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謝琛的口吻愈是平靜,遲向晚聽起來心中便愈不是滋味,她喃喃道:「這樣快麼。」
她說完,才後知後覺發現,臉上有一股涼意在滾滾而落。
大抵,這便是所謂的未語淚先流罷。【1】
她用衣袖拭淚,不料淚越拭越多,她本不欲讓謝琛看見自己如此情態的。
遲向晚可以是端莊的、疏離的、聰慧的、伶牙俐齒的,怎麼可以是這般軟弱模樣呢。
她倔強地揚起下頜,努力保持著所剩無幾的貴女儀範。
頰邊卻突然傳來一陣暖意。
謝琛輕輕捧著她的臉頰,吮/吸/舔/舐著她臉上如玉珠般的淚痕。
一切都不重要了。
像歸鳥棲息於靜謐夜晚中的如銀月光,似烏篷船沉溺於綽滿星河的悠悠水波,若白色衣袂飛颺於初夏晚風。
她沉淪於他的徹骨溫柔。
眼淚自發止住了,她有一瞬間,忘記了自己身上貼的那些標籤,懶洋洋地依偎在他懷裡。
「咸不咸?」她覷著他神色。
「是甜的。」他笑著,還抿了抿唇上殘留的玉珠。
「不信的話,要麼你嘗嘗?」
……
貝齒間,是香津玉液的置換,是蓮步曼舞的逶迤,兩廂觸碰,已然勝卻人間無數。
凜冬退散,溫情摩挲,唯有柔軟方能撩撥心弦,唯有探索才能品斟這人間至味。
「總之,你不要操心,凡事有我在。」
他目光無限溫柔,像快要落山映著霞光的金色夕陽,帶著白天的朗潤晴麗,卻有種即將面臨永寂長夜的蕭索,透著些許欲說還休。
謝琛終是在她發間落下繾綣一吻。
她聽見他輕輕道:「你一定要好好的。」
第61章 佛龕俗世 他想要她做佛龕前的那一朵花……
秋雨綿愁, 下了一日一夜後方徹底止歇。一點一滴的雨水積在路面低洼處,形成一個個小小的水泊,梧桐落葉紛擾落入其中。
這是要變天的節奏。
京城這段日子, 發生了幾件大事。
盧氏徹底倒台,全族男子腰斬, 女子充進掖庭淪為賤婢,盧貴妃褫奪封號冷宮安置, 二皇子也慘遭圈禁。
而襄助皇帝查明鐵礦一案的是皇帝的幼弟, 當今的圓琛法師。皇帝為嘉獎於他, 特命他還俗封藩, 封為楚王, 封地梓州,還賞賜他食邑五千戶。
再有就是, 永國公府長子遲許,與國子監祭酒之女溫毓秀結親之事。
因著這兩家都是勛貴氏族, 在京城也著實議論了一陣。
遲向晚坐在溫府涼亭,以一種揶揄的眼神望著溫毓秀。
她記得, 自己離京這一趟之前, 溫毓秀和遲許還沒有什麼進展。如今看他倆的神情,倒是都對這門婚事十分滿意。
溫毓秀被這種眼光看得渾身不自在,她輕推了好友一把, 「你別多想。」
一邊跟遲向晚說著別多想, 一邊她自己跟吐豆子似的, 將故事和盤托出。
其實經過也很簡單。
就是他倆先前在多寶閣邂逅過一次,同時看中一件木雕擺件。兩人起先都不肯割愛,紛紛描述自己對木雕的喜愛,卻因此越聊越投機, 遲許本是先來到木雕處,卻主動把木雕讓給溫毓秀。
沒過多久,後來在朱雀大街上,坐在馬車裡的溫毓秀突然聽到馬兒『嘶』的一聲長鳴,馬匹受驚,馬車不可控地向前橫衝直撞。
而遲許正巧在不遠處,聽到動靜趕來搭救了一把,他用長鞭圈住馬腿,馬車銳減了沖速,溫毓秀得以逃離失控的馬車。
