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頁
第169章 今夜太漫長了,劉吉守……
今夜太漫長了, 劉吉守在殿外,佛堂里的燈火忽明忽暗,他看到攝政王跪在佛前的身影, 從未見過他像今日這般無助,自他進到懷王府這十幾年,自是深知攝政王對皇太后用情之深,以至於劉吉不敢去想,倘若皇太后有個三長兩短,攝政王又該如何是好。
晨鼓響起,寧壽宮不曾有消息傳來,劉吉心裡七上八下, 攝政王沒有發話,他也不敢自作主張, 直到天光微亮,有個人影匆匆忙忙跑進來, 劉吉定眼一看,是進寶。
劉吉小跑著迎上前,他扶住進寶, 急忙問道, 「太后可醒了?」
進寶喘著粗氣,來不及先回他的話, 只問道,「殿下呢?」
劉吉急得直跺腳,卻也沒有追問,他帶著進寶來到正殿門口,向李善回道,「殿下, 進寶來了。」
李善已聽到殿外的動靜,他起身,卻因跪得太久,腳下趔趄幾步,劉吉剛想上前扶他,李善就已站定身子。
進寶抬頭,只見李善臉色蒼白,眼下乏著青色,顯然這一夜都未曾歇息過。
誰也不知寧壽宮裡送來的消息是好是壞,左右服侍的內侍們屏氣凝神,等著攝政王的問話。
李善盯著進寶,他的聲音微微有些顫抖,「御醫怎麼說。」
進寶強忍歡喜,他跪在李善面前,說道,「回稟殿下,太后醒了。」
李善怔了一下,隨後追問,「果真醒了?」
眾人臉上的神色皆是一喜,進寶接著說道,「卯時一刻,娘娘醒了一回,只是很快又睡過去,太醫看過,說是無礙,賢太妃想著殿下必定惦記,便命我速速前來告知殿下一聲。」
得知謝寶扇醒了,李善抬腳就要往寧壽宮去,劉吉和進寶連忙跟在他身後,出了寶華殿,進寶小跑著上前,說道,「殿下,還有一事……」
他欲言又止,李善止住腳步,就見進寶小心翼翼說道,「咱們寧壽宮的那株老梨樹開花了。」
劉吉吃驚的看著進寶。
寧壽宮的那棵梨樹今年遲遲沒有開花,那梨樹本就活了一二十年,宮裡侍弄果木的老太監來看過,說是梨樹本就只能成活十來年,那棵梨樹八成是老死了,李善只嫌晦氣,幾回要人將那樹挪走,卻因謝寶扇不讓,這樹始終沒能移走,偏巧她剛剛重傷,老梨樹就在這時開花了?
劉吉和進寶一起看向李善,李善沉聲說道,「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何需一提。」
說罷,他朝著寧壽宮而去。
且說李善到了寧壽宮,剛進宮門,便聞到撲鼻的梨花清香,他抬頭一看,只見牆角那株瀕死的老梨樹,枝頭開了滿滿的梨花,微風拂過,雪白的花瓣漫天飛舞,落在屋檐,牆頭,地面……
李善站在樹上,他看著老梨樹,劉吉瞪大雙眼,不可置信的看著眼前這一幕,梨花的花期早就過了,原本已經老死的梨樹,真的在一夜之間開花。
這棵老梨樹似乎拼盡了所有的力氣,只為今日再轟轟烈烈的開這最後一場。
內殿裡的賢太妃聽聞攝政王來了,已帶著人迎出來,她看到李善,又望著院子裡那顆開花的老梨樹,心裡猶疑不定,這花開得古怪,凶吉難測,卻無人膽敢議論。
四下靜悄悄的,誰也不敢作聲,李善的目光堅毅沉著,他移開視線,轉身走到階下,出聲問道,「賢太妃,不知太后的病情如何?」
說起謝寶扇的傷情,賢太妃滿臉正色,她回道,「昨日夜裡,太后發起高熱,約莫過了一個時辰便降了下來,清晨太后醒了片刻,很快又睡過去了。」
