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但是先前,謝琛話里又提到落水之事,遲向晚沒有忘記,這事是淮南王府餘孽乾的,她心有怨懣,便忍不住提起淮南王府之事。
「不過這一類極少,畢竟鮮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更多的是抨擊淮南王府擁兵自重、目無尊上的。」
這一類多半是揣摩著皇帝的心意,大罵淮南王府,來逢迎今上。
「不過看的最多的,當屬關於淮南王府的逸聞趣事。」
遲向晚回憶著書中內容,不由得輕哼一聲:「那些書里,都把淮南王府描繪得聚寶盆一般。什麼絕色舞姬,什麼稀世珍寶,還有什麼罕見藥材,淮南王府積累百年,應有盡有,比之皇帝私庫都不相上下。」
她嘆了口氣道:「要是知道淮南王府上次那些餘孽就好了。」
皇帝追查了這麼久,也沒有找到這批人的蹤跡,只怕再想找到也難了。
「我會幫你把這些人找到的。」謝琛道。
他與寧妃,原先是合作關係,那些人的下落,他也是有所了解。
現在寧妃插手盧氏之事,他們之間的合作無疑斷裂。
他本來也有誅殺那些人的打算,一來警告寧妃,二來也是存了為遲向晚出口氣的心思。
「我不是這個意思,」遲向晚卻搖搖頭,「我只是想,如果找到那些人,是不是就能找到皇陵毒霧的解藥了。」
淮南王府已經覆滅,但這些餘孽既然肯冒著生命危險,為她們的主子報仇,只怕也曾是淮南王的心腹之流,知道是否存有解藥,也是情理之中。
謝琛略略思索了一下:「或許吧。不過這些逸聞漫談,本就寫得誇張以博人眼球,如果淮南王府當真有什麼稀奇藥材,又豈會為民間所知曉?退一萬步將,就算真有這些藥材,只怕滅族抄家時,也落得一絲不剩了罷。」
他的口吻清冷而理智,像是在分析一件於他而言無關緊要的事。
「但是寫書之人,未必不和淮南王府沾親帶故啊。」遲向晚據理力爭,「淮南王府盤桓中原百餘年,又是大鈞自建國以來最為強勁的一支王族,有稀奇藥材也算情理之中嘛。」
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信則有,不信則無。
芥舟子真人給謝琛的藥,雖經過了改良,也只能緩解他的症狀,但遲向晚想到謝琛後遺症發作時的痛苦狀態,不願意他再這般強自隱忍下去。
萬一呢。
萬一淮南王府真的有能根治謝琛症狀的藥材,而藥材恰恰在淮南王府餘孽手中。她還是對這件事抱有希望。
謝琛見遲向晚又開始思忖不語,不由失笑:「這些事情,我自會考慮,你無需操心。」
天色越來越暗,深秋的天黑得早,夜幕不知何時已然降臨,離分別的時間也越來越近。
遲向晚有些憂慮地看著謝琛。誰人沒有私心,平心而論,她並不想謝琛去賑災。
但她更知道,這次賑災的機會,是謝琛百般爭取到的,默默咽下嘴中的話,她勾住謝琛的尾指:「要答應我,平安歸來。」
第64章 兩地同心 眼中閃過一絲清亮的喜悅,……
近日的風越吹越涼。
雖然窗戶緊閉, 但遲向晚坐在窗前久了,竟也感受到陣陣涼意。
少女長如蝶翅的睫毛輕輕眨著,眉頭微蹙, 雙手托腮,似在思索些什麼, 神色竟有些苦惱。
眼下她有一個寫信的機會。
雖說她不能光明正大把信交給謝琛,但遲許正好有故交要路過孟州附近, 多轉一趟手, 能捎帶遲向晚的信過去。
辟雍硯中的墨跡幾乎快要乾涸, 遲向晚手中的紫毫宣筆卻遲遲未能落下, 她斟酌再三, 還是覺得無法盡寫自己心意。
她遂放下筆,望著窗外, 看到銀杏樹杏葉婆娑,粲然明麗, 澄黃黃一片,心中突然有了主意。
走出房門, 她前往銀杏樹下, 挑選了幾片飽滿的銀杏葉,回去後在信紙上寥寥寫下『京城無所有,聊贈一葉秋』【1】五字, 將銀杏葉粘上後, 一併塞入信封之中。
她相信他看到後, 必知曉她心意。
……
孟州官府衙門。
謝琛端坐在太師椅上,手指似有似無,叩著桌面。
桌角原先放著一盞茶,茶湯如絳, 氤氳著裊裊煙霧,但此刻,冒著熱氣的茶徹底冷了下來,茶麵波瀾不興。
兩邊的衙役,俱是大氣都不敢出。
新官上任三把火。
但這位賑災的新官剛上任,乾的第一件事卻是查看卷宗。
孟州當地的官員膽戰心驚,紛紛垂下頭去。
「元泰三年,孟州最大的糧商周生岐,因酒後宿醉,夜宿於畫舫里雲娘的閣中。但周生岐夜裡醒來,獨自前往船尾過風,結果不慎落水,溺死水中。」
謝琛手執卷宗,在地方官員的面前晃了一下,「可是有此事?」
底下垂手站著的一個判司是本地人,聞言回想了一下,雖摸不清謝琛的用意,卻又不得不答:「稟殿下,確有此事。」
謝琛聞言微微一笑,「那麼,本王倒是有一事好奇,還望判司解惑。」
迎著判司不解的目光,他慢條斯理道:「這裡還有一份卷宗,是仵作的報告。周生岐的家人擊鼓鳴冤,不相信他會失足落水,請求開棺驗屍。而這份驗屍結果表明,他腹腔中積水極少。這一點,不知判司作何解釋?」
