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在的漢室,看似是一個集權的朝廷,但真要撥開這些迷霧去細究的話,倒不如說是一個大型的莊園經濟的聯合體。

  皇權不下鄉。

  這句話在漢室體現的是淋漓盡致。

  當生產資料、晉升渠道皆掌握在地方士族、豪強的手中時,漢室不過是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平台。

  呂布所講的這些,讓盧植、曹操、孫堅再度陷入到沉思之中。

  儘管說呂布講的這些話,多少有些驚世駭俗,但這就是漢室當前的現狀,並且這一趨勢已愈發的明顯。

  「雖說子干公心憂我漢室社稷,可若是不能想辦法剪除掉,我漢室地方士族、豪強的羽翼,想要實現漢室中興,那就是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連日來待在北軍駐地,靜看雒陽城內諸方勢力,為獲取更大的權益,而在這西園新軍上不斷博弈,這使得呂布的內心深處,其實一直都憋著一股子怒火。

  現在遇到了盧植,這位剛硬、耿直的大漢老臣,這讓呂布找到了一個宣洩口,「這也是小子為什麼要自我謀劃的原因所在。」

  「雒陽城作為我漢室的權力核心,小子雖自認為有幾分能力,但是小子卻不想像朝中的那些大臣一般,為了些所謂的權勢,就在這裡明爭暗鬥。」

  「現在我漢室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境遇,那完全就是自上到下所形成的,並且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沉澱,這使得其在短時間內,根本就無法撥回到正軌中去。」

  盧植眉頭緊蹙道:「難道說這樣一種境遇,就是無解的存在嗎?」

  呂布所講的這番言論,是盧植此前從未聽說過的,以至於在他的內心深處,一直都處于震驚的狀態。

  呂布臉上浮現出幾分笑意,看向盧植說道:「也不是沒有辦法,但頑疾需下猛藥,現在我漢室所需要的正在於此。」

  「當一些地方出現叛亂,當這些地方的叛亂,其迸發出來的威勢,足以震撼到這些醉心於權謀算計的朝中大臣時。」

  「那些被國家聽信讒言而被棄用的賢臣,能夠在這朝堂之上掌握話語權時。」

  「而地方亦有震懾這些叛亂勢力的強將時,並且由他們共同去推動,我漢室自我回歸正軌的舉措後,方能改變我漢室當下所處的境遇!」

  其實呂布所講的這番言論,那僅僅只是說給盧植聽的,因為在呂布的心中很清楚,就依照著漢室當前的情況來說,除非是同時出現數個穿越者,並且這些穿越者之間,不存在任何的間隙。

  他們為了同一個夢想,分處不同的環境,共同去推動漢室的自我改革,而在這改革的過程中,不斷地破解士族、豪強的反抗,那麼才能從根上去改變,漢室眼前這套腐朽的政體。

  但,可能嗎?

  曹操強不強?

  被稱之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

  可是在創業的初期,甚至於說到了中期,也一直遭遇這些士族、豪強出身的大臣,明里暗裡的各種算計,以此來讓他們重獲那本屬於他們的大權。

  甚至在這過程中,有幾次險些把曹操辛辛苦苦,所創下的勢力全部折損掉。

  所以從一開始的時候,呂布就沒有想過中興漢室,他想要的是通過造反這條艱難的道路,去重組一個只臣服於自己意志的新勢力。

  畢竟在這個時代的東漢末年,除了青史中記載的那些外,還多了不知勢力幾何的眾多異族群體。

  正是基於這樣的前提,呂布才不想讓自己的寶貴時間,都浪費在與士族、豪強勢力間的明爭暗鬥中。

  借勢。

  只有通過不斷地借勢,以此增強自身的底蘊,再通過在漢室邊疆之地,與那未知勢力幾何的異族群體對戰,來逐步的壯大自身勢力。

  待時機成熟之際,呂布定會走向稱王稱霸的王霸之路!

  第099章 相贈兵書,規勸盧植

  「奉先今日所講之言,太過於驚世駭俗,老夫需好好靜心去想一想。」盧植不知沉思了多久,抬頭看向呂布,語氣中帶有幾分激動道:「不過奉先之心,既然不在這西園新軍,不在這雒陽城上。」

  「那老夫便送奉先一部兵書,此書是老夫半生征戰的一些心得,雖未命名,但希望能為奉先解惑。」講到這裡的時候,盧植便從懷中掏出一部由左伯紙裝訂的書籍,並遞給了坐於對面的呂布。

  原本盧植是想拿著這部未面世的兵書,去拜訪大儒蔡邕,一起探討這兵書中有什麼不恰當之處。

  可如今跟呂布、曹操、孫堅在這草廬相談,也讓盧植熄了讓這部兵書面世的心,想要改變漢室境遇,並非是一部兵書所能解決的,如此倒不如將這部兵書,贈予有用之人的好。

  既然呂布一心想前去并州邊疆,與那勢大的邊塞異族抗衡,那麼盧植在心中也相信,呂布一定會把這部耗盡半生心血的兵書,發揮最大的作用。

  在曹操、孫堅羨慕的目光下,呂布低首恭敬地接過,盧植遞來的這部無名兵書,內心深處也多了幾分感觸。

  似盧植這等漢室大儒所著兵書,那絕非是濫竽充數之流。

  雖說在征戰黃巾賊,鎮壓河東羯族之亂,呂布皆取得了一場場大勝,但在某些方面的造詣上,定比不上盧植這位久經戰陣的大儒。

  呂布神色間帶著尊敬,言語間透露著敬意道:「子干公放心,小子定不會讓這部兵書蒙塵。」




章節目錄