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看情況。」

  楚熹瞪起眼睛:「看看什麼情況!朝廷這幫人准沒憋著什麼好屁!不准去!」

  薛進笑了,把信重新折好揣到懷裡:「眼珠子要掉出來了,怪嚇人的。」

  「反正不准去,咱們方方面面都占盡優勢,何必去冒這份險?」

  「回安陽再說吧。」

  楚熹明確感覺到薛進有去帝都的心思,煩躁的渾身骨頭縫都痒痒,乾脆踢了他一腳,這一腳正踢在小腿前,薛進彎下腰,微微張開嘴,疼得連聲音都發不出。

  楚熹一點不可憐他,扭身回了屋。

  薛進在屋檐底下站了一會,方才跟進去。

  楚熹沒睡,盤膝坐在軟榻上生悶氣,屋裡沒點燭燈,昏昏暗暗的,薛進看不清她的神情,但能從那略顯急促的喘息中捕捉她的憤怒。

  朝廷把主意打到楚楚身上,犯了楚熹的忌諱,於楚熹而言這是一種挑釁,是要吃掉她的軟肋。

  薛進湊過去,坐到她身旁,低聲說道:「瑜王意圖弒君,扶持幼主登基,好能光明正大的獨攬朝政。」

  「那又如何?」

  「常德一戰,瑜洲兵馬死傷最為慘重,此事一定有蹊蹺,若我猜的沒錯,朝廷那邊最先主張議和的便是瑜王,他想先穩住江南,待掃清隱患,奪取大權,再回過頭來和薛軍鬥法。」

  攘外必先安內,是兵家政客一貫的伎倆。

  楚熹仍是雙臂抱懷,看也不看薛進一眼:「所以呢。」

  「所以,現下已經到了要殺周文帝的時機。」

  「那和咱們有什麼關係?周文帝想讓你去保護他不成?」

  薛進抿唇,手指在案几上摸索。

  他想找到火摺子,點亮燭燈,看著楚熹的臉說話,未果,嘆了口氣道:「倘若我們接受與周室聯姻,一旦幼主登基,楚楚便是皇后,有你我在,瑜王絕不可能一家獨大,自然不敢妄動,周文帝是要用薛軍制衡瑜王。」

  「……那下旨賜婚不就完了,幹嘛讓咱們去帝都?萬一這是個誘餌呢?你不怕被一缸火藥炸的粉身碎骨?」

  「他們不敢。」

  「你憑什麼篤定他們不敢?這年頭就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當年我去安陽城下找你議和,你為何不一缸火藥炸的我粉身碎骨?」

  因為薛進背後有個李善,有個可以代替薛進統帥大軍的李善。

  李善凶名在外,狠起來連自己的兒子都敢下殺手,彼時的安陽和如今的朝廷一樣勢弱,豈能不怕李善豁出去拼個魚死網破。

  楚熹心裡也明白,朝廷斷然不敢在這件事上動歪心思,至多是周文帝想藉機緩和與江南的關係,爭取時間坐穩皇位。

  「照你這意思,真想讓楚楚做那狗屁太子妃?她才五歲!連個正經名字都沒有!」

  「我幾時說要讓楚楚做太子妃了?」

  「哼。」

  「我只是想,既然周文帝和瑜王之間有嫌隙,我們不妨走這一趟,或許可以從中牟利。」

  「你要去你去,我是不去。」楚熹頓了頓,又道:「你也不許去,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才在常德吃那麼大一個虧,這會就不記得啦?薛添丁,你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你憋著勁算計別人,別人同樣在想法設法的算計你。」

  提起常德一事,薛進也有些不高興。

  他在楚熹手下吃過不知多少次虧,都覺得無關緊要,但輸給謝燕平,他總是耿耿於懷。

  薛進看不清楚熹,楚熹卻能看清薛進,知道自己碰著了他的逆鱗,反倒激起他那顆爭強好勝的心。

  這帝都,薛進似乎是非去不可了。

  思忖片刻,楚熹握住他的手,柔聲道:「我不想讓你去,也不是因為別的,這些日子以來,我一直在想,等我們倆百年之後,單剩楚楚一個人,好像是挺孤單的。」

  薛進手指動了兩下,這是他心算時下意識的習慣。

  楚熹忍著笑道:「我初一來的月事,這會正好。」

  是正好,可楚熹目的性太明顯,薛進不想輕易上鉤。

  「其實,總讓你在最舒服的時候拿出去,我挺過意不去的。」

  思及薛進咬著下唇,滿臉潮紅,逕自忍耐的模樣,楚熹真有些饞了,嘴上那位把門的兄弟適時下班,什麼葷的黃的張口就來,無所顧忌,亂說一通。

  薛進就受不了她這套:「你……吵醒楚楚怎麼辦。」

  「如果我忍不住,勞煩你捂著點我的嘴。不過,你也不要太用力了,要是頂得太狠……」

  楚熹沒能把話說完,就被薛進一把按在了塌上。

  ……

  因老爹信上寫著速歸,那晚過後一家三口便乘船回了安陽。

  哪怕楚熹和薛進極力的想裝作無事發生,可楚楚還是敏銳的察覺到父母之間鬧了矛盾。

  楚楚偶爾會覺得他們大人有點笨笨的,或者說大人總認為小孩子什麼都不懂。

  他們忘記了,察言觀色是小孩子與生俱來的本能,楚熹一瞪眼睛,楚楚就知道剩下的這口飯一定得吃下去,薛進彎著眼睛笑,楚楚就知道他背在身後的那隻手裡一定藏著甜滋滋的糖。

  所以當楚熹明明口渴,卻無視坐在茶壺邊上的薛進,自己起身去倒水時,楚楚就什麼都明白了。

  在船上的最後一晚,楚楚於睡夢中依稀聽到薛進的聲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