溫毓秀思忖著自己承了遲許一個大的人情,合該把從遲許那裡割愛的木雕還給他本人,遲許彎起一雙桃花眼,瀲灩著光對溫毓秀道,他們之間不必分得那麼清楚。
後來很快就有貴族命婦,得了遲府之請,上門提親。
說到這塊,溫毓秀乜著眼看遲向晚:「快說,是不是你早就告訴你兄長了。」
「告訴什麼。」遲向晚假裝聽不明白。
溫毓秀哼哼兩聲:「你別給我心裡明白揣糊塗。若不是你和他說了我的心意,他怎麼敢如此篤定地來我家提親?」
「這樣不好麼?總比兩人心許彼此,又因為不知曉對方心意白白錯過的好。」遲向晚無辜道。
溫毓秀扯了扯嘴角,「算啦,往後你我還是妯娌,我就不和小姑子計較了。」竟是一副大人有大量的態度。
「嘿,瞧瞧,還沒進門,稱呼倒是轉的很快。」遲向晚眼中戲謔的笑意遮掩不住。
溫毓秀作勢要來擰她的嘴,兩人打鬧了一會兒才罷休。
「對了,溫伯父那裡……」遲向晚試探地問及。
溫兆裕竟然同意溫毓秀嫁給武將,還答允得如此痛快,這倒令她始料未及。
遲許往後要常年留守邊塞。雖說溫毓秀一貫活潑膽大,也嚮往同京城不一樣的生活,但溫兆裕素來疼愛獨女,竟也肯放她去北州。
「我父親說,女大不中留,遲府門風清正,也與我家門當戶對,遲許為人他也信得過,便隨我之意了。」
「真好。」遲向晚由衷地感慨。
比起好友順風順水、基本上沒什麼波瀾的婚事,自己則要坎坷得多。
「你也無須羨慕我,你與言穆更是天造地設、郎才女貌。」溫毓秀猶豫了一下,才繼續後面的話,「只是他最近精神狀況,似乎不大好。」
她說完,才後知後覺發現,臉上有一股涼意在滾滾而落。
大抵,這便是所謂的未語淚先流罷。【1】
她用衣袖拭淚,不料淚越拭越多,她本不欲讓謝琛看見自己如此情態的。
遲向晚可以是端莊的、疏離的、聰慧的、伶牙俐齒的,怎麼可以是這般軟弱模樣呢。
她倔強地揚起下頜,努力保持著所剩無幾的貴女儀範。
頰邊卻突然傳來一陣暖意。
謝琛輕輕捧著她的臉頰,吮/吸/舔/舐著她臉上如玉珠般的淚痕。
一切都不重要了。
像歸鳥棲息於靜謐夜晚中的如銀月光,似烏篷船沉溺於綽滿星河的悠悠水波,若白色衣袂飛颺於初夏晚風。
她沉淪於他的徹骨溫柔。
眼淚自發止住了,她有一瞬間,忘記了自己身上貼的那些標籤,懶洋洋地依偎在他懷裡。
「咸不咸?」她覷著他神色。
「是甜的。」他笑著,還抿了抿唇上殘留的玉珠。
「不信的話,要麼你嘗嘗?」
……
貝齒間,是香津玉液的置換,是蓮步曼舞的逶迤,兩廂觸碰,已然勝卻人間無數。
凜冬退散,溫情摩挲,唯有柔軟方能撩撥心弦,唯有探索才能品斟這人間至味。
「總之,你不要操心,凡事有我在。」
他目光無限溫柔,像快要落山映著霞光的金色夕陽,帶著白天的朗潤晴麗,卻有種即將面臨永寂長夜的蕭索,透著些許欲說還休。
謝琛終是在她發間落下繾綣一吻。
她聽見他輕輕道:「你一定要好好的。」
第61章 佛龕俗世 他想要她做佛龕前的那一朵花……
秋雨綿愁, 下了一日一夜後方徹底止歇。一點一滴的雨水積在路面低洼處,形成一個個小小的水泊,梧桐落葉紛擾落入其中。
