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真正萌生恨意,是在東丘城下。

  他手裡拿著弓箭,眼中只有李玉重重疊疊,模糊至極的身影。

  那是他表弟,從剛會爬就跟在他身邊,一聲一聲的喊他哥哥。

  薛進還記得,剛入關時李玉總說:「哥,輝瑜十二州真好,山好,水好,等給姑父報了仇,我定要四處去玩玩。」

  李玉,長到這麼大,還沒有為自己活過一日,沒能遊山玩水,沒能娶妻生子,沒能去那夢寐以求的亳州東海看上一眼。

  耳邊吵鬧,是李善的叱罵,是屬下的勸告,是廉克囂張得意的大笑。

  即便退兵,李玉也活不成,殺李玉,給李玉一個解脫。

  他終於放開手,任憑長箭離弦。

  那支箭從李玉身旁划過,重重的釘在城牆石壁上。

  「哥。」

  薛進依稀聽到李玉喚他。

  「若有來生,我想做你的親弟弟。」

  第二支箭,第三支箭……第十二支箭。

  在旁人眼中,薛進出手果決,只是雙目存有缺憾,不能一擊斃命。

  只有他自己清楚,時間過得多麼漫長,漫長到讓他心底長出一顆顆嗜咬血肉的毒草。

  「你的確該後悔,若那日我死了,你如今,應當在安陽城裡,陪楚熹放風箏。」

  「或許吧。」

  謝燕平臉上帶著一點笑,眼睛卻是沉沉的。

  他不怕死,因此薛進不殺他。

  薛進要在他怕死,拼命想活下去時,再親手殺了他。

  「你既然答應楚熹要做風箏給她,不妨做兩個,等我過些日子去安陽,幫你轉交給她。」

  「多謝……」

  薛進笑笑,最後看了眼那封信,轉身走出大牢。

  十月十八日,薛軍勢如破竹,攻入順清,順清城主寧死不降,被李善斬殺於順清府。

  十月二十日,信州長武城歸順沂都,沂軍與帝軍交戰,連奪信州兩座城池。

  十月二十六日,亳州張家遣人來安陽,願出兵五萬馳援安陽,條件是糧草和火藥,遭拒。

  十一月初四,薛軍兵臨常德城下,常德大將徐莽死守城門,薛軍正欲起兵攻城,天地驟寒,竟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凍雨,營帳難以抵禦寒潮,二十萬大軍不得不罷戰息兵,退回合臨。

  老爹聽聞此事,默默的穿上棉衣,到庭院廊下點了兩根仙女棒。

  這讓楚熹想起那會他從合州回來,得知薛進離開安陽,放了一晚上的煙花。

  也就是如今火藥金貴,捨不得亂用了。

  「要麼說人在做天在看,這話果真沒錯,老天爺都看不下去了,降了一場天災,嘶,真冷啊,小姐明日倒是可以把那件狐狸毛斗篷拿出來穿,我記著去年做了一件月白色小襖,配那斗篷剛剛好,放哪去了呢……」

  冬兒在屋裡轉轉悠悠,絮絮叨叨,沒有一刻閒著。

  楚熹覺得她是緊張,甚至有點害怕。

  哎,不怪她這樣,等凍雨開化,薛進是一定會打到安陽來的,那時誰又曉得是什麼光景。

  楚熹盤膝坐在軟榻上,攤開兩隻手在炭爐旁取暖,掌心熱得發紅。

  常州幾時這麼冷過,冬兒說得對,真是天災,百姓們家中備了多少柴,存了多少炭,不管多少,肯定要受罪的。

  楚熹目光流轉,落在身邊那一碟精緻的糕點上,那是小廚房新琢磨出來的糯粉豆沙卷,一層糯米糕,一層豆沙,又一層糯米糕裡面裹著各種果仁,切成小塊,吃起來軟糯而有嚼勁,甜膩中帶著一絲香脆。

  冬兒怕她膩著,特地煮了爽口的花茶,用白瓷瓦罐盛著,座在小炭爐上,咕嘟咕嘟冒著熱氣,像白茫茫的霧,一縷縷涌到窗邊,仿佛逼退了窗外那殺氣騰騰的陰寒。

  她還是好命,亂世天災照樣吃穿不愁。

  這天底下能有幾個人像她一樣好命呢。

  眼下是天災,開春是荒年,這戰事不知多久才能打完。

  亳州張家來人那會,楚熹真想過,不如就歸順沂都,或是歸順西北,助著一方的勢早早平定戰亂,早早過上安穩日子。

  可陸廣寧專心弄權,一味壓迫錫州百姓開山採礦,不顧百姓死活,並非賢明君主,薛進呢,率兵一路強打猛攻,滿腦子都是復仇,月山關內外已水火不容,猶如異族,他若奪得天下,難保不會有元朝之禍。

  「嘶……」

  「怎麼了小姐?」

  「沒事,叫炭爐燙了一下。」

  冬兒忙跑過來看,見楚熹粉粉的指尖上白了一塊,不由「哎呀」一聲說:「都燙成這樣了,小姐等會,奴婢去外頭接一碗雨水。」

  凍雨翻山倒海的下著,落在枝頭,立時結冰,直到將樹枝壓斷。

  冬兒很快接了一碗帶冰碴的雨水,讓楚熹把手指伸進去,夏蓮也取來燙傷膏:「塗些藥,免得留疤。」

  楚熹忽問她倆:「你們以為薛進這個人如何?」

  薛進這個名字,自西北軍占據西丘那日起,就成了這院子裡的避諱,人人絕口不提,楚熹冷不丁一問,還真把夏蓮問住了,回憶片刻才道:「長得是蠻好看。」

  薛進的確好看,劍眉星目,鼻若懸膽,皮膚又白的像雪一樣,正正統統,毋庸置疑的大帥哥。

  楚熹不由笑出聲:「還有呢。」

  「嗯……這叫奴婢怎麼說呀,他別有用心,故意隱瞞了身份,誰知道他哪句話是真的,哪句話是假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