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鹹魚翻生的好師弟,想不到又一次栽到為兄手裡吧!」他平靜的態度深深的刺痛了陰無異,使新鮮出爐的武英殿大學時,忍不住尖酸地諷刺起來。

  「想不到三十年過去了,你還是那麼沒長進。」館陶垂下眼皮,輕嘆一聲道:「不知天時,不察大勢,你枉為神機座下首徒。」

  「什麼是天時?什麼是大勢?」陰無異嘴角抽動,咬牙切齒道:「勝者為王,便是最大地天時,敗者為寇,便是最大的大勢!」

  「大謬。」館陶搖頭笑道:「民心若水,才是決定一切地大勢。天下將統一,軍民厭倦戰爭,擁護武成王,這就是大勢。」

  「我先把你殺了。」陰無異咬牙切齒道。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館陶呵呵笑道:「我不會為活命背叛道義的,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來人吶,將他拖出去剁碎了餵狗!」陰無異還沒說話,秦霑氣急敗壞的吼叫道。

  金甲衛士想要上前,群臣卻擋在了中間,義憤填膺的紛紛道:「把我們一起殺了吧!」場面混亂不堪。

  這時殿外突然闖進來驚慌失措的孫先生,失聲叫道:「天佑陛下昏迷過去了,無論如何都沒法喚醒!」

  第十一卷 九九歸一 第七零一章 雲詭波譎

  天佑帝的突然昏迷,打亂了陰無異的計劃,他只得一面命人將百官帶到偏殿集中看押起來,一面發函敦請致仕在家的周廉犇等一干前朝元老上朝議事。

  午時左右,宮外也傳來壞消息……被邀請的一干舊臣不是在家中暴死,就是在路上遇刺,其餘人等也被嚇破了膽子,八抬大轎都請不來。

  一直到了掌燈時分,空蕩蕩的宣政殿裡,還是只有秦霑、陰無異和孫先生三人而已。至於昭武帝,已經被帶下去涼快去了,此刻是秦霑坐在他空出來的龍椅上。

  陶醉的感受著『坐龍椅』帶來的無上快感,秦霑甚至愜意的眯上了眼睛,許久都不肯理人。

  「王爺,那些致仕大臣們還是不肯上朝。」一臉無奈的孫先生輕聲稟報導。

  「統統抓起來,」秦霑輕撫著黃金製成的扶手,學著父皇當年的樣子道:「再用軍隊護送進宮,孤就不信這樣也會有危險。」

  「這個……也只能如此了。」孫先生點點頭,轉身下去傳令了。

  剩下陰無異道:「王爺,該頒布聖旨,將秦雷的命門昭告天下了。」

  「唔……」秦霑頷首道:「此事交給先生辦,不會有紕漏的。」

  「還有聯絡勇親王的事,」陰無異已經從最初的失態中擺脫出來,恢復了陰測測的樣子道:「我們也該早些著手了。」

  「唔……」秦霑頷首道:「你辦事、我放心,不過真能說動我大哥反對五哥嗎?」

  「王爺放心。」陰無異沉聲道:「為臣與齊國地融親王有些聯繫。可以用私人的名義寫封信給他,他自然知道該怎麼做。」

  「很好。」秦霑撫掌道:「有地頭蛇的幫助,大哥會更有信心的,速速去辦吧!」

  「是……」陰無異垂首退下。

  ……

  動用大秦先進的郵路系統,秦霑和陰無異的信在兩天內抵達齊國,分別送到占領軍統帥大秦勇親王和齊國維持會會長融親王手中。

  融親王一接到信,頓時喜不自勝。找來幾個元老一商量,大家都認為秦國內亂了。齊國就有復國的可能。自從亡國以後,一直沮喪不已地齊國王公,在這一刻歡呼雀躍起來。他們很快議定,拿出全部的積蓄,交給融親王,由他全權代表,去與勇親王商討合作事宜。

  而此時地秦軍大營中。也陷入了一場小範圍的激烈爭論中……收到那封信後,秦靂先是獨自琢磨一個時辰,而後又匪夷所思地將所有副軍級以上將領請到王帳中,再把那封信擱在大案上,讓他們輪流上前觀看。

  看到那封信,高級將領們表情各異,如皇甫戰文和石勇者,自然怒不可遏;如沈濰之類。則滿面憂慮;當然也有暗暗激動者,這些是秦靂的嫡系將領,正所謂寧為雞頭不為牛後,他們當然願意跟著勇親王自立,也弄個開國功臣之類的噹噹。

  對所有人的反應一概漠視,待十位將領全部看完。各歸其位後,秦靂才緩緩道:「爾等已經知曉國內的情形,請問諸位將軍有何高見?」

  「那還有什麼高見?」石勇騰地站起來,咬牙切齒道:「國賊作亂,天地變色,自然是與他們勢不兩立了!」

  「什麼國賊?」一個鎮東軍系統的將軍冷笑道:「難道昭武陛下也算是國賊嗎?」

  「這個……」石勇一下子詞窮,皇甫戰文趕緊接上道:「太上皇已經失蹤十年了,為什麼早不歸位,晚不歸位,偏要在這統一地時刻出現。還要將齊國分封給勇親王。這裡面蹊蹺不少啊……」

  「你的意思是,我們王爺不配擁有齊國嗎?」又一員將領吹鬍子瞪眼道:「我們統兵五十萬。費勁千辛萬苦,終於消滅了齊國,這是他老人家應得的!」

  「就是,」另一個將領冷笑道:「我看陛下分得不錯,武成王殿下滅了楚國,就將南楚封給他;我們王爺滅了齊國,就將東齊分給王爺,公平合理,童叟無欺,哪來的蹊蹺之言?」

  秦靂默不作聲,望向上將軍沈濰,沈濰只好表明態度道:「我們打生打死,犧牲千百萬人的性命,為的不就是能讓三國一統,華夏歸一嗎?現今觀這封信上所言,乃是要將好容易統一起來的國土,重新三分,若是如此,將士們的犧牲,意義何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