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正源常年領兵,最不耐跟這些一心鑽營的人打交道,因此充耳不聞,只大步向前走。

  早朝雖然散了,但是關於這事兒的討論卻在各處繼續著。

  康熙沒叫胤礽回去毓慶宮,而是父子兩個一道兒回了乾清宮。昭仁殿裡各自飲了半盞茶後,他才接著跟兒子商討。

  「此事你怎麼看?」康熙先開口道。

  胤礽低頭思索了一陣,道:「兒子有個大膽的想法。」

  「你說。」

  「兒子以為,可趁此機會,徹底解決底下人私自屯田之事。」

  「哦?」康熙皺眉道,「這兩件事有何干係?」

  「汗阿瑪也知道,底下人瞞著朝廷私自屯田,必然只會讓百姓可耕之田越來越少。加之如今外百姓看著商戶們賺錢,一心也都撲在這個上頭,更沒心思回去耕種。」

  「百姓不想耕田,便會想法設法把田地賣給鄉紳以換取做生意的資本,長此以往下去,百姓手中田地越來越少,做官的和鄉紳們手裡田地越來越多,那朝廷可收的田稅,豈不也越來越少?」

  康熙垂眸想了一陣,對兒子所說之言深以為然。這些年為防止百姓貪利放棄耕種,他又增加了好幾回商稅。可因為商戶們出使歐洲賺取的利潤太多,這商稅怎麼提高他們也還是有盈餘。

  國庫有錢歸歸有錢,但這全民妄想集體經商之風,似乎怎麼也剎不住了。難道時隔百年之後,朝廷反倒要發錢給百姓請他們種田嗎?

  如果全天下百姓都要朝廷供養著才肯種田,那國庫有多少金銀也不夠用啊!

  正因為他知道此事的嚴重性,所以如今聽胤礽這麼說,他並不覺得兒子杞人憂天。

  康熙追問道:「你有何良策?」

  「兒子是想著」胤礽故意頓了一下,表現出自己完全就時突發奇想的樣子一般,「看如今百官的樣子,怕也跟汗阿瑪一樣惦記徐正源所說的那片良田萬頃之地。既然他們惦記,咱們就給他們個買賣的途徑,也省得他們走歪路去惦記。」

  康熙一臉不贊同道:「你想把那片地賣出去?」

  「不是賣」胤礽嘴角似有獰笑,「是換。」

  他湊近了康熙道:「汗阿瑪許了在那裡建立都府,若再下旨說需要徵集開荒之士,官員們必定會想盡辦法把自己的家丁門人之類,硬塞到開荒人選里。」

  「兒子是想,如今都府肯定是要建的,只是土地咱們不能叫人過去開荒。而是要跟群臣直言,朝廷人力有限,他們可叫自己的家丁過去開荒,開了多少都算他們的,只是這開荒的名額他們得拿自己家的良田來換。」

  「怎麼個換取比例?」康熙被兒子說的來了興趣。

  「大清境內一畝良田,可換那裡十畝。但是也不能白換,每畝地還要再交紋銀十兩。」胤礽嚴重精光大閃。自從徐正源出海之後,這事兒他琢磨好久了,如今終於逮到機會,怎麼好輕易錯過。

  康熙想了想朝中官員的德行,感覺兒子說的這個辦法不大好實現,「那幫子奴才慣會算計的,怎麼可能放棄自家良田,去換外頭不知哪裡的荒地?」

  「所以咱們需要個起鬨架秧子的」胤礽壞笑道,「而且兒子已經想到該選誰了。」

  康熙打量了幾番兒子的神色,恍然大悟道:「該不會是…」

  胤礽但笑不語,眼神中卻毫不掩飾的說,您猜對了。

  父子兩個商談之後,胤礽去給他的戲台作配的人,康熙則自己接著想,這事兒到底該不該如何辦。

  雖然方才與太子說的盡興,而且他私心裡其實還有些擔憂。這事兒可不小,不見得真能如兒子所願,完美辦下來。

  早朝之後一刻也不停,康熙著實有些疲累。打發了所有奴才後,他躺在榻上閉目養神起來。只是剛剛閉眼,他又看到了自己曾經做的那個夢。

  康熙猛地睜眼,「難道是老祖宗又託夢給朕?」

  他這邊心慌之時,胤礽那裡已經吩咐人把明珠又給請回了宮中。

  明珠自然能猜到胤礽要說之事與徐正源打下的土地有關,心裡料定太子找他,就是希望他再出個絕妙主意。

  他早朝時便將自己的主意打好了腹稿,備的就是皇上或太子垂問。

  明珠不慌不忙,慢慢悠悠進了宮。卻不想入宮之後,太子給了他一個好大的「驚喜」。

  「殿下說什麼?」明珠不可置信道。

  胤礽一臉真誠:「如今朝廷危機關頭,若要論誰最能為汗阿瑪解憂,自然非師傅您莫屬。」

  「奴才」明珠急忙截住他的話頭道:「奴才愚鈍,實在想不住這次要如何為萬歲分憂。」

  「其實不難」胤礽完全不為所動,仍舊盯著他的眼神認真道:「只要師傅做出表率,孤再去勸服幾個王室宗親,汗阿瑪所愁之事自然迎刃而解。」

  他一開便沒有把要換田之事告訴明珠,只是說康熙雖然有心在美洲建立都府,但發愁開荒的人選,然後勸明珠帶頭出人給他汗阿瑪解憂。

  明珠一聽自然滿口答應。他以為這是太子在抬舉自己人,畢竟誰的奴才過去了,誰能占到的良田最多不是嗎?

  誰料他前腳剛剛答應,後腳胤礽就接著說:「汗阿瑪為保公正,許諾了誰出了人手再加幾十畝良田,誰就能先在徐正源打下的良田之外,換得幾百畝的荒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