昨夜賢太妃一直守在寧壽宮,半夜謝寶扇忽起高熱,身邊伺候的人只怕擔責,都說要請攝政王過來,賢太妃做主,暫且沒有請他過來,好在很快就退熱,否則就是賢太妃也擔待不起。
李善聽著賢太妃的回話,已經進到內殿,在殿裡伺候的太醫和宮女們紛紛迎上前行禮,李善走進寢殿,他望著床榻上昏睡的人,忍不住放輕氣息。
李善走到近前,謝寶扇正是虛弱之時,她臉上幾乎沒有一絲血色,讓人看了忍不住揪心。
賢太妃已帶人退出寢殿,裡間只剩李善一人,他坐在床榻前,似乎仍能聞到梨花的幽香。
謝寶扇沉睡不醒,她自然不知道她等候多日的梨花已經開了,李善伸出手,輕輕觸碰著謝寶扇的臉龐,是溫熱的,她還活著,李善輕輕呼出一口氣,緊蹙的眉頭略微鬆開。
窗外的晨光照進屋裡,在地面上投下一圈光影,李善的心漸漸變得平靜,他默默注視著謝寶扇,直到天光大亮,李善這才出了寢殿。
等在外間的賢太妃看到李善,心情複雜的看了他一眼,攝政王時常出入寧壽宮,他和皇太后的流言蜚語,幾位太妃太嬪早已瞭然於心,身為先帝的妃嬪,她原本該不屑與之為伍,只是昨日看他對皇太后這般用心,她竟也無話可說。
怪只怪天意弄人,他二人本是少年舊識,當年若非信國公自作聰明,兩人成就一段姻緣,又何至於會有今日這段孽緣。
謝寶扇身邊片刻也離不得人,李善出來後,自有醫女進屋伺候,李善問賢太妃,「太后醒來時,可曾說過甚麼話?」
賢太妃搖頭說道,「太后受了這麼重的傷,哪裡還有力氣說話,不過醒了小片刻,就又睡過去了。」
今夜太漫長了, 劉吉守在殿外,佛堂里的燈火忽明忽暗,他看到攝政王跪在佛前的身影, 從未見過他像今日這般無助,自他進到懷王府這十幾年,自是深知攝政王對皇太后用情之深,以至於劉吉不敢去想,倘若皇太后有個三長兩短,攝政王又該如何是好。
晨鼓響起,寧壽宮不曾有消息傳來,劉吉心裡七上八下, 攝政王沒有發話,他也不敢自作主張, 直到天光微亮,有個人影匆匆忙忙跑進來, 劉吉定眼一看,是進寶。
劉吉小跑著迎上前,他扶住進寶, 急忙問道, 「太后可醒了?」
進寶喘著粗氣,來不及先回他的話, 只問道,「殿下呢?」
劉吉急得直跺腳,卻也沒有追問,他帶著進寶來到正殿門口,向李善回道,「殿下, 進寶來了。」
李善已聽到殿外的動靜,他起身,卻因跪得太久,腳下趔趄幾步,劉吉剛想上前扶他,李善就已站定身子。
進寶抬頭,只見李善臉色蒼白,眼下乏著青色,顯然這一夜都未曾歇息過。
誰也不知寧壽宮裡送來的消息是好是壞,左右服侍的內侍們屏氣凝神,等著攝政王的問話。
李善盯著進寶,他的聲音微微有些顫抖,「御醫怎麼說。」
進寶強忍歡喜,他跪在李善面前,說道,「回稟殿下,太后醒了。」
李善怔了一下,隨後追問,「果真醒了?」
眾人臉上的神色皆是一喜,進寶接著說道,「卯時一刻,娘娘醒了一回,只是很快又睡過去,太醫看過,說是無礙,賢太妃想著殿下必定惦記,便命我速速前來告知殿下一聲。」
得知謝寶扇醒了,李善抬腳就要往寧壽宮去,劉吉和進寶連忙跟在他身後,出了寶華殿,進寶小跑著上前,說道,「殿下,還有一事……」
他欲言又止,李善止住腳步,就見進寶小心翼翼說道,「咱們寧壽宮的那株老梨樹開花了。」
劉吉吃驚的看著進寶。
寧壽宮的那棵梨樹今年遲遲沒有開花,那梨樹本就活了一二十年,宮裡侍弄果木的老太監來看過,說是梨樹本就只能成活十來年,那棵梨樹八成是老死了,李善只嫌晦氣,幾回要人將那樹挪走,卻因謝寶扇不讓,這樹始終沒能移走,偏巧她剛剛重傷,老梨樹就在這時開花了?
