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算推行衛鞅的『重農抑商』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有了白棟的『跨地域肥料』和公輸犁,目前限制糧產量的只是田地數量而已;這個限制如果不能突破,五成秦人做農夫是一樣,十成秦人做農夫也是一樣。

  「白左更,你就不必繞圈子了,寡人想聽你的方法。」太了解自己這個四弟了,見到他言笑晏晏的模樣,就知道應該早有腹稿。

  「不瞞君上,臣下請公輸家為此犁冠名,就是要借公輸家的影響力,將此犁在最短的時間內推行天下,最好是山東各國和齊楚都能用上才好……」『白子』的影響力也很大,卻更多在文事方面,雖然也有發明壯麵法的壯舉,可要說在製造器具方面,現在還是遠遠比不過公輸家和墨家。

  「什麼,如此農家神器,你要讓天下各國都用上?」

  嬴渠梁瞪眼看著白棟,若非這小子是自己的四弟、嬴家的大恩人,他真要懷疑這是敵國內應了。老秦出了好東西,不說藏著掖著,反倒要推行天下?為了能夠迅速推行,還要冠上公輸家的名頭,這不是暗通敵國又是什麼?

  衛鞅這次卻沒有開口,只是等著白棟說出理由。他現在和杜摯一樣的鬱悶,感覺在這位白子面前,自己的智商嚴重不夠;以後一定要遠離這位白子才是,跟他接觸久了絕對會打擊到自己的信心……

  「公輸犁一旦推行天下,老秦的產糧數不會因此減少,各國的產糧數卻會因此增加。君上,東海明珠珍貴,是因為數量極其稀少,採珠人窮其一生時間也未必能找到幾顆;南海沉香木價比黃金,是因為只在極少數地區才能生長,而且生長極慢,十年成木、三十年方得成材。可如果東海明珠比黃河中的魚兒更多,南海沉香木多過河邊的蘆葦,還會珍貴麽?山東各國中以魏國首開『盡地力之教』,韓趙隨之。齊楚則得天獨厚,齊東楚南均有兩熟之稻,再加數十年來無陷國之戰,這些國家的糧倉都快滿了……如果他們再得到公輸犁,每年糧產量倍增,那又會如何?」

  「天下各國的產糧量都在增加,而且他們不比老秦缺糧,所以天下糧價就會降低到一個前所未有的低價!」杜摯的反應最快。

  「杜司空所言極是。天下突然多了幾倍的糧食,糧價不跌才怪!老秦的田地數量有限,那就只得用一用魏國的田地、楚國的田地了?他們的國人會幫助老秦種糧的,到時我們只要略施手段,就會讓糧價再次狂跌,那時全天下就秦國一個買主,恐怕天下的糧商都要哭求著將糧食賣給我們,老秦還怕儲存不夠需用的糧食?十年之後,國府當可引導國人開拓新田,老秦也將再無缺糧之憂。君上,到時天下各國之糧源源進入老秦,老秦則為天下糧倉,豈非是好?」

  生產和消費是一對需要平衡的雙胞胎,任何一方失重,都會帶來經濟事故。

  這個時代的生產力其實遠遠比不上後世,就算有白棟的新式犁具和肥料的合理配比手段,也斷然不會出現後世將牛奶倒進大西洋的事情;只不過在天下人的消費心理沒有得到轉變前,生產力卻突然增加兩三倍甚至更多,那些農夫並不會因此就多吃一碗飯、然後變成糟蹋糧食的紈絝子弟,他們只會看著滿倉的糧食喜不自勝,然後繼續過他們吃糠咽菜節衣縮食的日子。

  白棟打得就是這個時間差,在天下人的『消費理念』無法跟上生產力發展的前幾年,當各國國君發現他們的糧倉已經被堆滿,糧食就要發霉腐爛的時候、當那些農夫發現家裡的存糧已經招來了無數『碩鼠』,自己卻還是捨不得多吃一口的時候,像徐公這樣的大糧商就會『驚喜』的發現糧價跌了!

  此時白棟不會介意用上一點點小手段,讓糧價跌得更為猛烈,然後老秦只需要暗中買進足夠的數量即可;若是手段運用得當,說不定『買完』了糧食後還會賺些小錢……

  先進科技這種東西,保密壟斷自然有保密壟斷的好處,可若是能夠善加利用、攪起一天風雨,只怕好處會更大。等到白棟把便宜占完時,天下人才會如夢初醒,消費心理也會漸漸成熟,這其實才是他喜聞樂見的;有時要改變這個時代,未必一切都要依靠拳頭,還有經濟以及建築在經濟基礎上的各種高大上的理論。

  自從來到這個時代,白棟就在或有意或無意地下著一盤棋,一盤很大的棋。

  天下各國、列君諸侯,總有一天都會變成他的棋子……

  第二百五十二章 將進學

  快近年關了,天氣尤其冷得厲害。

  自從白家莊興起了土炕,這種經濟實用的取暖方式便很快傳播到整個老秦,據說現在連韓國人也在用,不過再好的東西也是有利有弊的,自打這土炕出現,稍微上了些年齡的人便不愛出門,總喜歡在家裡貓著。

  現在就連楊朱這種中年知識分子也漸漸有了宅男傾向,娘親才不到四十的人,居然也學會了盤腿炕上跟人聊天兒,這可不成,白棟最愛看娘親那不經意間透出的大家風範,可不希望她『老人家』變成羅圈腿的碎嘴老娘們兒;當然不是說後世的東北娘們兒就不好,其實特質樸可愛,但是這種習慣有礙健康也是事實,人家東北有大秧歌二人轉,不怕盤腿久了阻塞血脈,他總不能也教會娘親扭秧歌吧?不敢相信那種場面,堂堂白左更家中排開一溜兒的老娘們扭秧歌,再靠過來幾個擠眉弄眼的本山叔,那就太扯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