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江朝玉看著胡貞離去的背影,也不好在別人家中久留,只能帶人離開。

  另一邊,胡貞帶著婢女走到前院時,還有些意外。

  她以為堂兄從奉都城來,又聽說是聖上身邊的紅人,排場一定不小。誰知前院只零星站了十來個生面孔,並不像她設想中那樣前呼後擁,帶了大群僕婢侍衛來他們河州擺威風。

  一邁進廳里,母親正坐在主位上,右手下座坐了一個穿白袍的男子。

  四面小桌上的帶來的禮倒是許多。

  母親將她叫來身邊:「阿貞,過來見過你堂兄。」

  胡貞小步走過去,望向胡王升時嚇了一跳。

  面前的人容貌冷峻無比,但實在太瘦了,她在高門望族中還從未見過這麼瘦的人,簡直像是重病未愈一般。短暫停頓後,慢慢福身見禮:「堂兄好。」

  胡王升站起身回禮,語氣也如他周身的氣質一般冷,道:「堂妹。」

  第68章 含羞面具 他的耳尖都紅了

  他聲音倒真是好聽。

  胡貞走神想著。

  胡王升的視線落在胡貞面上。他的雙眸黑且清透, 但眼中的神采卻像是被禁錮住了,因而望著人時才顯得格外淡漠,可又仿佛能將人看穿一般。只是很快他便將視線從胡貞的身上移開了, 人也坐回了原位。

  胡貞坐下後還在時不時看向自己這位陌生的堂兄。

  胡王升禮數周全, 今日也為她備了厚禮。

  母親似乎很喜歡他, 問候過他家人, 又笑著說起多年前曾去他家中拜訪。

  「那時候你才五六歲,我去到奉都城中探望老夫人, 看見你坐在院子裡讀書。」胡夫人以手比劃了一下他當時的個頭, 「也就這麼高,但說話念書都很顯穩重了, 那時我便知你往後的才學必不會差。」

  「夫人謬讚, 攀玉不敢當。」胡王升自謙後, 又沉默了下來。

  好在胡夫人擅交際, 即便胡王升問一句才會回一句,她依舊滔滔不絕地講著話,全然不顯冷場。

  而胡貞插不上話,在一旁漸漸無聊起來。

  雖為同姓, 她的祖父與胡王升的祖父乃同母兄弟, 各自婚娶後便分了家。胡王升的祖父投軍,跟隨大周皇帝打天下立下汗馬功勞, 族中這一支也隨之一躍成為勛貴。她的祖父則一直留在河州, 也憑本事攢下了基業,但確實與奉都城的胡家比不得。

  從前也不見這位堂兄回河州參加祭祖, 今年是吹了什麼樣的風,竟將這尊大佛給刮來了?

  ……

  此日後,因為貴客胡王升的到來, 胡家更加用心地為祭祖做著準備,全家齋浴三日,迎接月底。

  祭祖當日,眾家打開四面祠堂的大門,敲擊祭鼓,奏禮樂,請牲酒,讀祝文,再由子孫列隊拜祭。

  竇瑜入鄉隨俗,也在府中與祖父一道為養父母的牌位上了一柱香,又聽祖父絮絮念著他們祖孫二人萬事都好,望兒子兒媳泉下有知,護佑他們的女兒平安健康。

  聽說了寶貝孫女在奉都城的經歷後,秦風海巴不得這裡也擺上竇家人的牌位。

  等拜過養父母后回了院子,竇瑜才踏過院門,便見佰娘迎上來對她說:「是大人來了,等了您有一會兒了。」

  她往院中一瞧,表哥正坐在院中的石桌旁,聽到腳步聲便站起身來。

  奇怪地問:「表哥過來找我,是有何事麼?」

  郭素抿嘴。

  出乎意料,他道:「是想帶你出去玩。」

  他在外打了數月的仗,直接將阿瑜一人扔在雲水郡,如今終於能閒下幾日,心中最清晰的念頭便是這個。只要阿瑜開心,他也便開心許多。

  竇瑜先是意外,但心中自然高興,忙命佰娘收拾一番,自己則入房中迅速梳洗換衣。

  而後撩開帘子從房中走出來。

  郭素一直站在院子裡靜靜等著她。見她面帶笑容,幾步輕快地走下台階,開開心心地說:「表哥,我已好了!咱們走吧。」

  「好。」他恍了一瞬的神,定了定,答道。

  竇瑜順便將佰娘、茂娘和春珊都一併帶出了府。不是想要她們隨身伺候自己,而是額外給了三人銀錢,好讓她們借今日的機會痛痛快快地玩上一日,准許幾人入夜再回府。

  三人喜不自勝,謝過主子後相攜另坐了一輛小馬車上街去玩兒了。

  午後的郡中長街熱鬧非凡。

  沿街搭起了數座火架。有穿灰衫的伎人扮作神仙,或扮作鬼獸,手持彩杖在百姓間漫步穿梭,以此來表示各家祖先借著這一日重新臨世,遊歷人世。

  長街中還架起了一座高高的燈台,約有三丈高,仰望時極為震撼,破曉之時由雲水郡中的長壽之人一一擺放上數十盞燭台,待黃昏時分會依次點燃,燃燒整夜。

  之前和表哥這樣一同出遊,還是他們在奉都城的時候。

  竇瑜也如那日一樣開心,郭素落後她半步,緊緊跟著她各處走。

  「看這些面具!」竇瑜輕輕拉了一下表哥的衣袖,扯著他停在了一處攤前。

  在奉都城也能看到許多賣面具的攤子,只是那裡的面具大多青面獠牙,寓意在於驅邪避禍。可這裡賣的面具卻是畫出了人的各類神態,有哀泣狀、大笑狀、含羞狀、威嚴狀、怒髮衝冠狀……掛滿了小小一張攤。

  竇瑜上上下下仔細看了一圈,格外喜歡,感嘆道:「我還從未見過這樣的面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