨,悲涼,一眾文士聽得悲從中來,掩面嗚嗚哭泣。

  這絕句一時在江南四處傳唱,作者陸從雲卻還在家中苦悶自閉,不料有天揚州府衙役上門來鎖拿他,他整個人都懵了。

  第243章 欲開制科

  陸從雲被抓到州府衙門, 抓他的捕快還挺客氣,把他關在了衙門三堂後的一個廂房裡。

  「你們幹什麼,你們知道我是誰麼, 混帳東西,膽敢如此放肆!」

  陸從雲被抓了一路, 幾句話翻來覆去罵了一路, 抓他的捕快們都聽煩了。

  揚州陸氏是當地望族,家大業大, 無雙公子陸從雲才名滿天下,為了把他抓來,是揚州長史帶著捕快武候幾十號人上門去把人抓走的。

  陸家人當然不會乖乖看著自家公子被抓,與長史好聲好氣說還塞了不少銀子, 卻還是要抓走自家公子,立刻就叫家丁攔門。雙方對峙了許久, 長史都準備要動武了。

  陸家族長陸從雲的祖父陸道約被朝廷「請」去了耒耜書院,父親陸德鄰差遣了個司農寺丞, 都不在揚州。最後是陸從雲的四叔出面大了圓場, 叫陸從雲先跟著長史去府衙,別叫長史難做,他們會去疏通關係以及去信給他的祖父和父親。

  陸從雲不想去,他好好在家呆著, 他犯了什麼事,就要被抓去府衙?

  「陸公子,這詩你寫得吧。」揚州知州進來時, 陸從雲還在鬧,他拿出一張寫了字的紙叫小吏拿過去。

  陸從雲狐疑地接過紙,看到上面的絕句皺著眉疑惑了好一會兒, 然後眼睛猛地睜大了一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