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捨不得他親眼見我死?」
身後忽然傳來那道聲音,戚寸心回頭對上謝敏朝的視線,才驚覺這麼一段日子不見,他竟變得蒼老許多,面容清癯又疲憊。
「拜您謝氏所賜,太子所受之苦太多太重,即便您並不是他的好父親,但血緣羈絆,我不能讓他弒父,也不忍讓他看著您死。」
戚寸心撿起鉤霜,將劍刃收入白玉劍柄。
「周靖豐將你教得很好。」
他朝她笑,「要做南黎的皇后,你不通文墨,不知民生可不行,他不愧是天下最好的老師。」
戚寸心卻盯著一旁吳氏的屍體,她心中駭然又覺得酸澀複雜,「父皇您果真什麼都能捨得下。」
「謝氏的子孫不能總是這樣不爭氣,囿於情愛,囿於血親,便不能扶將傾之大廈。」這大抵是謝敏朝近段日子以來,精神最好的時候,他是那樣意氣風發,就如當年擔過殺神之名的,還曾年輕的自己那樣。
無論過去多少年,當初在戰場上發過的誓他一直記在心裡,他要北魏蠻夷滾出中原,要這漢家天下永存,哪怕是用自己做代價,哪怕是用自己的骨血做代價,哪怕,是要踩踏血肉枯骨,背負萬年罵名,他也在所不惜。
哪怕他無法親眼得見失地收復。
他也要選出一個可以擔得起收復江山之重任的君王。
「我這一生,與宜澄的母親尚有一段不深不淺的少年情意,後來與繁青的母親則是各有所圖,從未相愛,唯有吳鶴月與我才算兩情相悅。」
謝敏朝說著,回頭瞧了那靜躺在階梯上,再沒有絲毫聲息的女人,「可我親手送走她,她大抵也是不想再與我泉下相見了。」
原本在盒中的那枚烏黑的丸藥不知何時已經到了他的手中,說話間,他毫不猶豫地吃下去,又提起酒壺猛灌自己半壺烈酒,他看著殿門外大片綺麗的霞光,那該是鮮血染就,其中有無數南黎將士的血,有漢人百姓的血,有裴寄清父子的血,還有他的兩個兒子,和他自己的血。
「是非功過皆是我,縱九死,猶不悔。」
「待我死後,不必將我與任何人合葬,就讓我做個孤魂。」
他靠在階上,就那麼望著那成片灼燒的雲彩,嘴邊不知何時湧出發黑的血來,他也渾然不覺。
最終,
他說,「戚寸心,你要看著他。」
「讓他做一個好君王。」
第113章
重重宮巷裡,時有宮娥以木瓢取水潑灑在沾染大片斑駁血跡的積雪之上,再由宦官鏟去余雪,掃淨血水。
一具具死屍被身著盔甲的將士抬走,點滴血液滴落在積蓄的水窪里,很快又在一聲聲的掃地聲中翻滾激盪。
從浣衣局得釋的柳絮等人匆匆回了東宮,才穿過月洞門,便瞧見了立在階上,一身褶皺紅衣的太子妃。
清晨的陽光落在她的身上,她正仰著頭在看檐上的兩隻銀霜鳥。
「太子妃!」
柳絮眼眶一熱,當即提裙上前,與身後那一干人一齊跪倒在階下,「奴婢參見太子妃!」
「柳絮。」
戚寸心走下階,抓住她的手腕讓她站起來,又打量著她消瘦的面龐,戚寸心不由拍了拍她的手背,「受苦了。」
「奴婢不苦,太子妃與殿下才苦……」柳絮哽咽著,眼淚忍不住從眼眶裡砸下來。
戚寸心輕輕搖頭,朝陽落了層淺金色在碧瓦檐上,她側過臉去看了片刻,消融的雪水從瓦檐一顆顆滴落。
晶瑩又耀眼。
細微的鈴鐺聲傳來,戚寸心當即回過神,她轉身走入殿內,沒了那道珠簾遮擋,內殿裡的情形一覽無餘。
少年不知是何時醒來的,他腕上的鈴鐺應是他方才推窗時發出了聲響。
