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胤礽想到這隻艦隊的裝備,覺得對方傷了四五百可能還是徐正源手下留情了。
從頭到尾沒出聲的康熙:「...」合著是一道兒打家劫舍過去的。
報完傷亡,徐正源繼續說道,「走了半年之後,奴才預估著再往下走怕是找不到什麼陸地了,正打算下令讓船隊返航,卻不料沒多久就碰上了一片廣袤土地。」
「那裡可有國家?」聽到此處,明珠也忍不住插嘴道。
徐正源沒扭頭,仍對著康熙恭敬道:「奴才剛命人靠近海岸的時候沒瞧著有什麼村子什麼的。為探究竟,便下令讓幾個營的將士隨奴才一起登陸上岸。行軍大約五六日,便碰上了一夥兒打家劫舍的洋人。」
「打家劫舍的洋人?」康熙奇道,「可是與先前來大清的洋人模樣才不多?」
徐正源沒怎麼見過洋人,聽他這麼一問,心裡一時有點不只如何作答。見他遲遲不答,康熙無奈道:「你接著往下說,他們是如何打家劫舍的?」
「是」徐正源道,「奴才瞧著他們似乎不是本地人,因他們一邊揮鞭子打著一群婦孺,一邊嘴裡不斷的吵嚷著什麼。具體是什麼奴才也聽不懂,只是覺得這洋人從面目上就不像好人。」
胤礽雖是最開始建議他汗阿瑪派人出去的,但此時聽到徐正源這話也不由的想吐槽,「用那個傻統的話說,這種人大約該算是雙標狗。自己帶兵一道兒搶過去沒什麼,別人揮揮鞭子他就覺得人家不像好人。」
太子爺這邊心裡嘀咕,徐正源那邊一點沒耽誤繼續說,「奴才生怕最見不得別人欺負女人孩子,當時想都沒想,掏出火銃便沖了過去,把那洋人好好教訓了一頓。」
本來該抽刀的,可戴梓給的軍事供給太足,導致徐正源下意識的就掏了火銃。
「奴才和幾十個將士們,三無下就解決了那些洋人。那些婦孺被嚇壞了,當時就嘰里呱啦跟奴才說什麼,奴才也沒聽懂,就叫手下人找地方給他們安頓好。」
說道此處,他突然氣憤道:「本以來不過沒多少洋人,可奴才在那裡受了兩天之後,突然幾百個洋人就把那個村子圍住了。若不是手下兄弟護著,奴才說不定早叫他們剝了皮了。」
想起那些為他戰死的兄弟,徐正源壓著一股火道,「奴才死裡逃生,發誓要帶人為兄弟們報仇,便整齊了一萬人,又帶了火銃大炮,與那洋人狠狠打了一番。」
這裡他一點還是隱瞞了。當時在美洲的不列顛人也帶了不少士兵過去,除了徐正源碰上的幾百人,應該至少還有兩萬士兵在那片大陸上。所以實際上拿下那片土地的過程,並不像徐正源說到那樣速戰速決。
而是兩撥人碰上之後,打了三個半個月的攻堅戰,徐正源這邊才靠著人海戰術和先進的武器,把不列顛人給打服了。雖然他手底下傷亡了幾千人,但也把不列顛人徹底趕出了美洲大陸。
而此時已成兵痞的徐正源一點沒客氣,不僅把不列顛人原本侵占的土地全部劃成了大清的,為了保證將士們的伙食供應,他還叫人不斷在那裡開墾新的土地。
正因為開墾土地需要時間,所以他一來一回才用了兩年之久。
前因後果都匯報完了,徐正源仿佛才想起自己未請旨便主動生事一樣,尷尬道:「奴才也是發現那裡荒廢的農田比較多,所以才叫人稍微歸整一下。誰料最後越整越多了。」
康熙聽完了所有事情之後,沉吟了一會兒才問道:「你的意思是,那邊多的是無主之地,且還都是良田?」
