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郭素看在眼裡,一顆心軟了又軟。

  竇瑜等來了表哥, 與他隔桌面對面坐著一同用飯。

  她喜歡和家人坐在一張桌上用飯, 這還是從前在通州時被祖父養出的習慣。後來因為與竇家人關係生疏, 雖然沒有被嚴格要求「食不言」, 可也說不上什麼話。飯菜湯水是熱的,但氣氛卻總是冷冰冰的,顯得再好的菜入口都沒那麼美味了。

  現如今和表哥同桌而食,即便也沒有那麼多的話可以滔滔不絕, 但就是舒心很多, 也自在很多。

  竇瑜和郭素吃飯的時候都不需要人留下服侍,茂娘卻還是沒有閒下來, 將驛館為無難師父備好的飯菜放入食盒中送去他房裡。

  竇瑜想到無難師父, 和表哥說:「無難師父似乎是怕給咱們惹來麻煩。」

  郭素看向了她。

  她虛空拍拍自己的頭頂,壓低聲音說:「他剃了發, 身份比較顯眼嘛。」

  這幅生怕隔牆有耳的樣子十分可愛,郭素擱下筷子認真聽她說話,忍笑問道:「為何?」

  竇瑜以為郭素不知情, 把自己知道的都說給他聽了。茂娘探查消息已經成了習慣,在驛館裡里外外走了一小圈就知道了許多事。原來河州人也不喜僧人,不過和冀州河陰郡對此類人的喊打喊殺、砸燒寺廟不同,河州各地,尤其是邊城之中的下層百姓比較厭惡和尚。

  因為邊城及四周常年出沒一夥賊匪,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為首的就是個光頭男人,據說是出了家的,出來做壞事都還用著過去的法號,所以此地僧人的名聲全被他憑一己之力給拖累了。

  他們來驛館投宿時,就連驛丞在見過無難師父之後都對他頗為牴觸,下人也都不願意給他送飯。

  之前趕路時無難師父的存在感就極弱,多數時候只在馬車中或客房中看書讀經。自從進了驛館更加沉默了,屋門緊緊閉著,竇瑜怕他覺得憋悶,讓茂娘勸他在院子裡走走,可一早還是不見他出來透口氣。

  郭素道:「委屈無難師父了,一會兒我去勸他,好令他能安心。咱們一行人並不怕任何人的為難。」

  聽到表哥的話竇瑜立刻就放心,露出笑容。

  無難師父謹小慎微,她看著也很不是滋味,這又不是他的過錯。

  等過了早飯的時間,驛館中僱傭的雜役婆婆來院中收拾他們用過的碗筷。收整好後正準備離開,郭素從無難師父的房中走出來看到了她,立刻將她叫住:「阿婆。」

  婆婆停下腳步,轉身走近檐下,站在台階底恭敬地垂首問道:「您有何吩咐?」

  郭素停頓了一下,才道:「阿婆可知哪裡能買到,或是採到山果麼?就是……」

  他抬手比劃了一下大小,補充說:「約有這麼大,赤紅色的。」

  婆婆抬頭看向郭素,聽了他的形容,瞭然道:「您說的這種果子驛館後面的山上就有許多,從西南處上山,不過要走得遠些。我孫兒常去那邊,可以讓他為您帶路。」

  郭素溫和道:「謝阿婆指路,我自己上山便好。」

  婆婆離開後就將此事和自己的孫子講了,孫子一口應下。她在驛館中做雜役賺些錢財,孫子偶爾會來幫她搭把手,有時也會替入住驛館的客商官吏跑腿,遇到大方的,還能另外賺取一些銀錢。

  婆婆沒有耽擱,帶著孫子李蠻來見郭素。

  朝這邊的院落走過來的路上李蠻就隱隱猜到了,見祖母口中的人果然是郭素,站在祖母身旁撇了撇嘴。

  郭素原本準備套馬自己上山去采果子,看到阿婆將孫子輕輕一推,以討好的口吻道:「這便是我孫兒李蠻,由他為您帶路吧。」

  沒有必要再推脫,於是淡淡看了李蠻一眼,點頭應了。

  等阿婆離開,李蠻跟在郭素身後去了馬廄,夾槍帶棒地嘟囔:「之前您若肯收了我送的,也不必再多跑這一趟了。」

  郭素不理他,牽馬離開驛館,又按照阿婆之前說的話騎上馬徑直往山上去了。

  和一個十幾歲的少年郎計較實在難看。

  李蠻也爬上馬背,揚聲說:「您走那麼快做什麼?又不認得路!」

  他從小在馬背上長大,自負騎術,結果進了山中才發現自己根本跑不過郭素,很快連他的影子都瞧不見了。氣悶地想:山裡的路難走著呢,無人帶路我看你今晚走不走得出來!

  在原地停留了一會兒,就賭氣地掉轉了馬頭,自行下山去了。

  但下山後又有些後悔,在郭素他們居住的院子四周轉來轉去,一個多時辰也不見他回來。

  「不會真迷路了吧!」他心中有些急了,正想回山,結果見到心心念念的美人姐姐居然推開院門走了出來,猜她肯定是出來尋人的,心中更加後悔,生怕被她知道自己故意把那個男人丟在山裡了,從而覺得自己惡毒。

  竇瑜確實是出來找郭素的。

  表哥離開了一個多時辰,她幾次順著打開的窗子往院子裡看,還是沒能看到他回來,難免有些擔心,於是帶上茂娘想要出來找一找。

  只是沒看到表哥,倒是看到了一個十來歲的少年,作異族打扮,肌膚微黑,身形健康又漂亮。

  他還迎上來主動問自己:「姐姐是在找人麼?」

  茂娘警惕地看著他。竇瑜上前一步,禮貌地問他有沒有看見一個穿黑衣,身量高出他約兩頭的男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