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郭素沒料到她會來送自己,快步走過去,問:「天都還沒有全亮,怎麼出來了?」

  「來送表哥啊。家人遠行,哪有不送的道理?」竇瑜自然而然道。邊說著話,她又從佰娘手裡拿過食盒,「知道你走得早,怕是連早飯都吃得不多。裡面的點心還是熱的,還有一些肉乾,可以在路上吃,好歹能填一填肚子。」

  郭素胸口放了香囊的地方似乎有些發燙,他抬手慢慢接過食盒。食盒並不算沉,但也壓著手,令他心中安穩。

  「早上風涼,快回去吧。」他道,「等我回來。」

  「我看著你走。」竇瑜想也不差這一會兒,哪有趕來送行卻只碰了面就走了,那也太敷衍了。

  郭素深深看了她一眼,握緊手中的鞭,將食盒遞給隨行的侍衛,出府後迅速上了馬。

  他騎在馬上,又催竇瑜回去:「這便要走了,你也快些回去,趁著天沒亮還能再回去睡一會兒。」

  「囉嗦。」竇瑜嘟囔了一句,朝他揮揮手,又點點頭。

  郭素驅馬向前,帶隊動了身。待走出一段距離後,他自馬上回頭,回望府門前。

  遠處還有些暗,好在門口的下人都提了燈,照得很清楚。見竇瑜被佰娘拉著往府內走了,他這才放了心。

  ……

  王旦在郭素府上只住了短短一段時日,除了不敢光明正大地在府上宴飲作樂,但日常起居也從不會虧待自己。也沒少在外使銀子,買進府中不知多少大件器物、小件陳設。等離開的時候可是犯了愁,府里那個鐵面無私的管家說了,兩個時辰內他們若不將東西收拾好,連人帶物搬出這座宅子,就派府里的下人過來搭把手。府里的下人手腳沒輕沒重,到時要是摔了碰了什麼,一概不管。

  府里不會昧他一分一毫,他若有遺落的,一把火燒掉了事。

  為什麼要被攆出府,王旦心知肚明。

  之前郭素不讓他再見無難,他想盡辦法才通過寺廟裡的一個小沙彌得知,無難前段時日總與府上一個名叫茂娘的婢女來往。

  甭管是不是出家人,一男一女湊在一處,有了往來,王旦立即便往羅帳內的那點兒事上猜度。但後來再細細盤問才知,無難並不與茂娘直接碰面,守禮得很,只經小沙彌的手轉交佛經。

  小沙彌收了王旦的銀子,知無不言,他知道無難師父抄寫經書時會以血混合硃砂,徹夜寫就。

  如此心誠,是送給誰呢?

  王旦自然想到了秦珠身上,因為茂娘是她的貼身婢女。之前在巷中的驚鴻一瞥王旦還曾回味過,但他不是見了美人就走不動路的人,身邊又從來不缺美妾,何至於想不開去招惹郭素的妹妹,再節外生枝。故而說話做事,包括眼珠子都老實得不得了。

  無難與他同在一座府上,似乎更容易接觸了。但還沒等他再想方設法去試探,身邊幾個得用的下人就被五花大綁壓在院子裡狠狠杖打了一頓,一同被打的還有幾個原本就在府上做事的僕婢,打完後盡數攆出了府。

  王旦膽戰心驚地去問了,才知道是郭素下的命令,這些人被打的緣由也都有著相關之處。他的人罪在賄賂及窺探,府上的僕婢罪在受賄及不忠。

  他身邊的下人因此去了大半,做事越發束手束腳了。

  王旦使銀子打探消息的招數早已經用慣了,之前郭素分明也沒有阻攔自己,一段時間都安穩無事,誰知郭素竟是等著這時候突然發難,狠狠落了他的面子。

  被敲打了一番後,即便與無難同住府上,王旦一時也不敢主動去招惹了。

  直到今日聽說郭素有事離府,壓下的心思才又蠢蠢欲動起來。誰料管家二話不說來到他院中,竟要將他直接從府中攆走。

  管家油鹽不進,郭素妹妹的院子隔著很遠就能看到有重兵把守看護,連靠近一些怕都會有性命之憂。無奈之下,他便想去求秦風海替自己說兩句好話。管家再有權勢,也只是府里的下人,而秦風海卻是主子,郭素不在,還有誰敢駁了他的面子?

  平時兩人當真如忘年交一般,王旦不知送過秦風海多少好東西。雖然確實是存了刻意討好的心思,花出去的錢和心思卻是實打實的,他也投入了兩分真情實意,拿他當爺爺敬著。

  西岐王家的人,還不曾將姿態放低到如此地步。

  可現如今秦風海連他的面都不肯見了,只有那個老狐狸一般的卓伯笑眯眯地將他堵在院門外,道:「王大人可是缺了搬東西的人手?若是不夠,我們老爺這便借你幾人,用完再還回來就是了。」

  第81章 善蘭瓊的死 本章無主角

  被掃地出門, 王旦心情不佳,善蘭瓊的日子也不好過,只能小意服侍著。

  時常要供善蘭瓊泄憤的徐壽日子更不好過, 但他除了屈辱隱忍也無其他法子, 怨氣積攢在心中無處宣洩, 整個人顯得愈發陰鬱和沉默。

  有時他對著鏡子, 仿佛看到的不是自己的臉,而是鄭世芳的, 聲音也變得越來越尖細難聽, 因此非必要時,他不再開口說話。宦賊鄭世芳過去以為他荒唐懦弱, 想要扶持他登基, 將他立為傀儡皇帝, 實現自己把持朝政的野心。等到他登基之後就像踩死一隻蟲蟻一般, 輕而易舉了結了此人。

  王旦沒能說服無難,從郭素府上離開之後匆匆租賃了一間宅子暫時住著,正一籌莫展之際,善蘭瓊小心地建議他不如先回到奉都城, 何必在雲水郡浪費時日, 他卻不肯死心。徐壽則建議他往奉都城送信,請攝政王送來信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