「不過這一類極少,畢竟鮮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更多的是抨擊淮南王府擁兵自重、目無尊上的。」
這一類多半是揣摩著皇帝的心意,大罵淮南王府,來逢迎今上。
「不過看的最多的,當屬關於淮南王府的逸聞趣事。」
遲向晚回憶著書中內容,不由得輕哼一聲:「那些書里,都把淮南王府描繪得聚寶盆一般。什麼絕色舞姬,什麼稀世珍寶,還有什麼罕見藥材,淮南王府積累百年,應有盡有,比之皇帝私庫都不相上下。」
她嘆了口氣道:「要是知道淮南王府上次那些餘孽就好了。」
皇帝追查了這麼久,也沒有找到這批人的蹤跡,只怕再想找到也難了。
「我會幫你把這些人找到的。」謝琛道。
他與寧妃,原先是合作關係,那些人的下落,他也是有所了解。
現在寧妃插手盧氏之事,他們之間的合作無疑斷裂。
他本來也有誅殺那些人的打算,一來警告寧妃,二來也是存了為遲向晚出口氣的心思。
「我不是這個意思,」遲向晚卻搖搖頭,「我只是想,如果找到那些人,是不是就能找到皇陵毒霧的解藥了。」
淮南王府已經覆滅,但這些餘孽既然肯冒著生命危險,為她們的主子報仇,只怕也曾是淮南王的心腹之流,知道是否存有解藥,也是情理之中。
謝琛略略思索了一下:「或許吧。不過這些逸聞漫談,本就寫得誇張以博人眼球,如果淮南王府當真有什麼稀奇藥材,又豈會為民間所知曉?退一萬步將,就算真有這些藥材,只怕滅族抄家時,也落得一絲不剩了罷。」
他的口吻清冷而理智,像是在分析一件於他而言無關緊要的事。
「但是寫書之人,未必不和淮南王府沾親帶故啊。」遲向晚據理力爭,「淮南王府盤桓中原百餘年,又是大鈞自建國以來最為強勁的一支王族,有稀奇藥材也算情理之中嘛。」
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信則有,不信則無。
芥舟子真人給謝琛的藥,雖經過了改良,也只能緩解他的症狀,但遲向晚想到謝琛後遺症發作時的痛苦狀態,不願意他再這般強自隱忍下去。
萬一呢。
萬一淮南王府真的有能根治謝琛症狀的藥材,而藥材恰恰在淮南王府餘孽手中。她還是對這件事抱有希望。
謝琛見遲向晚又開始思忖不語,不由失笑:「這些事情,我自會考慮,你無需操心。」
天色越來越暗,深秋的天黑得早,夜幕不知何時已然降臨,離分別的時間也越來越近。
遲向晚有些憂慮地看著謝琛。誰人沒有私心,平心而論,她並不想謝琛去賑災。
但她更知道,這次賑災的機會,是謝琛百般爭取到的,默默咽下嘴中的話,她勾住謝琛的尾指:「要答應我,平安歸來。」
第64章 兩地同心 眼中閃過一絲清亮的喜悅,……
近日的風越吹越涼。
雖然窗戶緊閉, 但遲向晚坐在窗前久了,竟也感受到陣陣涼意。
少女長如蝶翅的睫毛輕輕眨著,眉頭微蹙, 雙手托腮,似在思索些什麼, 神色竟有些苦惱。
眼下她有一個寫信的機會。
雖說她不能光明正大把信交給謝琛,但遲許正好有故交要路過孟州附近, 多轉一趟手, 能捎帶遲向晚的信過去。
辟雍硯中的墨跡幾乎快要乾涸, 遲向晚手中的紫毫宣筆卻遲遲未能落下, 她斟酌再三, 還是覺得無法盡寫自己心意。
她遂放下筆,望著窗外, 看到銀杏樹杏葉婆娑,粲然明麗, 澄黃黃一片,心中突然有了主意。
走出房門, 她前往銀杏樹下, 挑選了幾片飽滿的銀杏葉,回去後在信紙上寥寥寫下『京城無所有,聊贈一葉秋』【1】五字, 將銀杏葉粘上後, 一併塞入信封之中。
她相信他看到後, 必知曉她心意。
……
孟州官府衙門。
謝琛端坐在太師椅上,手指似有似無,叩著桌面。
桌角原先放著一盞茶,茶湯如絳, 氤氳著裊裊煙霧,但此刻,冒著熱氣的茶徹底冷了下來,茶麵波瀾不興。
兩邊的衙役,俱是大氣都不敢出。
新官上任三把火。
但這位賑災的新官剛上任,乾的第一件事卻是查看卷宗。
孟州當地的官員膽戰心驚,紛紛垂下頭去。
「元泰三年,孟州最大的糧商周生岐,因酒後宿醉,夜宿於畫舫里雲娘的閣中。但周生岐夜裡醒來,獨自前往船尾過風,結果不慎落水,溺死水中。」
謝琛手執卷宗,在地方官員的面前晃了一下,「可是有此事?」
底下垂手站著的一個判司是本地人,聞言回想了一下,雖摸不清謝琛的用意,卻又不得不答:「稟殿下,確有此事。」
謝琛聞言微微一笑,「那麼,本王倒是有一事好奇,還望判司解惑。」
迎著判司不解的目光,他慢條斯理道:「這裡還有一份卷宗,是仵作的報告。周生岐的家人擊鼓鳴冤,不相信他會失足落水,請求開棺驗屍。而這份驗屍結果表明,他腹腔中積水極少。這一點,不知判司作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