這是要變天的節奏。
京城這段日子, 發生了幾件大事。
盧氏徹底倒台,全族男子腰斬, 女子充進掖庭淪為賤婢,盧貴妃褫奪封號冷宮安置, 二皇子也慘遭圈禁。
而襄助皇帝查明鐵礦一案的是皇帝的幼弟, 當今的圓琛法師。皇帝為嘉獎於他, 特命他還俗封藩, 封為楚王, 封地梓州,還賞賜他食邑五千戶。
再有就是, 永國公府長子遲許,與國子監祭酒之女溫毓秀結親之事。
因著這兩家都是勛貴氏族, 在京城也著實議論了一陣。
遲向晚坐在溫府涼亭,以一種揶揄的眼神望著溫毓秀。
她記得, 自己離京這一趟之前, 溫毓秀和遲許還沒有什麼進展。如今看他倆的神情,倒是都對這門婚事十分滿意。
溫毓秀被這種眼光看得渾身不自在,她輕推了好友一把, 「你別多想。」
一邊跟遲向晚說著別多想, 一邊她自己跟吐豆子似的, 將故事和盤托出。
其實經過也很簡單。
就是他倆先前在多寶閣邂逅過一次,同時看中一件木雕擺件。兩人起先都不肯割愛,紛紛描述自己對木雕的喜愛,卻因此越聊越投機, 遲許本是先來到木雕處,卻主動把木雕讓給溫毓秀。
沒過多久,後來在朱雀大街上,坐在馬車裡的溫毓秀突然聽到馬兒『嘶』的一聲長鳴,馬匹受驚,馬車不可控地向前橫衝直撞。
而遲許正巧在不遠處,聽到動靜趕來搭救了一把,他用長鞭圈住馬腿,馬車銳減了沖速,溫毓秀得以逃離失控的馬車。
溫毓秀思忖著自己承了遲許一個大的人情,合該把從遲許那裡割愛的木雕還給他本人,遲許彎起一雙桃花眼,瀲灩著光對溫毓秀道,他們之間不必分得那麼清楚。
後來很快就有貴族命婦,得了遲府之請,上門提親。
說到這塊,溫毓秀乜著眼看遲向晚:「快說,是不是你早就告訴你兄長了。」
「告訴什麼。」遲向晚假裝聽不明白。
溫毓秀哼哼兩聲:「你別給我心裡明白揣糊塗。若不是你和他說了我的心意,他怎麼敢如此篤定地來我家提親?」
「這樣不好麼?總比兩人心許彼此,又因為不知曉對方心意白白錯過的好。」遲向晚無辜道。
溫毓秀扯了扯嘴角,「算啦,往後你我還是妯娌,我就不和小姑子計較了。」竟是一副大人有大量的態度。
「嘿,瞧瞧,還沒進門,稱呼倒是轉的很快。」遲向晚眼中戲謔的笑意遮掩不住。
溫毓秀作勢要來擰她的嘴,兩人打鬧了一會兒才罷休。
「對了,溫伯父那裡……」遲向晚試探地問及。
溫兆裕竟然同意溫毓秀嫁給武將,還答允得如此痛快,這倒令她始料未及。
遲許往後要常年留守邊塞。雖說溫毓秀一貫活潑膽大,也嚮往同京城不一樣的生活,但溫兆裕素來疼愛獨女,竟也肯放她去北州。
「我父親說,女大不中留,遲府門風清正,也與我家門當戶對,遲許為人他也信得過,便隨我之意了。」
「真好。」遲向晚由衷地感慨。
比起好友順風順水、基本上沒什麼波瀾的婚事,自己則要坎坷得多。
「你也無須羨慕我,你與言穆更是天造地設、郎才女貌。」溫毓秀猶豫了一下,才繼續後面的話,「只是他最近精神狀況,似乎不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