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兩個傢伙似乎拉上癮了,若不是嬴渠梁及時喊停,他倆能把這畝地全數犁過一遍,戀戀不捨地放開犁車,來到嬴渠梁面前,不等嬴渠梁詢問,已異口同聲道:「君上,此犁遠勝魏犁,乃為農家神物!」

  「哦?以你等看來,此犁是否可以大大節省人力畜力?」

  「回稟君上,農家得此犁,如得一牛之力!若是以牛力牽引,立成十牛之功!」

  「很好!你們下去休息吧……」

  嬴渠梁望了白棟一眼,忽然哈哈大笑:「白左更啊白左更,你個好小子!寡人今日算是沒有白來一趟。左庶長,你以為如何?我老秦若得此犁,再加白左更用肥的方法,是否就不必重農抑商了?哎,寡人也知糧食比金錢更為重要,可若是沒錢也不成啊……」

  「君上,鞅並非不懂商業、更非排斥商家,之所以提出抑商而重農,也是因為老秦人丁不足,當以田糧為重;白左更的用肥手段或需驗證,這公輸犁的好處卻是臣下親眼見到了,有此神物,我老秦等於平添一倍人丁,並不弱於魏齊,既然魏齊不會重農抑商,鞅也非愚蠢之人,又怎會無謂堅持呢?」

  說到這裡,衛鞅面對白棟深深一拜:「白左更手段通天,鞅輸得心服口服,請受鞅一拜,也請接受鞅之歉意。」

  「呵呵,左庶長是為國而爭,又何必對我道歉?」

  白棟哈哈大笑,孺子可教也!如今看來,歷史上的衛鞅之所以會成為有名的『酷吏』,甚至被車裂而死,一來是因為他本性太過固執,一旦認了死理兒,就不會給任何人面子,二來也是缺少一個能夠令他心服口服的『引導者』。如今自己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還能忍心看著他一步步走向滅亡麽?

  「多謝白左更,鞅深愧也。君上,臣下以為,公輸犁當不可外傳,日後無論製造、使用,都應有司農處監督,使用者必須是我老秦之民,用後立即收回!泄露此犁秘密者,一律嚴辦,十鄰同坐!只有如此,方可免得被他國得到製作之法。」

  這番話有見地啊,嬴渠梁微微點頭,正要誇獎衛鞅幾句,忽聽白棟笑道:「左庶長又錯了……」

  第二百五十一章 天下糧倉

  「白左更,左庶長怎麼又錯了?」

  不只是嬴渠梁有此疑問,就連老甘龍等人都有些無法理解;從討論新法以來,衛鞅為人雖然有些無禮,卻還算剛直,而且在改良了連坐法、取消了『重農抑商』的新法策略後,與大部分臣子的矛盾便告消除,大家看他也感覺順眼了許多。

  而且衛鞅提出的建議並非無理,公輸犁就算遲早要流傳天下,保密時間還是越長越好,時間越長,老秦的優勢也就越大,日後兵精糧足,十年收復河西全土或許並非夢想。

  唯一不滿的也就是公輸清了,公輸家被墨家壓制了這麼久,如今好容易有了壓過墨家的機會,如今卻被衛鞅阻攔,怕是又要等待幾年才能揚眉吐氣;公輸清望著白棟,只希望他能說出個道理,讓公輸犁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流傳天下。這是公輸家的私心,也是天下工匠的公心,任何時代的巧匠都希望通過自己製造的工具幫助天下人,倒是沒有多少國別之分。

  「我聽杜司空算過一筆帳,以老秦目前的糧食產量,僅僅是夠自用而已,就算拼命節省,也儲存不下多少。所以老秦雖能動用十五萬大軍,可在上次討伐義渠的戰爭中卻只敢動用三萬人,原因何在?因為大軍一動,錢糧消耗巨大,老秦用不起!我還聽說,先君石門一戰雖是大勝魏軍,卻因此耗盡存糧,後來為了收復河西,甚至還要去向那些老貴族世家借糧!如今老秦有了公輸犁。可以大量節省人力畜力。增加產糧數。可就算產糧量增加一倍,以老秦目前的能力,又要多久才能儲存夠足以支撐一場陷國級戰爭的糧食呢?十年還是二十年?」

  「這小子沒有說錯,就算有了公輸犁和他的用肥手段,老秦窮十年時間也未必能夠儲夠一場戰爭所需的糧食……」

  嬴渠梁微微皺眉,若要收復河西全境,戰事怕要拖上幾年,錢糧消耗將是一個恐怖的數字。就算有了公輸犁,老秦也無法迅速變成天下糧食最多的國家,畢竟田地數量是有限的;說是老秦地廣人稀、開拓新田是個好辦法,可秦人無不流戀舊地,誰又肯捨棄祖宗的墳塋,然後背井離鄉去開闢新田?這不是人多人少的問題,而是人心不向,需要國府長時間的引導、鼓勵,甚至大量遷移民眾,才可能見到效果。這就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

  「就算是魏國這樣的強大國家,糧食產量也是有極限的。老秦和魏國一樣,有了新的犁具、人力畜力固然可以得到節省,可因此開發出的潛力也是有限度的,就以每年產量倍增來計算,十年後精兵養成,有了與魏國一戰之力,儲備的糧食可能夠用麽?」

  「十年時間,怕是不足。」

  嬴渠梁暗暗點頭,白棟看得沒錯,收復河西始終是橫在他心中的一根刺,在衛鞅未曾被任命為變法大臣前,演練新兵就已經搬上了他的日程,如今藍田新軍正在秘密增加,隴東鐵騎也在公子少官的訓練中,可練兵甚至比用兵更費糧食!現在老秦糧庫就已經快要見底了。日後隨著老秦的糧產量增加,他的心思也會更大,五萬新軍可不可以變成十萬?十五萬秦軍可否突破到二十萬?水漲了,船也會變高啊……似乎還是存不下多少糧食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