劉吉和進寶一起看向李善,李善沉聲說道,「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何需一提。」
說罷,他朝著寧壽宮而去。
且說李善到了寧壽宮,剛進宮門,便聞到撲鼻的梨花清香,他抬頭一看,只見牆角那株瀕死的老梨樹,枝頭開了滿滿的梨花,微風拂過,雪白的花瓣漫天飛舞,落在屋檐,牆頭,地面……
李善站在樹上,他看著老梨樹,劉吉瞪大雙眼,不可置信的看著眼前這一幕,梨花的花期早就過了,原本已經老死的梨樹,真的在一夜之間開花。
這棵老梨樹似乎拼盡了所有的力氣,只為今日再轟轟烈烈的開這最後一場。
內殿裡的賢太妃聽聞攝政王來了,已帶著人迎出來,她看到李善,又望著院子裡那顆開花的老梨樹,心裡猶疑不定,這花開得古怪,凶吉難測,卻無人膽敢議論。
四下靜悄悄的,誰也不敢作聲,李善的目光堅毅沉著,他移開視線,轉身走到階下,出聲問道,「賢太妃,不知太后的病情如何?」
說起謝寶扇的傷情,賢太妃滿臉正色,她回道,「昨日夜裡,太后發起高熱,約莫過了一個時辰便降了下來,清晨太后醒了片刻,很快又睡過去了。」
昨夜賢太妃一直守在寧壽宮,半夜謝寶扇忽起高熱,身邊伺候的人只怕擔責,都說要請攝政王過來,賢太妃做主,暫且沒有請他過來,好在很快就退熱,否則就是賢太妃也擔待不起。
李善聽著賢太妃的回話,已經進到內殿,在殿裡伺候的太醫和宮女們紛紛迎上前行禮,李善走進寢殿,他望著床榻上昏睡的人,忍不住放輕氣息。
李善走到近前,謝寶扇正是虛弱之時,她臉上幾乎沒有一絲血色,讓人看了忍不住揪心。
賢太妃已帶人退出寢殿,裡間只剩李善一人,他坐在床榻前,似乎仍能聞到梨花的幽香。
謝寶扇沉睡不醒,她自然不知道她等候多日的梨花已經開了,李善伸出手,輕輕觸碰著謝寶扇的臉龐,是溫熱的,她還活著,李善輕輕呼出一口氣,緊蹙的眉頭略微鬆開。
窗外的晨光照進屋裡,在地面上投下一圈光影,李善的心漸漸變得平靜,他默默注視著謝寶扇,直到天光大亮,李善這才出了寢殿。
等在外間的賢太妃看到李善,心情複雜的看了他一眼,攝政王時常出入寧壽宮,他和皇太后的流言蜚語,幾位太妃太嬪早已瞭然於心,身為先帝的妃嬪,她原本該不屑與之為伍,只是昨日看他對皇太后這般用心,她竟也無話可說。
怪只怪天意弄人,他二人本是少年舊識,當年若非信國公自作聰明,兩人成就一段姻緣,又何至於會有今日這段孽緣。
謝寶扇身邊片刻也離不得人,李善出來後,自有醫女進屋伺候,李善問賢太妃,「太后醒來時,可曾說過甚麼話?」
賢太妃搖頭說道,「太后受了這麼重的傷,哪裡還有力氣說話,不過醒了小片刻,就又睡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