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袁老將軍捋了把鬍鬚,看著面前這個心思活絡,卻又思想異於常人的後生,不由笑道:「少了你唐仲,兵部難道無人了?倒是你,想好怎麼應付日後來找你的人了嗎?」

  ……

  半個時辰後,大軍啟程開拔,唐仲乘坐馬車,行駛在向南的官道上。

  估摸著行上六日,便能到達永寧府的地界,再走上大半天的路程,就是清江縣城。

  身上揣著虎翼衛的腰牌,沿途住驛館都很是方便,不需要再到衙門開具路引。

  起先幾天沿海邊官道駕車,路上幾乎沒有什麼人,後面轉向駛入內陸,越是接近永寧府的地界,沿路來往的人馬逐漸多了起來。

  雖說過了立秋,早晚天氣轉涼,但正午趕路還是炎熱。即便歸鄉心切,唐仲還是吩咐車夫,每日最熱的兩個時辰,都停車歇息,等避過這波最猛的日頭再走。

  今日他們落腳的地方,就是臨近清江縣地界的一處茶棚。估摸著翻過前面的山頭,下午便能進清江縣城。

  這個時辰,茶攤里已經坐著好些人,唐仲一一看去,好多都是在上個驛站中打過照面的生意人。

  茶攤里只有小二一人在忙活,唐仲正要抬手叫茶,卻見面前的小方桌上,正擺著一張宣紙。

  上面歪歪扭扭寫著的,竟然是……菜單?

  如此山野小店,當真是有些心思。

  菜單上是些方便燙煮的速食,唐仲為他和馬夫兩人各點了一碗餛飩,趕路辛苦,吃些肉食好補充些氣力。

  茶攤小二應了聲,當即端著托盤過來,給兩人倒了茶水,又端了兩碟像模像樣的茶點過來,當做等餐的零嘴。

  唐仲覺得很是新奇,山野小店待客禮數如此周全。與普通酒樓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小二麻利地用竹簍撈起餛飩,往兩隻海碗裡各倒了一半,快步端上桌來。

  「客官您說笑了,眼下這般做生意,還不是從清江幫學來的。」

  「清江幫?可是清江縣裡又多出了什麼幫派?」

  小二一聽這話,便只當唐仲跟店裡大多數客人一樣,也是從外地來,去往清江做生意的。

  「客官有所不知,清江縣裡的商戶們,數月前成立了一個什麼商業協會,外頭都管他們叫清江幫。這幫人搞得有鼻子有眼兒的,從開店怎麼接待客人,到如何出門談生意,甚至是出了禍事怎麼處理,都琢磨得細緻著呢!」

  「還別說,他們這一下來,縣裡好幾戶大酒家和綢緞莊,都在別的縣裡開了幾家分店,掙上大錢了!」

  說到重點處,小二偏過頭來壓低聲音,像是終於遇到個能訴苦的對象,揪心道:「如今這條官道上,來往的客商里,十個便有八個是去清江縣城的,他們的嘴都被城裡的酒樓養刁了,正經飯食之前,若是不上些茶水和小菜先把嘴養著,一準要鬧呢!」

  唐仲不由得搓了把臉,沒想到他才走了三個多月,清江商會就這麼快支楞起來,甚至讓周邊區域的小店,都跟著內卷。

  說話間,又有兩架馬車在茶攤前停下,小二截住話頭,趕緊過去招呼。

  日頭稍小了一些,唐仲便迫不及待的爬上馬車,他已經等不及想看看,清江縣城究竟變成了什麼模樣。

  馬嘶鳴一聲,邁蹄朝前面的山頭駛去。

  但和唐仲預想的不一樣,原本半個時辰的路途,他們足足行了兩個多時辰,才快要行到西城門下。

  此前雀躍的心情,就快要被消磨殆盡。

  唐仲忍不住撩起帷簾,望了一眼前面排隊進城的車馬。

  原來,伴隨縣城繁華而來的,是路上堵車啊!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大家一路陪伴看文,本文還有收尾的一丟丟,就要完結啦!

  啊,提前激動一下——

  晚安……

  第52章 最終章

  馬車緩緩向前,好半天才行出百步遠。

  唐仲只覺得,連路邊出城散步的大爺,腳程都比他們快。

  「一路上有勞了,不如我就在這裡下車吧!」

  謝過奉命護送的車夫,唐仲跳下馬車,腳下不自覺開始小跑起來,從排著長龍的數個商隊旁經過,快步前往西城門。

  城門下,守正李大寶正和手下一起,核驗進城商販的路引。

  明日又是展銷會,已有許多外地行商提前趕來。

  每到展銷會前幾日,城門口的工作量都會激增,外地商隊排上幾個時辰才能進城,早已不是稀奇事。

  自從清江商會成立,縣中各行商戶們嘗到了抱團發展、開拓外地市場的甜頭後,越發覺得,唯有打鐵自身硬才是正途。

  在唐仲離開的三個月里,縣裡商戶們都打起精神來琢磨生意,往往頭一天才想出來的好點子,第二日在商會裡集體討論完善後,第三日就在縣裡能推廣開來。

  商戶們抱團開卷,競爭力自然與日俱增,最明顯的體現,就是每月一次的展銷會,一次比一次火爆。

  起初展銷會吸引的,是途徑官道的商隊。而如今,已經有好些外省商隊,專程慕名趕來。

  清江縣的商業一天天活泛起來,連帶著日常的糧米菜蔬都跟著漲了價。

  不過才短短三個月,縣裡幾乎人人的腰包,都鼓了幾分。

  許多人都忍不住開始想像,若是長此以往發展下去,他們這座小縣城,只怕早晚要超過永寧府,直追省城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