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姜祖望看了她一眼。

  「分開前,他應許過我的。他沒有理由不戰。」

  她的語氣極是堅定。

  姜祖望略一沉吟,出去後,依言撫眾。將士便知,這應當是攝政王妃那裡有底,連日的浮躁,這才平息,正要散去,大營外忽然又起了一陣喧譁,傳訊兵奔入通報:「大將軍!朝廷聖旨送至,命大將軍出帳迎旨!」

  姜祖望迅速出去,領著部將來到轅門之外,見一隊人馬停在那裡,果然,是從長安出發沿途接力加急方才趕到的信丞,送到了那道亟盼中的聖旨。

  當今皇帝封姜祖望為兵馬大元帥,授虎符,加賜尚方斬馬寶劍,可自行斟酌任用部將,擇日出兵雁門,收復北境。

  姜祖望下跪接旨,當晚,消息傳開,從去年底開始就聚集在了這裡待戰的十里連營沸騰了,將士鼓譟,軍心振奮。姜祖望又連夜召開一個由軍中將領參加的會議,確定出兵之日,安排戰前檢閱,宣告戰事正式啟動。

  這個戰前會開到深夜方結束。

  姜含元最後走的,看著父親。他站在沙盤前,彎腰在各個戰略要點插著小旗,絲毫沒有睏乏之意,咳幾聲,隨即壓下,精神極是矍鑠,人也仿佛陡然年輕了十歲。

  她知他半生所盼,今日終於到來,心裡不禁有些欣慰,卻不知為何,又似帶了幾分感傷。

  她站在一旁,默默伴著。

  姜祖望又過完一遍戰略,抬頭看見女兒還在,催促:「你怎還在?不早了,快去休息!」見女兒欲言又止,頓悟,忙道:「爹也去歇了!你放心,爹如今一切都好,不會耽誤戰事!」

  去年束慎徽召來良醫,雖趕不上舅父,但替父親診治後,重開了些藥,他一直有遵醫囑在服用。

  姜含元點頭:「好。」

  她退出父親的大帳,迎著夜風,一邊慢慢行走,一邊眺望著遠處那點綴在大片連營當中的點點營火,心潮起伏,待行到自己的寢帳前,看到親兵領著一個人來,說道:「將軍,晚上到了一位長安來的人,道是奉了攝政王的命,來給王妃送物。」

  那人上前,躬身喚她王妃。姜含元認了出來,竟是王府的侍衛統領王仁,不禁驚訝,問是何物。

  王仁從身上解下綁緊的東西,雙手遞上,恭敬地道:「啟稟王妃,便是此物。」

  姜含元接過,略略託了托,覺包在內中的似是長匣之類的物件,壓下疑惑,點頭道了句辛苦,又問:「他是否有話?」

  「正是。殿下說,當初求娶王妃之時,便備了此物。如今又送來,請王妃務必好生保管,以備將來之用。」

  姜含元聽完,愈發莫名其妙,又問:「他可還有別話?」

  王仁搖頭:「此為全部。卑職怕路上耽擱了,自己過來,好親手交給王妃。物件送到,明早卑職便就回去。」

  借著近旁火杖的光,姜含元見他風塵僕僕,面帶倦色,顯然是疾行趕路而來的,忙叫親兵帶他去休息,自己拿著東西轉身入帳,迫不及待地解開了包在外面的封布,露出一口長匣。

  這是刀匣,她見過的,並不陌生。她已猜到裡面是什麼了。

  她飛快地打開匣蓋,果然,那把熟悉的聘刀,一下躍入眼帘。

  第90章

  姜含元慢慢拔刀出鞘,只見刀刃迎著燭火,泛著雪芒之色,寒光逼人。

  她看了片刻,將短刀插回那口鑲著寶石的華麗刀鞘之中,走起了神。

  他這是何意,怎忽然派人送來這把去年出京前她留下的刀?

  難道是他終於憶起舊事,悟了她當日對他說的那一番話,以這種委婉的方式,作為回應?

  她第一反應便是如此,然而心才微悸了下,想到王仁帶來的話,立刻便否認了這個猜測。

  完全不像。

  那麼,難道是他突然想到四月間的事,希望能將這把對兩人而言有著特殊意義的寶刀放在她的身邊?畢竟,上回兩人分開之時,就連姜含元自己也清楚地感覺得到,他們之間情感暗涌,關係微妙,和四月間已是完全不同。

  她凝視著面前的刀,想起在雲落城的谷地他靜靜伴她渡過的那幾日,一陣暖意如潺潺的溪流,緩緩從她心底湧出。那是微微酸澀,卻又帶著幾分淡淡甜蜜的感覺,但是慢慢地,她又遲疑了起來,覺得依然不大像。

  他回到長安後,必是全神投入了備戰之事,不會、也不應當在這個時候,還如此專注於私情。尤其關於這場戰事,朝廷前些時日應當出現了變數。戰令的遲到,就是個證明。

  這樣的特殊時期,他怎還會分心在這件顯得有些不合時宜的事上?

  姜含元越想,越覺反常。甚至到了最後,她又想起那日他們分開之時,她心中生出的那種莫名的不祥之感。這一夜她再也無法安然,第二天清早,迫不及待去尋王仁,詢問當時情景。然而一番盤問過後,只確定了一件事,那些天因熾舒休戰消息的干擾,朝廷里確實冒出一片止戰之聲。

  「殿下說,王妃收好便可。其餘一切皆好,王妃不必掛心。」他最後說道。

  姜含元依舊悵然,隨即又暗笑,大約是自己天性悲觀,凡事容易想得過多。

  能有什麼不好的事?就算朝廷里出現了一些干擾的雜聲,這也難免。他必能應對。

  原本就沒什麼事。他送這把刀來,只是忙碌之餘的一個寄情之舉罷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