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趙逢春在產房指揮大局,趙天冬默默忍痛,等著開宮口。
等待的過程是極其漫長的,過得四個多時辰,穩婆正要讓趙天冬用力生,卻發現孩子的腳朝下,腳要先出來,穩婆連忙將孩子推進產道,幫著趙天冬調整孩子的位置。
這一番折騰,半個多時辰過去了,產房終於響起了孩子的哭聲。
穩婆剪了臍帶,報喜道:「娘娘生了個公主。」
趙天冬得知這消息,正要放鬆自己,好好睡一覺,再來面對後面的事情。
只聽得穩婆又驚又喜地道:「娘娘,還不能睡,還有一個孩子沒出來。快用力!」
趙天冬聽了這話,立馬開始用力。
薛翊的心情一路跌宕起伏,原本聽到是個公主,甚是失落,待聽到還有一個孩子沒生出來,他不禁又燃起了希望。
趙天冬拼命用力,過了一刻鐘,又生下來了一個公主,她便陷入了昏迷。
薛翊仔細看了看兩個公主,便走出了產房,回到含元殿靜坐思索了半晌,提筆寫下了立儲詔書,隨即拿著詔書回到清寧宮,陪著趙天冬。
趙天冬睡了將近六個時辰方才醒來。
薛翊早就睡醒起來了,去看過兩個孩子,又回來守著她,見她醒來了,便立馬將立儲詔書給她看。
趙天冬接過詔書看畢,便笑道:「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謝謝你。」
薛翊笑道:「或者我早就應該將它給你,這些年讓你擔驚受怕了。」
趙天冬眼睛有些酸澀,打了他兩下,笑道:「你知道就好。」隨即道:「得趕緊昭告天下,給玉熙舉辦正式的立儲儀式。」
薛翊笑道:「我就是想給你看過之後,就立馬使人去辦,你放心。」
趙天冬笑道:「你現在就去安排,等你辦好了這樁事,再來陪我不遲。」
薛翊笑道:「你怕我會後悔?」頓了頓道:「其實我一直在心裡糾結,直到寫下詔書的那一刻,我才徹底放下,從此以後,我會用心培養玉熙。」
「我一直都知道。」趙天冬笑道,她早就替他做了選擇,如今他也主動做出了同樣的選擇,他總算沒有失信於她。
但是她不後悔埋下了那顆棋子,那是她們母女五人的護身符。
趙天冬催著薛翊去前朝宣詔。
薛翊到得前朝,帶著玉熙一起召見群臣,當著眾人的面,讓李永宣讀立儲詔書。
詔書一下,滿朝譁然,立女子為儲君,聞所未聞,群臣一致反對,跪下請求皇帝收回成命。
玉熙站起來問道:「你們反對我成為儲君僅僅是因為我是女子嗎?」
所有的臣子沉默不言。
玉熙繼續笑道:「想必你們也沒有其他的反對理由了,我自幼得父皇母后教導,文韜武略,無一不通,我是有能力坐上這儲君之位的。這江山是我父皇母后打下來的,我也有資格成為繼承人,你們誰也沒有資格反對。」
御史大夫周士賢奏道:「皇上,您還年輕,請您廣納妃嬪,早晚會誕下皇子,何必急於立長公主為儲君,若是將來有了皇子,又讓長公主何去何從呢?」
玉熙冷笑道:「是請我父皇納了你家女兒吧?
周士賢色厲內荏地道:「長公主何出此言,臣一心為皇上的子嗣著想,為江山社稷著想。」
第81章 第 81 章
眾臣不敢出頭,旁觀周士賢與長公主對峙,朝堂之上,鴉雀無聲,氣氛凝重。
玉熙輕笑一聲道:「不勞煩周大人為我的未來擔心,你只管好你自己的女兒就是。至於江山社稷,自有我父皇母后,還有我來操心,你用不著給自己戴高帽。」
周士賢反對的理由立腳不穩,便開始一味地表白自己。周士賢繼續奏道:「臣一片忠心,請皇上明鑑。」
薛翊道:「愛卿的忠心,朕都知道。立儲之事,刻不容緩,我意已決,爾等都不必再奏,現著禮部籌辦立儲大典一切事宜,若有不決之事,只管來奏。」
禮部尚書出列答應:「臣領命。」
退朝之後,群臣魚貫而出,私下裡紛紛議論,卻無人敢上奏阻止,畢竟當今皇上與皇后都是殺伐決斷之人,不會被臣子左右,只得學會接受未來的皇帝是個女子。
很快,皇帝要立長公主為儲君的消息就傳遍了金陵城。
天下百姓是不在意誰來當皇帝的,他們只在意有沒有好日子過,故而百姓議論幾句,也就放下了。
當日退朝之後,太皇太后立即派宮女來請薛翊去興慶宮。
太皇太后見了薛翊便道:「皇帝,你也太縱容皇后了,她生不出兒子,就逼著你立她女兒為儲君,真真是豈有此理,女子當政,牝雞司晨,此乃不吉之兆,對江山社稷不利。
「你趁著還未舉辦正式的立儲儀式,立即打消這個念頭,另選美人充實後宮,雨露均沾,延綿子嗣。」
薛翊道:「若是女子當政就不利天下,那我根本就得不了這天下,是皇后與我同心協力,共創基業,這天下實實在在有皇后的一半,立玉熙為儲君,方才不負皇后之心。」
太皇太后退一步道:「好,你要立玉熙為儲君也行,但是你必須立即納妃,若是將來宮中有妃嬪宮女生下皇子,你要廢除玉熙的儲君之位,另外冊立皇子為太子。」