此刻他擁著被子坐在床榻上,背對著窗欞外的整片天光,烏濃的長髮披散著,幾縷落在他肩前,他的面容仍是蒼白的,纖長的睫羽微垂著,在眼瞼下投下淺淡脆弱的影。
他只是呆呆地坐著,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緲緲。」
戚寸心走上前去。
小黑貓聽見她的聲音,在他的被子裡露了頭,一下跳進他的懷裡,蜷縮起來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
少年起初是有點迷茫的,也許是還不算清醒,隔了一會兒,他才遲鈍地輕抬眼睛,望向她。
「他死了?」
他輕聲問。
戚寸心張了張嘴,蹬掉了鞋子爬上床,才朝他伸出手,他就乖乖地把她抱進懷裡,兩人之間隔著被子,還隔著一隻貓。
「他服毒了。」
她說。
這一瞬,戚寸心不由想起昨日謝敏朝死前說的那一番話,同樣是九死不悔,裴寄清是心向朝陽,而謝敏朝卻是「是非功過皆是我」。
無論善果惡果,是非功過,謝敏朝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不迴避,也不後悔,更不在乎任何人的評說。
「死了好。」
謝緲垂下眼睛,聲音冷靜低靡。
窗外又開始下雪了,輕盈的雪花跌入窗欞落在他的長髮,戚寸心抿緊嘴唇,伸出手指,用指腹的溫度消融掉他發上沾染的雪粒。
延光三年,延光帝謝敏朝病重,晉王謝詹澤與三省總督江玉祥勾結逼宮謀反,妄圖篡位,太子謝繁青與太子妃戚寸心力挽狂瀾,誅殺晉王於東宮紫央殿,然,延光帝病入膏肓,又因晉王逼宮一事大受刺激,駕崩於一月廿三,諡號照武。
身後忽然傳來那道聲音,戚寸心回頭對上謝敏朝的視線,才驚覺這麼一段日子不見,他竟變得蒼老許多,面容清癯又疲憊。
「拜您謝氏所賜,太子所受之苦太多太重,即便您並不是他的好父親,但血緣羈絆,我不能讓他弒父,也不忍讓他看著您死。」
戚寸心撿起鉤霜,將劍刃收入白玉劍柄。
「周靖豐將你教得很好。」
他朝她笑,「要做南黎的皇后,你不通文墨,不知民生可不行,他不愧是天下最好的老師。」
戚寸心卻盯著一旁吳氏的屍體,她心中駭然又覺得酸澀複雜,「父皇您果真什麼都能捨得下。」
「謝氏的子孫不能總是這樣不爭氣,囿於情愛,囿於血親,便不能扶將傾之大廈。」這大抵是謝敏朝近段日子以來,精神最好的時候,他是那樣意氣風發,就如當年擔過殺神之名的,還曾年輕的自己那樣。
無論過去多少年,當初在戰場上發過的誓他一直記在心裡,他要北魏蠻夷滾出中原,要這漢家天下永存,哪怕是用自己做代價,哪怕是用自己的骨血做代價,哪怕,是要踩踏血肉枯骨,背負萬年罵名,他也在所不惜。
哪怕他無法親眼得見失地收復。
他也要選出一個可以擔得起收復江山之重任的君王。
「我這一生,與宜澄的母親尚有一段不深不淺的少年情意,後來與繁青的母親則是各有所圖,從未相愛,唯有吳鶴月與我才算兩情相悅。」
謝敏朝說著,回頭瞧了那靜躺在階梯上,再沒有絲毫聲息的女人,「可我親手送走她,她大抵也是不想再與我泉下相見了。」
原本在盒中的那枚烏黑的丸藥不知何時已經到了他的手中,說話間,他毫不猶豫地吃下去,又提起酒壺猛灌自己半壺烈酒,他看著殿門外大片綺麗的霞光,那該是鮮血染就,其中有無數南黎將士的血,有漢人百姓的血,有裴寄清父子的血,還有他的兩個兒子,和他自己的血。
