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讓十常侍勢力,謀取到這幽州平叛大權,是袁隗他們所堅守的底線。

  又因為以袁紹為首的袁氏年輕一代,目下在朝中根基不穩,想要讓袁紹他們中的任意一位,出任幽州平叛大將,又是非常不現實的事情。

  所以袁隗的心中,便將人選縮小到了張溫、皇甫嵩、盧植等,這些漢室忠臣的身上。

  一旦敲定合適的人選。

  袁隗定會順勢在朝堂之上,奏請讓西園新軍隨行出戰。

  以此來讓袁紹、鮑鴻、趙融等袁氏子弟、門下、挺袁派,藉助這場平定異族的戰爭,賺取到應有的名望。

  雖說這樣一來,此戰所獲的主要名望,會被統率各軍的平叛大將獲得。

  但輿論權掌握在他們士族、豪強手中,想要吹捧出一批人傑出來,似乎並不是件困難的事情。

  而且讓西園新軍隨軍出戰,袁隗還有一層深意,若是能夠藉助此戰,將蹇碩、曹操、孫堅這些十常侍中堅力量,遊走在外圍的投機派,順勢亦給剷除掉的話。

  那這支西園新軍,就徹底成為他們的囊中之物。

  如此在後續朝堂之上的爭鋒中,西園新軍將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因為需要考慮到的因素有很多,袁隗、袁紹他們這些士族、豪強勢力,便對此展開了深層次的討論。

  對於接下來朝堂之上,可能會出現的情況,他們全部都一一想出了對策,為的就是能夠確保,此次平定幽州叛亂的大權,絕對不能落入到十常侍手中。

  似這樣的探討,其實在這小小的雒陽城,很多地方都進行了探討,以崔烈為首的士族、豪強勢力,以楊賜為首的士族、豪強勢力,以黃琬為首的士族、豪強勢力等等。

  畢竟這些士族、豪強勢力,都是出自不同的地域,所以他們背後的利益,也是有著很大不同的。

  漢室十三州,造就了很多士族、豪強勢力,地域上的隔斷,使得他們不可能全部都聯合在一起。

  倘若漢室的士族、豪強勢力,能夠全部團結在袁氏身邊,恐就算是十常侍勢力再怎麼龐大,也絕對不可能是他們的對手。

  畢竟漢室絕大多數的家學傳承、生產資料,超過八成以上,都掌握在他們士族、豪強的手中。

  第196章 十常侍的對策

  張讓府上。

  「讓公,當前幽州之地,出現這種程度的異族叛亂,且朝中大臣對此皆比較看重,接下來我們該如何應對?」

  郭勝臉上帶著幾分躊躇,看向端坐於主位的張讓,就當前雒陽城的一些變故,講出了自己的看法。

  「似這樣的邊患之亂,陛下不譴派大軍鎮壓,那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若真是這樣做的話,恐朝中的一些士族、豪強大臣,必定會藉助此機會,來暗中壯大自己的勢力。

  當前我們與何屠夫爭鬥,正處於膠著之勢,一旦這樣的機會,果真被他們把持住的話,恐對我們來說不是很有利啊。」

  伴隨著以張讓、趙忠為首的十常侍勢力,不斷地在漢室朝野間壯大起來。

  這使得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栗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他們,都感受到大權在握的至上感覺。

  正是基於這樣的前提,使得張讓、趙忠他們,更加堅定地不斷壯大自身勢力,以此來謀取到更多的財富。

  現在地位對於他們來說非常穩固,畢竟背靠漢帝,即便朝中有人想要除掉他們,可對於這樣的情況,張讓、趙忠他們卻不懼怕。

  張讓淡然道:「郭常侍無需擔心這些,陛下定不會讓士族、豪強出身的大臣,擔任此次平定幽州叛亂的大將。

  至少關東以內的士族、豪強,就不要再妄圖想這樣的美事了,此前陛下創建西園新軍,不就是想制衡他們的龐大勢力嗎?」

  跟隨在劉宏身邊這麼多年,張讓他太清楚自家皇帝,這心中在想些什麼事情,所以說對於這方面他還是非常篤定的。

  錯非是這樣,恐西園新軍的上軍校尉,絕對落不到蹇碩的頭上。

  張恭此時微眯雙眼道:「那讓公,您對於率軍平定異族之亂的大將,這心中可有人選?

  現在幽州之地,叛亂已經非常嚴重,而此前涼州出現的諸族叛亂,已經到了非常嚴峻的地步。

  陛下對於平討叛亂的朱儁,已經產生了很大的不滿,若是我們能謀取到,平定幽州之亂的大權,那是不是能夠進一步增強自身勢力?」

  對十常侍勢力來說,想要抑制以何屠夫為首的勢力,這平定幽州之亂的大權,必須要掌握在他們的手中。

  只是現如今在他們的麾下,能夠拿出手的大將卻不多,這也是他們目下所糾結的原因所在。

  夏惲此時說道:「讓公,您覺得讓呂布擔任,此次平定叛亂的大將如何?

  畢竟呂布此前曾率領麾下大軍,數次擊敗來犯我漢室的異族大軍,若由他親自指揮作戰,定能取得這場勝利。」

  郭勝、孫璋、畢嵐、栗嵩他們,對於夏惲的提議,皆流露出幾分意動的神情出來。

  不錯。

  有呂布這位當世猛將,縱使幽州之地異族勢力猖獗,那他們漢室定能獲取最終的勝利。

  倘若在這平叛的期間,士族、豪強勢力想要從中作祟,那屯駐雒陽城的西園新軍,完全可以隨軍參戰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