薛翊道:「祖母,我不能這樣做。」
等待的過程是極其漫長的,過得四個多時辰,穩婆正要讓趙天冬用力生,卻發現孩子的腳朝下,腳要先出來,穩婆連忙將孩子推進產道,幫著趙天冬調整孩子的位置。
這一番折騰,半個多時辰過去了,產房終於響起了孩子的哭聲。
穩婆剪了臍帶,報喜道:「娘娘生了個公主。」
趙天冬得知這消息,正要放鬆自己,好好睡一覺,再來面對後面的事情。
只聽得穩婆又驚又喜地道:「娘娘,還不能睡,還有一個孩子沒出來。快用力!」
趙天冬聽了這話,立馬開始用力。
薛翊的心情一路跌宕起伏,原本聽到是個公主,甚是失落,待聽到還有一個孩子沒生出來,他不禁又燃起了希望。
趙天冬拼命用力,過了一刻鐘,又生下來了一個公主,她便陷入了昏迷。
薛翊仔細看了看兩個公主,便走出了產房,回到含元殿靜坐思索了半晌,提筆寫下了立儲詔書,隨即拿著詔書回到清寧宮,陪著趙天冬。
趙天冬睡了將近六個時辰方才醒來。
薛翊早就睡醒起來了,去看過兩個孩子,又回來守著她,見她醒來了,便立馬將立儲詔書給她看。
趙天冬接過詔書看畢,便笑道:「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謝謝你。」
薛翊笑道:「或者我早就應該將它給你,這些年讓你擔驚受怕了。」
趙天冬眼睛有些酸澀,打了他兩下,笑道:「你知道就好。」隨即道:「得趕緊昭告天下,給玉熙舉辦正式的立儲儀式。」
薛翊笑道:「我就是想給你看過之後,就立馬使人去辦,你放心。」
趙天冬笑道:「你現在就去安排,等你辦好了這樁事,再來陪我不遲。」
薛翊笑道:「你怕我會後悔?」頓了頓道:「其實我一直在心裡糾結,直到寫下詔書的那一刻,我才徹底放下,從此以後,我會用心培養玉熙。」
「我一直都知道。」趙天冬笑道,她早就替他做了選擇,如今他也主動做出了同樣的選擇,他總算沒有失信於她。
但是她不後悔埋下了那顆棋子,那是她們母女五人的護身符。
趙天冬催著薛翊去前朝宣詔。
薛翊到得前朝,帶著玉熙一起召見群臣,當著眾人的面,讓李永宣讀立儲詔書。
詔書一下,滿朝譁然,立女子為儲君,聞所未聞,群臣一致反對,跪下請求皇帝收回成命。
玉熙站起來問道:「你們反對我成為儲君僅僅是因為我是女子嗎?」
所有的臣子沉默不言。
玉熙繼續笑道:「想必你們也沒有其他的反對理由了,我自幼得父皇母后教導,文韜武略,無一不通,我是有能力坐上這儲君之位的。這江山是我父皇母后打下來的,我也有資格成為繼承人,你們誰也沒有資格反對。」
御史大夫周士賢奏道:「皇上,您還年輕,請您廣納妃嬪,早晚會誕下皇子,何必急於立長公主為儲君,若是將來有了皇子,又讓長公主何去何從呢?」
玉熙冷笑道:「是請我父皇納了你家女兒吧?
周士賢色厲內荏地道:「長公主何出此言,臣一心為皇上的子嗣著想,為江山社稷著想。」
第81章 第 81 章
眾臣不敢出頭,旁觀周士賢與長公主對峙,朝堂之上,鴉雀無聲,氣氛凝重。
玉熙輕笑一聲道:「不勞煩周大人為我的未來擔心,你只管好你自己的女兒就是。至於江山社稷,自有我父皇母后,還有我來操心,你用不著給自己戴高帽。」
周士賢反對的理由立腳不穩,便開始一味地表白自己。周士賢繼續奏道:「臣一片忠心,請皇上明鑑。」
薛翊道:「愛卿的忠心,朕都知道。立儲之事,刻不容緩,我意已決,爾等都不必再奏,現著禮部籌辦立儲大典一切事宜,若有不決之事,只管來奏。」
禮部尚書出列答應:「臣領命。」
退朝之後,群臣魚貫而出,私下裡紛紛議論,卻無人敢上奏阻止,畢竟當今皇上與皇后都是殺伐決斷之人,不會被臣子左右,只得學會接受未來的皇帝是個女子。
很快,皇帝要立長公主為儲君的消息就傳遍了金陵城。
天下百姓是不在意誰來當皇帝的,他們只在意有沒有好日子過,故而百姓議論幾句,也就放下了。
當日退朝之後,太皇太后立即派宮女來請薛翊去興慶宮。
太皇太后見了薛翊便道:「皇帝,你也太縱容皇后了,她生不出兒子,就逼著你立她女兒為儲君,真真是豈有此理,女子當政,牝雞司晨,此乃不吉之兆,對江山社稷不利。
「你趁著還未舉辦正式的立儲儀式,立即打消這個念頭,另選美人充實後宮,雨露均沾,延綿子嗣。」
薛翊道:「若是女子當政就不利天下,那我根本就得不了這天下,是皇后與我同心協力,共創基業,這天下實實在在有皇后的一半,立玉熙為儲君,方才不負皇后之心。」
太皇太后退一步道:「好,你要立玉熙為儲君也行,但是你必須立即納妃,若是將來宮中有妃嬪宮女生下皇子,你要廢除玉熙的儲君之位,另外冊立皇子為太子。」
薛翊道:「祖母,我不能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