「是非功過皆是我,縱九死,猶不悔。」
「待我死後,不必將我與任何人合葬,就讓我做個孤魂。」
他靠在階上,就那麼望著那成片灼燒的雲彩,嘴邊不知何時湧出發黑的血來,他也渾然不覺。
最終,
他說,「戚寸心,你要看著他。」
「讓他做一個好君王。」
第113章
重重宮巷裡,時有宮娥以木瓢取水潑灑在沾染大片斑駁血跡的積雪之上,再由宦官鏟去余雪,掃淨血水。
一具具死屍被身著盔甲的將士抬走,點滴血液滴落在積蓄的水窪里,很快又在一聲聲的掃地聲中翻滾激盪。
從浣衣局得釋的柳絮等人匆匆回了東宮,才穿過月洞門,便瞧見了立在階上,一身褶皺紅衣的太子妃。
清晨的陽光落在她的身上,她正仰著頭在看檐上的兩隻銀霜鳥。
「太子妃!」
柳絮眼眶一熱,當即提裙上前,與身後那一干人一齊跪倒在階下,「奴婢參見太子妃!」
「柳絮。」
戚寸心走下階,抓住她的手腕讓她站起來,又打量著她消瘦的面龐,戚寸心不由拍了拍她的手背,「受苦了。」
「奴婢不苦,太子妃與殿下才苦……」柳絮哽咽著,眼淚忍不住從眼眶裡砸下來。
戚寸心輕輕搖頭,朝陽落了層淺金色在碧瓦檐上,她側過臉去看了片刻,消融的雪水從瓦檐一顆顆滴落。
晶瑩又耀眼。
細微的鈴鐺聲傳來,戚寸心當即回過神,她轉身走入殿內,沒了那道珠簾遮擋,內殿裡的情形一覽無餘。
少年不知是何時醒來的,他腕上的鈴鐺應是他方才推窗時發出了聲響。
此刻他擁著被子坐在床榻上,背對著窗欞外的整片天光,烏濃的長髮披散著,幾縷落在他肩前,他的面容仍是蒼白的,纖長的睫羽微垂著,在眼瞼下投下淺淡脆弱的影。
他只是呆呆地坐著,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緲緲。」
戚寸心走上前去。
小黑貓聽見她的聲音,在他的被子裡露了頭,一下跳進他的懷裡,蜷縮起來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
少年起初是有點迷茫的,也許是還不算清醒,隔了一會兒,他才遲鈍地輕抬眼睛,望向她。
「他死了?」
他輕聲問。
戚寸心張了張嘴,蹬掉了鞋子爬上床,才朝他伸出手,他就乖乖地把她抱進懷裡,兩人之間隔著被子,還隔著一隻貓。
「他服毒了。」
她說。
這一瞬,戚寸心不由想起昨日謝敏朝死前說的那一番話,同樣是九死不悔,裴寄清是心向朝陽,而謝敏朝卻是「是非功過皆是我」。
無論善果惡果,是非功過,謝敏朝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不迴避,也不後悔,更不在乎任何人的評說。
「死了好。」
謝緲垂下眼睛,聲音冷靜低靡。
窗外又開始下雪了,輕盈的雪花跌入窗欞落在他的長髮,戚寸心抿緊嘴唇,伸出手指,用指腹的溫度消融掉他發上沾染的雪粒。
延光三年,延光帝謝敏朝病重,晉王謝詹澤與三省總督江玉祥勾結逼宮謀反,妄圖篡位,太子謝繁青與太子妃戚寸心力挽狂瀾,誅殺晉王於東宮紫央殿,然,延光帝病入膏肓,又因晉王逼宮一事大受刺激,駕崩於一月廿三,諡號照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