徐正源回憶了一下他在美洲預見的情況,「確實如此。且因著之前洋人打家劫舍的比較厲害,奴才瞧著那裡也不像是有人能住下去的樣子。」
胤礽勾起唇角會心一笑。若是系統在,肯定知道他為何而笑。
還能為何,因為太子殿下早就算好了,這個時間,美洲原本的土著早就叫歐洲人殘殺的差不多了,他勸他汗阿瑪派人過去,可不就打著撿漏的主意嗎。
第132章
徐正源把事情從頭到尾都講完,便屏氣凝神等著康熙告訴他,是把人都叫回來,還是可以借著再另一片大陸上耕種。
畢竟他現在還有一萬多兄弟沒回來呢,如果萬歲沒個確切決定,他還真不敢自己就這麼把人叫回來。
康熙並沒有立時下旨,沉吟了半晌,道:「此事容朕再想想。」
他那裡要想,滿朝文武卻安耐不住,畢竟眼看著如此大的一塊肥肉就在嘴邊上,任誰也不想這麼輕易放過。當即便有官員站出來說:「臣以為,既然已經占盡良田,皇上更該在那裡建立都府,任派官員,命人好好治理才是。」
此言一出,立時應著如云:「臣也覺得該是如此。」「臣附議。」
康熙聽著大殿裡群臣應和,太陽穴直跳。他不是不想把徐正源費力打下的地方納入大清統治,只是他還要再好好想想,怎麼設立官員,怎麼開墾荒田。
畢竟,那是一片他完全陌生的土地。
康熙忍了忍,看群臣還是很沒有眼色的繼續吵嚷,便揚聲呵道:「暫且退朝,容朕再想想。」
他不想再議,群臣自然不敢反駁。於是熱鬧了一早上的早朝便就這麼散了。
早朝散了之後,徐正源頭一個向外走。他一刻沒停的說了快一個時辰,此時實在饑渴不耐。卻不想他沒走多遠,幾個剛剛扎堆兒開小會的官員便想叫住他,「許都督慢走。」
從頭到尾沒出聲的康熙:「...」合著是一道兒打家劫舍過去的。
報完傷亡,徐正源繼續說道,「走了半年之後,奴才預估著再往下走怕是找不到什麼陸地了,正打算下令讓船隊返航,卻不料沒多久就碰上了一片廣袤土地。」
「那裡可有國家?」聽到此處,明珠也忍不住插嘴道。
徐正源沒扭頭,仍對著康熙恭敬道:「奴才剛命人靠近海岸的時候沒瞧著有什麼村子什麼的。為探究竟,便下令讓幾個營的將士隨奴才一起登陸上岸。行軍大約五六日,便碰上了一夥兒打家劫舍的洋人。」
「打家劫舍的洋人?」康熙奇道,「可是與先前來大清的洋人模樣才不多?」
徐正源沒怎麼見過洋人,聽他這麼一問,心裡一時有點不只如何作答。見他遲遲不答,康熙無奈道:「你接著往下說,他們是如何打家劫舍的?」
「是」徐正源道,「奴才瞧著他們似乎不是本地人,因他們一邊揮鞭子打著一群婦孺,一邊嘴裡不斷的吵嚷著什麼。具體是什麼奴才也聽不懂,只是覺得這洋人從面目上就不像好人。」
胤礽雖是最開始建議他汗阿瑪派人出去的,但此時聽到徐正源這話也不由的想吐槽,「用那個傻統的話說,這種人大約該算是雙標狗。自己帶兵一道兒搶過去沒什麼,別人揮揮鞭子他就覺得人家不像好人。」
太子爺這邊心裡嘀咕,徐正源那邊一點沒耽誤繼續說,「奴才生怕最見不得別人欺負女人孩子,當時想都沒想,掏出火銃便沖了過去,把那洋人好好教訓了一頓。」
本來該抽刀的,可戴梓給的軍事供給太足,導致徐正源下意識的就掏了火銃。
