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你不能這樣!」

  小乞兒似乎知道民心於楚熹而言至關重要,縱使楚熹撂下狠話,他也存有一絲僥倖。

  楚熹不再多言:「帶下去。」

  一旁的吉春眼看親兵將乞兒們押走,不禁說道:「這乞兒看著像是受人脅迫,少城主不如先放了他,派人暗暗跟著,興許能找出幕後主使。」

  「你這意思,是要讓我知道,並非朝廷動的手?」

  「少城主明鑑,陛下一心與江南修好,怎會刺殺少城主。」

  楚熹丟開手帕,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瞧給你緊張的,放心,我又不傻,究竟誰想殺我,我清楚的很。」說完,轉頭看向冬兒:「……剛剛,真是多虧你了。」

  冬兒低下頭,一副做錯事的樣子。

  ……

  楚熹當街遭刺殺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帝都,而宮中是最先得知的。

  周文帝正與皇貴妃一同用午膳,聽聞此事,險些打翻酒盞。

  「刺殺?人沒事嗎?」

  「回陛下的話,安然無恙。」

  周文帝仍是眉頭緊蹙:「可查到是誰動的手?」

  「那幾個乞兒被少城主身邊的衛兵帶回了林苑,卑職無從查起,不過聽吉春的意思,少城主知曉幕後主使,會不會……懷疑瑜王?」

  惠娘輕輕擱下筷子,笑道:「瑜王沒道理此時殺她,想來,又是十方會在作亂,唯有鷸蚌相爭,漁翁才好得利。」

  自前年雪災,江北便接二連三的生出流民之患,這些流民涌至一處,結成黨派,自詡十方之人,今成手足,立十方會,從此同甘共苦,原本不過小小民間組織,根本不足為慮,可一場旱災過後,江北流民愈發多了,窩藏野心者暗自招攬集結,漸漸竟成了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

  且十方會中人魚龍混雜,遍布江北各地,極難甄別,更難趕盡殺絕,是朝廷的另一樁心頭大患,若非十方會趁著兩軍交戰一再作亂,朝廷不會那麼輕易主張議和。

  周文帝閉了閉眼,擺手命人退下。

  惠娘看著他,柔聲寬慰道:「一群烏合之眾罷了,翻不出什麼風浪,陛下無需擔憂。」

  「朕只是覺得可恨,十方會,嘴上說得好聽,要為天下百姓謀一條生路,可如今朝廷與薛軍議和,於民生大有益處,他們卻在這節骨眼上跳出來攪局,想做漁翁得利,若今日,楚熹當真有個三長兩短……」周文帝端起酒盞,一飲而盡,眼底滿是郁色。

  惠娘玩笑似的道:「十方會此等做派也並非一日兩日了,陛下這回怎麼真動了怒?難不成,是擔憂那位楚霸王?」

  周文帝聽出她話里的酸味,眉眼舒展幾分:「吃醋?」

  「臣妾不敢,臣妾自知身份低微,能常伴陛下左右就知足了。」

  周文帝正欲開口,張德忽而快步走上前:「陛下,滿香樓那些妓子都已審畢。」

  「如何?」

  「前晚上禮部侍郎劉楓曾與廖三說過幾句話,似乎談及瑜王。」

  光憑瑜王二字,無從推斷細節。

  周文帝不禁嘆道:「算了,不要查了,眼下最緊要的是明日宮宴,無論如何不能出岔子。」

  張德:「宮中各局都安排妥當,還有陛下說的那位花魁,今早也召進宮了。」

  惠娘眉梢輕挑:「什麼花魁?」

  周文帝看向惠娘,神情才沒有那麼緊繃:「昨日楚熹吵著要看花魁跳舞,偏巧碰上她弟弟去青樓鬼混,沒有看成,朕便允她讓花魁進宮獻舞。」

  「陛下對她這麼好,不怕惹出閒話嗎?」

  「閒話沒惹出來,倒先惹出一缸陳年老醋,看來今晚非吃餃子不可,否則豈不白費了這麼好的醋?」

  惠娘面頰微紅,分明將要臨盆,卻還是那般的千嬌百媚。

  可這抹姝麗至極的嬌媚之中,藏著一絲怨毒。

  她想,未必非要周文帝和楚熹在宮宴上暗行苟且,才會讓薛進當眾受辱。

  換了旁人,也是一樣。

  作者有話說:

  早上好,我來了嗚嗚嗚嗚

  第162章

  九月十九,合宮夜宴。

  天近黃昏,鐘樓便傳來一陣陣悠長的鐘聲,皇城禁軍身著錦繡蟒服,在帝都內縱馬疾馳,口中高呼著:「暮鼓三響!蒸民避讓!」「暮鼓三響!蒸民避讓!」

  身為不夜城,帝都鮮少施行宵禁,可一旦施行,違反禁令者就是「犯夜」重罪,輕則拘禁,重則就地正法。

  這些禁軍多數出身權貴世族,乃帝王近衛,手握重權,縱使當街處刑,尋常百姓也只有啞巴吃黃連的份兒,因此宵禁的暮鼓一響起,百姓就像蟑螂鼠蟻,一鬨而散,慌慌張張的逃回陰暗角落。

  與此同時,那些高官厚祿的顯赫門第皆已備好車馬,倚著身份高低的次序前往皇城赴宴,而這一路目之所及處,無不彩幔高掛,華燈輝煌。

  待皇親國戚、滿朝文武都踏入宮闈,永寧門方才敞開了。

  皇城晉軍列隊兩側,只見三千薛軍將士身著紅色甲冑,神情肅穆地馭馬進城,鐵蹄敲在平整的青石磚上,發出鏗鏘有力的脆響,簡直像踩在人心尖上。

  這鴉雀無聲的平靜之下,是洶湧激盪的暗流。

  但凡今晚宮宴出了一絲一毫的差錯,輝瑜十二州必將迎來一場史無前例的殺戮!

  不過馬車上那夫妻倆倒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