「奴才和幾十個將士們,三無下就解決了那些洋人。那些婦孺被嚇壞了,當時就嘰里呱啦跟奴才說什麼,奴才也沒聽懂,就叫手下人找地方給他們安頓好。」
說道此處,他突然氣憤道:「本以來不過沒多少洋人,可奴才在那裡受了兩天之後,突然幾百個洋人就把那個村子圍住了。若不是手下兄弟護著,奴才說不定早叫他們剝了皮了。」
想起那些為他戰死的兄弟,徐正源壓著一股火道,「奴才死裡逃生,發誓要帶人為兄弟們報仇,便整齊了一萬人,又帶了火銃大炮,與那洋人狠狠打了一番。」
這裡他一點還是隱瞞了。當時在美洲的不列顛人也帶了不少士兵過去,除了徐正源碰上的幾百人,應該至少還有兩萬士兵在那片大陸上。所以實際上拿下那片土地的過程,並不像徐正源說到那樣速戰速決。
而是兩撥人碰上之後,打了三個半個月的攻堅戰,徐正源這邊才靠著人海戰術和先進的武器,把不列顛人給打服了。雖然他手底下傷亡了幾千人,但也把不列顛人徹底趕出了美洲大陸。
而此時已成兵痞的徐正源一點沒客氣,不僅把不列顛人原本侵占的土地全部劃成了大清的,為了保證將士們的伙食供應,他還叫人不斷在那裡開墾新的土地。
正因為開墾土地需要時間,所以他一來一回才用了兩年之久。
前因後果都匯報完了,徐正源仿佛才想起自己未請旨便主動生事一樣,尷尬道:「奴才也是發現那裡荒廢的農田比較多,所以才叫人稍微歸整一下。誰料最後越整越多了。」
康熙聽完了所有事情之後,沉吟了一會兒才問道:「你的意思是,那邊多的是無主之地,且還都是良田?」
徐正源回憶了一下他在美洲預見的情況,「確實如此。且因著之前洋人打家劫舍的比較厲害,奴才瞧著那裡也不像是有人能住下去的樣子。」
胤礽勾起唇角會心一笑。若是系統在,肯定知道他為何而笑。
還能為何,因為太子殿下早就算好了,這個時間,美洲原本的土著早就叫歐洲人殘殺的差不多了,他勸他汗阿瑪派人過去,可不就打著撿漏的主意嗎。
第132章
徐正源把事情從頭到尾都講完,便屏氣凝神等著康熙告訴他,是把人都叫回來,還是可以借著再另一片大陸上耕種。
畢竟他現在還有一萬多兄弟沒回來呢,如果萬歲沒個確切決定,他還真不敢自己就這麼把人叫回來。
康熙並沒有立時下旨,沉吟了半晌,道:「此事容朕再想想。」
他那裡要想,滿朝文武卻安耐不住,畢竟眼看著如此大的一塊肥肉就在嘴邊上,任誰也不想這麼輕易放過。當即便有官員站出來說:「臣以為,既然已經占盡良田,皇上更該在那裡建立都府,任派官員,命人好好治理才是。」
此言一出,立時應著如云:「臣也覺得該是如此。」「臣附議。」
康熙聽著大殿裡群臣應和,太陽穴直跳。他不是不想把徐正源費力打下的地方納入大清統治,只是他還要再好好想想,怎麼設立官員,怎麼開墾荒田。
畢竟,那是一片他完全陌生的土地。
康熙忍了忍,看群臣還是很沒有眼色的繼續吵嚷,便揚聲呵道:「暫且退朝,容朕再想想。」
他不想再議,群臣自然不敢反駁。於是熱鬧了一早上的早朝便就這麼散了。
早朝散了之後,徐正源頭一個向外走。他一刻沒停的說了快一個時辰,此時實在饑渴不耐。卻不想他沒走多遠,幾個剛剛扎堆兒開小會的官員便想叫住他,「許都督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